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案例背景】
初中思想品德课一直被认为是“冷门”,学生宁愿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而不愿意学习思想品德课。
因此,就出现了课堂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毫无味道”;考前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学生答“条条”的局面。
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思想品德教师探究新思路,研究新方法,找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因此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在于教师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而在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偏差,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教材分析】
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6课有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内容,由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做个成熟的消费者三个框题组成。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人人都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在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通过掌握必要的知识,做个成熟的消费者,这将有利于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
日常生活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八年级学生对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维权意识,对于如何维权更是知之甚少,特别是遭到侵权后在与商家协商不成后就束手无策。
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掌握有效的维权途径和方法,用法维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各种法定的渠道和途径,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2.知识与能力: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的有效方法,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掌握消费者依法维权的基本途径和具体维权的知识。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准备案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设计有关问题,收集相关案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
多媒体显示几组图片:
①看了几组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②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感到气愤、伤心、难过-----因为这些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
③假如是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办?你该怎么办?(我们作为
消费者要学会依法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过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日益更新,发生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也似乎更多了,作为消费者除了要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哪些之外,还必须知道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活动一:读教材P72(2~3段),讨论以下问题:
1. 我国制定了那些保护消费权益的法律?
2.维护消费者权益机构有哪些?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4.经营者与消费者采用仲裁方式解决消费争议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5.构建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需要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针对以上问题实行抢答..
,每答对一题加1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爱比赛的心理,采用抢答的形式,学生感受到随时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并能在抢答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这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 多媒体显示:维护消费者权益机构的网络图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
【设计意图】通过构建网络图,
使学生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机构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了解。
探究活动二:身临其境,各抒己见 今年五一节期间,正逢某超市搞活动,部分商品打折处理。
张大爷感觉挺划算的,于是买了一款剃须刀,结果回家发现剃须刀并不具备说明书上的功能,就向超市要求退货,可超市管理人员却给了张大爷这样的答复:“这是生产商的问题,和我们无关,而且我们超市有规定‘打折商品概不退还’。
”张大爷感觉事情有点难办了,如果你是张大爷,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 政府
行政机构 工商 其他 司法机关 检察院 政府 社会团体 行政机构
广播 消协 其他 报刊 电视
A.自认倒霉,下次再也不到这里购买商品
B.同超市负责人讲道理,坚决要求更换
C.向工商局举报
D.找几个朋友把超市老板打一顿
……
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进行课堂交流。
教师点拨:到底哪些方法是可取的,合法的,那些方法是违法的?归纳总结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先是选择跟经营者协商和解,如果不成可以消费者协会投诉,不成可以到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最后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明确哪些途径是合法的,哪些途径是不合法的;哪些途径是可取的,哪些途径是不可取的,从而掌握维权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三、体验感悟,我能行
(多媒体显示材料:燃气灶质量差爆炸伤两人)
2010年9月16日晚,江西新余市渝水区水木清华小区业主刘某的妻子下厨做饭,燃气灶橱柜突然爆炸,致使刘某妻子双腿中度烧伤,其儿子四肢严重烧伤,脸部轻微烧伤。
新余市煤气公司派技术员检测煤气管道,显示煤气管道没有任何泄漏,问题出在燃气灶质量不过关。
经消协工作人员调解,由经销商先行赔付受害人诊疗费、住院费等费用共计人民币4.3万元。
学生分四小组分析上述案例,并能结合案例分别找出不同情况下消费者维权的最佳途径以及要注意的相关技巧。
第一组:根据多媒体显示的案例,请同学们分别扮演消费者和经营者,尝试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消费争议。
探究时要注意协商的要点和陈述的方式。
第二组:演示应该如何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探究时应注意了解向消协投诉要注意的事项。
(教材P73)
第三组:了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和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这两种方式。
探究时注意了解当地工商行政机关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仲裁的前提条件。
第四组:探究解决消费争议时,消费者可以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分组演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科学有效的维权方法,从而体现新课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多媒体显示一组申诉热线:
质量监督部门:12365 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
物价部门:12358 卫生部门:12320
四、分析案例,活学活用
(播放2011年3.15晚会视频片
段:暴利田婆婆洗灸堂中药泡浴洗出孩子一身脓包)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经过四天四夜的抢救,周子礡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他却患了“脓疱型银屑病”——俗称“不死的癌症”,作为孩子的母亲,刘建琼该怎样做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的理解运用能力。
2.母爱是伟大的,刘建琼最终揭穿了田婆婆洗灸堂的阴谋,因此有人认为:“只要消费者增强法制观念,就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
【设计意图】真理越辩越明,通过激烈的课堂辩论,使学生认识到: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也要求国家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共同配合,积极落实各项职能。
五、回顾反思,提炼精华
亲爱的同学们,你能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吗?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再次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六、课堂检测,落实行动
我们班级准备组织学生在3月15日走向街头,积极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知识。
作为一名参与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你准备采用那些宣传方式?
(3)请你说说参加本次活动后有哪些收获?
七、结束新课,进行再教育
结束语: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生活在法制社会的我们同样也是消费的主要力量,为了我们能有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为了我们的幸福与健康,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坚决同侵犯我们消费权益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善于用法维权,在歌声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