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穆棱一中退休教师任淑敏
没有退休之前,任淑敏老师无论是担任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没少资助家住农村、生活贫困的学生,包括她自己都没有统计过到底帮助过多少孩子,但是每一个被她帮助过的孩子都清楚,仅仅靠菲薄的工资生活的任老师是在尽己所能的帮助着他们。
如今老人退休了,仍然不能忘记这样的学生。
这些孩子虽然学校也想尽办法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并将上级下发的帮扶资金给了他们,但还是不能解决所有家境贫寒学生的问题。
老人回到家里寝食不安,惦记着要帮一帮这些学生。
2012年3月的一天,已经退休的穆棱市第一中学老教师任淑敏,找到学校领导高兴地说:“这回我可放心了,资助孩子的事,已经有着落了!”
事情还得从2011年说起。
10月份,任淑敏老师到上海看望儿子仲崇君,仲崇君一直任职于上海市民办学校“菁英教育”。
这是一家在上海市和北京市有多处分校、很有影响的课外辅导学校,而菁英教育的校长王德占也是任淑敏老师教过的学生。
王德占听说老师来了,特地聚了几名在上海工作的同学为老师接风。
席间王德占动情地回忆起任老师当年帮助自己的情形。
他说,那时候老师家里做点好吃的,总忘不了把班上的几个困难的学生叫到家里改善改善,而自己对老师、对母校一直心存感激之情。
任老师问他,你们现在事业干得这么好,如果母校现在还有像你们当时那样家庭很困难的同学上学成问
题,你愿不愿意帮助他们?王德占说:“那当然愿意了,我那时候不也受到了像老师您这样的好人的帮助吗?不过,得麻烦老师到学校去了解了解学生的情况,协调一下资助的具体事宜。
”任老师高兴地说:“那可太好了!”
从上海回来,任淑敏老师三天两头地往学校跑,跟班主任打听班级学生的情况,再不断地用电话跟上海的学生们联系。
遇到熟人问他去干什么,她总是笑笑说,去转转。
通过走访她了解到,有一名叫夏某某的学生,家住在绥阳一个至今还不通车、没有电的偏僻的山村。
初中时他就和两个弟弟一起在外地上学,哥三个合租了一间小房,由夏某某来做饭、洗衣照顾着两个弟弟,现在上了高中了,需要的开销让本已贫困的家庭很难支撑。
还有一名叫王某某的同学,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8岁时母亲又去世了,她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一家三口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生活费,至今还租着别人的房子,而爷爷、奶奶已经80多岁了……像这样情况的孩子还有一些,他们虽然家境贫寒,但仍在刻苦努力地坚持学习着。
老人反复念叨着:“这样的孩子,该帮帮他们……”
今年3月,远在上海的一中95届毕业生王德占、张纯金等人打来电话通知任淑敏老师,为感恩母校、回馈故乡,他们打算建立一种长效的资助机制,创办了“菁英教育励志奖学金”,专门用来激励一中那些家庭经济困难,但仍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得知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两个,奖学金暂定为每年2万元,资助10名学生。
2012年5月,在任淑敏老师的积极协调下,“菁英教育励志奖学金”终于由王德占、张纯金等人发放到了学生手中。
第一期奖金为2万元,惠及10名家庭条件困难,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手中,解决了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我们在感激一中这些心系母校、奉献爱心的优秀校友的同时,更应该感谢任淑敏老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这种融入到生命里的对学生的深深的爱,一中的学子们将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