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激光的基本概念§1.1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1.相干时间2.相干面积3.相干体积§1.2光波模式和光子状态1.光波模式2.光子及其状态§1.3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过程(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2.爱因斯坦系数间的关系3.光子简并度4.激光器与起振条件第二章腔模理论的一般问题§2.1变换矩阵1.变换矩阵的基本性质2.变换矩阵各元素的意义§2.2腔的稳定性问题1.稳定性条件2.等效方法§2.3腔的本征模式§2.4腔的损耗1. 平均单程损耗因子2.光子在腔内平均寿命3.无源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4.本征振荡模式带宽第三章稳定球面腔§3.1共焦腔的振荡模§3.2光斑尺寸和等价共焦腔§3.3衍射损耗及横模选择§3.4谐振频率,模体积和远场发散角第四章高斯光束§4.1 厄米高斯光束和拉盖尔高斯光束§4.2 高斯光束的q参数第五章非稳定腔§5.1 非稳定腔的谐振模§5.2 几何放大率和功率损耗率§5.3 单端输出虚共焦腔的设计第六章电磁场和物质相互作用§6.1 线性函数1. 定义2.自然加宽和碰撞加宽N3. 多普勒加宽4. 综合加宽§6.2 速率方程组1.三能级系统2.四能级系统第七章增益饱和与光放大§7.1 发射截面和吸收截面§7.2 小信号增益系数§7.3 均匀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饱和1. 反转集居数的饱和2. 均匀加宽大信号增益系数§7.4 非均匀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饱和1. 加宽大信号增益系数2. 强光作用下弱光的增益系数第八章激光振荡理论§8.1激光器的振荡阈值,阈值反转集居数密度§8.2连续激光器或长脉冲激光器的阈值泵浦功率§8.3多模激光器§8.4 频率牵引第九章激光的半经典理论§9.1处理方法§9.2 密度矩阵1.定义2.性质§9.3 集居数运动方程迭代解1. 静止原子的单模理论2. 运动原子的单模理论3. 静止原子的多模理论4. 环形激光器5. 塞曼激光器第十章激光的量子理论§10.1 辐射场的量子化§10.2 相干态§10.3 相干态的几个性质§10.4 约化密度矩阵§10.5 原子和辐射场的相干作用§10.6 主方程§10.7 振荡阈值和增益饱和§10.8 光子统计§10.9 内禀线宽§10.10 激光场的光强涨落第十一章相干光学瞬态效应§11.1 二能级系统和辐射场相互作用§11.2 相干瞬态光学过程§11.3 相干双光子过程激光物理(Laser Physics)021-专课程代码:319.005.1共济网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院学分数: 3 周学时: 3200092同济大学四平路教学目的:同济激光是继电光源、X光以后,人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又一种对人类社会进步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光源。
由于激光的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医学、工业、信息、军事等领域也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课程将重在基本概念、物理图象,重在理解和运用;学习以后,得到学以致用的开阔思路,得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乐趣。
33623 037同济大学四平路教学内容:336260 37·激光的基础理论336 26038·激光的产生和基本原理021-·谐振腔48号·激光器件共济·锁模激光器彰武·自由电子激光专·X光激光彰武·相干光学瞬态过程3362 3039·激光光谱网络督察课教学和考核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每周3学时讲课,有些课后将留下若干作业,学期期中和期末进行开卷测验,评定考核成绩。
参考教材:1.[美] W. 克希耐尔著,孙文等译,《固体激光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2.彭惠民等主编,《X射线激光》,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3.黄世华编著,《激光光谱学原理和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编写者:周映雪(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编写时间:2003年11月激光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10205学分:4学分总学时:64学时适用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激光原理》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本课程向学生教授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激光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为今后从事光信息技术科研及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先修课程: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学与统计力学光学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三、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激光的发现、量子电子学的诞生、激光科学的创立。
光的模式及等价概念,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几种理论描述方法以及辐射量子理论的主要结论;激光物理的理论形式及适用范围。
