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发展
摘要:中国的机械发展历史悠久,并且辉煌。
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以打制石器为主的传统机械发展时期,中国近代机械发展以及中国现代的机械发展,从各个发展时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机械的发展水平。
回顾了过去的发展史和我国现在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机械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中国机械传统机械近代机械现代机械方向
所谓机械就是简单的装置,它能够将能量,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它是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创造出新的物件。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也十分悠久,并且辉煌。
中国的机械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促进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对世界的发展也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中国的机械发展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机械发展时期,二是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发展时期,三是现代机械发展时期。
1 传统机械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在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机械在为人类工作。
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代的开始。
这个漫长的时期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旧石器阶段就是第一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是人类
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制造国石器,角器,骨器等。
形状趋于合理,可能能够满足切削兽肉,剥野果等。
这标明着人类对机械的认识与利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新石器阶段就是第二个阶段,它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时代,这一时期开始有了陶瓷,发展了农业等。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技术发展的不错,因此与制造陶瓷相关的机械也是比较发达的,比如陶瓷转轮等。
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到西周时期,畜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用磨光加工的石器,之后就开始使用天然的金属,如金,铜。
农业机械的种类多,就相应的出现了轱辘等农用产品,机械产品较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比较先进,说明人类的机械有了一定性的进步。
石器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其中一些方便生活的机械的运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比如陶瓷,手工业等。
但是在西方等一些国家,机械制造业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说明我国的传统机械的发展还是领先于世界的水平的。
2 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发展时期
中国近代机械工业逐步由手工业作坊式小生产想使用动力机器的生产方式转变。
但是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这一时期诞生的机械工业就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洋务运动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
志。
在这一期间,许多原因,导致中国的机械制造几乎是停滞不前,然而西方的机械制造业却是飞速的发展。
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机械厂是清政府经营的军火企业,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机械有了新的发展。
1931年南京政府筹办的中央机械厂的设施装备就比较强。
当时中国也能模仿一些精度较高的仪器,比如钨丝拉细机等。
中国也能制造一些驱逐机,双发动机。
相应的民办机械厂也开始逐渐缓慢的发展起来。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努力仿制机器,以求生存。
因此,虽然自己的资金不足,但是自己的工程师开始发挥作用,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相对以前的石器时代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
3 现代机械发展时期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就有了快速的发展。
现代机械发展是由传统机械发展起来的。
通过对老厂的技术改造,是我国的机械产业逐步走向正规。
既保持了过去机械制造中的要素,又不断吸收高新技术的成果,并且使其渗透到生产的全部过程中。
现代大型现代化骨干企业,以发展冶金设备,发电设备,运输机械,金属切削机床的制造为重点,适当发展电工材料,电气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农业机械制造等。
现代制造技术注重技术含量,现代的思想是只有机械技术含量提高了,才能把机械发展到顶峰。
现代机械工业化是机械制造的发展水平标志之一。
世界机械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产品换代越来越快,绝大部分都是机械制造技术的成果。
它趋于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成套化发展,并且自动向柔性生产阶段发展。
为了适应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就需要许多不同的机械制造技术,比如成组技术,即时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单元制造系统等等。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应用CIMS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简称研究环境,工艺设计自动化等已经取得了成果和进展。
但是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机械基础自动化还是十分薄弱的,数控机床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改进我们的生产方式等,把我们的技术继续熟练,在看到国际发展的同时,把我们的自动化扎扎实实的搞上去,这样才能稳步的前进。
4 机械发展方向
由于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相比于国外还是差一点的,所以我们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今后我们可以利用发展效应和信息技术,借鉴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将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与机械制造业结合起来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机械制造业的全球化,虚拟化,绿色化是必然的。
并且发展方向会是两个,一个是精密工程技术,另一个就是机械工业制造的高度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黄志潜.加速石油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一)[J].石油机械,2000,28(10):1-5.
[2] 白明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先进制造模式[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9(2):10-14.
[3] 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J].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2,30.
[4] 华茂发,谢骐.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