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人的北平ppt

动人的北平ppt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 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 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 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 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 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 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其中探索幽默理论, 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 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 师”。 主要代表作:《京华烟云》
课堂小结
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 的诗意。“散文语言中的诗意”: 像诗句一样的美,像诗句一样的 节奏感;像诗句一样的富有抒情 性。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朗读感知
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1)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 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第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 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3)在第四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说 “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 北平呢”? (4)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 市”的几个原因。
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 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形”指什么? “神”该怎样理解 散文最大特点?
散文阅读该怎样把握?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代表北京的符号是什么?是曾经护卫着 古都的城墙?是纵横交织的胡同?还是老北 京人充满礼数的寒暄?逝去的永远逝去了, 留在心底的,只有缕缕淡淡的痛。一篇高考 作文命题《北京的符号》(2006),唤醒了多 少人尘封的记忆,勾起了多少人对古老北平 的憧憬和幻想。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
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kuí·wú xiá ài yù pì shān guān 魁梧 狭隘 老妪 媲美 杉树 堂倌 • yuán fǎng qú shì lán lǚ
墙垣 画舫 街衢 嗜好 褴 褛 作奸犯科 zuò jiān fàn kē (奸:坏事;科: 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
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 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 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 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 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 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 《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 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 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历史典故.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故都北平的动人— 老成、豪爽、包容、 守旧容新
作者的情感—优 雅情怀
课堂小结 • 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
特点:老成、豪爽、宽大、 包容、守旧融新
作用:是全文的总起段,概 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 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三段写了北平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 体现了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
例子:“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 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
“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
“在高耸的背景饭店后面,一 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 的生活”
用对比手法,呈现北平特有的 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
:怎样理解第四段结尾“一个北平居民 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哪?
作者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
它“根脉深入地中”树干枝叶“藉之得畅茂”
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在它的树 荫下与肢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 虫”昆虫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 难以看得全,认得清。同样,一个生 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居民,是很 难将北平形容的全面而恰当的。
二是城市景象动人,这里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无数建筑物,整个城市就像一座“珠玉之城”。
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 气息)动人。
2、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
初读本文确实会产生散而无序的感觉,好像 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又什么都没有 说充分。其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的一些内 在肌理,即组织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 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 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 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 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 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 神聚的特点。
这样说是为了突出北平历史古老、 内涵丰富的特点
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 住城市”的几个原因
第一、建筑华贵、雅适, 道路极其宽阔。
第二、生活“舒适可爱”, 安详,自由自在。
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人人得到满足。
问题探究
作者眼中的北平究竟有什 么“动人”之处?
一是自然风光动人;在作者看来,古老而时新 的北平无处不动人。你看:“……面前就是西山, 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可见作者极其沉醉于 故都的自然风光。
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 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 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 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 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 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 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 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 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从他细数故都风 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 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