理解光的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的爱因斯坦理论,光谱线的形状和加宽机理,粒子数反转分布,增益特性和速率方程理论,激光器的工作过程,谐振腔的光场运动方程及高斯光束特性,等价共焦腔理论,调Q及锁模原理。
掌握辐射半经典理论,激光阈值条件,连续激光器稳定状态的建立,模式竞争,根据激光工作物质的增益特性分析激光器的震荡条件、模式竞争效应、输出功率及激光放大器增益特性,具有均匀加宽和非均匀加宽谱线工作物质增益饱和行为的差别以及相应的激光器工作特性的差别,腔的稳定条件,腔的衍射理论对共焦腔解析解的结果——高斯光束的性质。
四、教学内容:(一)辐射理论 16学时1、光的模式、光子的量子状态3学时2、辐射的经典理论4学时3、辐射的半经典理论4学时4、辐射的量子理论2学时5、光谱线形式及加宽3学时(二)激光器基本原理 21学时1、粒子数反转分布 4学时2、工作物质增益特性及饱和效应 4学时3、激光器的阈值条件 4学时4、连续运转激光器稳定状态的建立 3学时5、激光器的速率方程理论 3学时6、激光器的频率特性 3学时(1)激光器的频宽(2)频率牵引效应(三)光学谐振腔 14学时1、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条件 4学时2、光学谐振腔的衍射理论 6学时3、等价共焦腔4学时(四)激光理论简介 5学时1、激光理论的结构和分类 1学时2、拉姆自洽场方程 2学时3、宏观电极化强度与密度矩阵的关系 2学时(五)调Q及锁模原理 8学时1、调Q原理4学时2、锁模原理4学时五、教学参考书1、沈柯编.激光原理教程.第一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2、周炳琨等编.激光原理.第一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1983年3、邹英华、孙陶亨编著.激光物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4、Orazio Svelto,Principles of lasers,New York:Plenum Press,19895、Jeff Hecht, Understanding lasers:an entry-level guide,New York:IEEE press,1994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laser课程编号:0000246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学时:56 学分:3.5适用对象: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I)-1》、《高等数学(I)-2》、《普通物理I-1》、《普通物理I-2》、《光学I》使用教材:《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俞宽新等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参考书:《激光原理》(第五版),周炳琨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激光原理》是应用物理专业(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在学习过公共基础必修课《高等数学(I)-1》、《高等数学(I)-2》、《普通物理I-1》、《普通物理I-2》和学科基础必修课《光学I》等课程以后开设。
它又是本专业限选课《晶体光学》、《光电子学》、《光纤通信原理》、《信息光学》和实践环节课程《专业物理实验-1》、《专业物理实验-2》等所必须的先修课。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激光器发光的机理、条件及性质;光学谐振腔及其产生的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激光巨脉冲技术如调Q技术和锁模技术等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须的基础,并为学生将来从事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生产等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激光基本原理内容与要求:光相干性:理解光源的时间、空间相干性的概念[2];掌握相干长度、相干时间、相干面积与光源单色性参数的计算[1]。
无源腔损耗:掌握无源腔平均单程损耗率包括输出、衍射损耗的计算[1];掌握腔寿命的计算[1];掌握腔Q值的计算[1];掌握无源腔内光强的计算[1]。
本征纵模线宽:掌握无源腔本征纵模的频率间隔与线宽的计算[1]。
菲涅耳数:掌握谐振腔菲涅耳数计算方法与意义[1]。
光波模式:理解单色模式密度的概念[2];理解光波纵模与横模的物理意义[2];理解光子态与光波模式的关系[2]。
跃迁:理解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吸收跃迁的概念及跃迁几率的意义[2];理解爱因斯坦系数与跃迁几率间的关系[2]。
激光基本知识:理解激光产生的条件[2];掌握激光器结构[1];理解三能级和四能级系统[2]。
激光特性:理解激光的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等特性[2]。
重点:光相干性、无源腔损耗、本征纵模线宽、菲涅耳数。
难点:光相干性、光波模式、无源腔损耗。
第二章辐射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内容与要求:光学多普勒效应:掌握多普勒效应的频移计算[1];掌握表观中心频率与共振速度的计算[1]。
谱线加宽:理解自然加宽、碰撞加宽、多普勒加宽的机理[2];均匀加宽和非均匀加宽:理解均匀加宽与非均匀加宽概念上的区别[2]。
线型函数:理解线型函数的概念[2];掌握均匀加宽的洛伦兹型线型函数与非均匀加宽的高斯线型函数[1]。
速率方程:理解三能级与四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2]。
激光理论:了解激光器机理的经典理论、半经典理论、量子理论、速率方程理论[3]。
重点:表观中心频率、共振速度、线型函数。
难点:共振速度、线型函数、速率方程第三章介质对光的增益内容与要求:发射截面:掌握激光介质的发射截面的物理意义与计算方法[1];掌握有源腔光强计算[1]。
小信号反转粒子数:理解小信号反转粒子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