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之故乡声乐教案

月之故乡声乐教案

月之故乡声乐教案【篇一:14学中声乐教案】14学中声乐课程教案任课老师:xx、xx、xx授课题目:歌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教学目标:1.通过小跳音程连音唱法发声训练,帮助学生练习打开喉咙。

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2.学习歌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学生满怀激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体验歌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2.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把握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歌曲的几处大跳的气息支持、喉咙打开、声音连贯、乐句完整。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示范式教学法课时:4课时教具:钢琴教学内容:一、发声训练:1、︱5 4 3 2︱1–‖mi mami第一步:用lu练唱,教师示范并提示,唱八度大跳音程时喉头要稳定,用气息支持声音,气息控制平稳,声音连贯,保持高位置共鸣。

第二步:在以上基础上,加入歌词来练习,注意“纵”的八度演唱时不能提喉头。

【设计意图:1、调整发声状态,用良好的声音来歌唱。

2、为解决歌曲中的八度大跳及高音演唱难点做准备。

】二、欣赏与感受1、教师弹唱《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学生欣赏歌曲。

2、让学生朗读歌词,从歌词中体验歌曲情感。

3、教师范唱,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

三、教材分析歌曲表现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和深深的眷恋之情。

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式结构。

前四乐句为一个复乐段,旋律抒情,节奏平稳,以级进为主,中间略有起伏和大跳。

第二段音调开始上扬,充满激情。

后半部分再现第一段,形成前后呼应。

整首歌曲感情细腻真挚,语言朴实无华、不张扬,从心底里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演唱此歌要突出一个“情”字,声情并茂。

一开始“在爱里,在情里”,要唱得非常有感情,突出“爱”和“情”,为后乐句做好情绪上铺垫。

声音要松弛自然,气息要保持流动,大跳时保持松开喉咙,声进入头腔,气息抵住,把高潮推上去。

尾声的旋律渐平稳下来,感情要更加内在、含蓄。

四、学唱新歌1、教师弹奏范唱《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2、学生视谱,掌握歌曲旋律。

3、填唱歌词。

4、要去声音要松弛自然,气息要保持流动,大跳时保持松开喉咙,声进入头腔,气息抵住,把高潮推上去。

尾声的旋律渐平稳下来,感情要更加内在、含蓄。

五、创作与表演独唱《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课后作业:课堂随想:同样是爱国思乡类的歌曲,演唱时的情感要求却不同。

有的倾向于舒缓、平静,如《思乡曲》,而有的却要求声音是充满力量的、有激情的,如《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通过欣赏这些歌曲,告诉学生在演唱歌曲时一定要细心分析歌曲的内在情感,结合旋律特点正确地表现作品。

授课题目:月之故乡课时: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

2、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临时变音#4的音准。

3、尾音的四拍时值。

4、旋律中5、6小节与13、14小节的区别。

教学方法:聆听、教唱、提问、讨论、比较等。

课时:4课时教具:钢琴教学内容:一、发声训练:1、︱5 4 3 2︱1–‖mi mami教材分析:主题是“月之故乡”这首歌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唱的同时,了解祖国人民对祖国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是否有离开家或是离开父母,自己一人在外的经历?生:有或没有。

师:离开家孤独一人在家的日子,是否会在夜晚时候思念家人呢?那么思念家人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触景生情的事呢?生:(讨论)2.课程展开和深入:师:那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月之故乡》,这是一首表达海峡人民思念故乡的歌曲。

我们先来按节奏的强弱朗读一遍歌词,特别体会一下重拍,符点,和切分节奏。

生:(用右手划着拍的节奏手势,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歌词)师:歌词“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生:(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讨论回答)师:“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的月亮是台湾,水是祖国,祖国人民日月期盼台湾的回归,台湾人民也思念着祖国,她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母亲思念孩子一样深。

“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意思是虽然海峡两岸人民隔海遥望,却因为台独分子的破坏而不能回归,亲人不能团圆,表达的是思乡情感。

(讨论完之后播放一遍男中音演唱的《月之故乡》)接下来教唱两遍旋律,老师教唱歌曲2~3遍。

学生学会后让学生自信的有感情的独唱这首曲子。

3.即兴创编:在熟唱之后,鼓励学生依据歌词:“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来创编旋律。

师:现在同学们都会唱月之故乡这首歌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分组讨论,进行即兴的为歌词:“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创编旋律。

每小组都要创编至少一段旋律。

然后请一位同学代表演唱这两句新创编的歌曲。

生:(展示即兴创编)课堂总结:我们这一课学习和深刻了解《月之故乡》这首歌曲,同时同学们也都参与了即兴创编的创编过程,我觉得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可以拿一些熟悉的歌曲像今天的课一样为歌词编配旋律,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即兴创编能力有所提高。

授课题目:《鼓浪屿xx》教学目标:1.通过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让学生感受深切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深化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的理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2.通过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增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提高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能力。

2、正确的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准确地表现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期盼之情3、自然准确的表现出歌曲中的切分音、弱起、前半拍的休止节奏构成的旋律。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示范法、情景感染法课时:4课时教具:钢琴教学内容:一、发声训练:1、︱5 4 3 2︱1–‖mi mami1、︱5 5︱5 43 2︱1–‖ lalei liluolu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片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xx问好2、引子:通过讨论前不久全国人民最关注的钓鱼岛事件得出人民的心愿是领土完整。

二、感受学习歌曲,表现情感(一)学习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鼓浪屿之波》,比较两者的共同点:希望祖国统一!(讨论后请找到歌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歌名)2、初听全曲,交流问题。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学唱乐谱:请一位会弹琴的同学弹钢琴,让学生唱乐谱。

(集体或个人的形式学谱。

完整识普后,要求全班同学识谱两遍)让学生自行找出曲谱中的难点,解决难点: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哪一乐句比较难唱?(解决问题)4、学唱歌词:带着思念期盼的情感演唱歌曲,唱的同时体会歌词的意蕴。

(二)歌曲分析1、歌曲中有哪些地名?鼓浪屿:xx的一个岛,“海上花园”xx:郑成功操练水兵的地方xxxx:xx的港口与鼓浪屿遥遥相对2、通过歌曲学习,请同学上黑板写出调性及节拍:f大调拍【篇二:声乐小课授课教案】声乐小课授课教案一年级教学目的:1、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建立歌唱的基本状态,逐步纠正不良的歌唱、呼吸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用声、用气习惯以及正确的声音观念。

2、通过声乐作品演唱,不断巩固正确的歌唱方式,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歌唱技巧表现音乐。

3、通过声乐艺术实践,逐步巩固歌唱技巧,提高歌唱自信心,提高综合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发声练习。

2、声乐作品演唱处理。

3、声乐艺术实践指导。

教学难点:1、歌唱不良习惯的纠正与正确声音观念的确立。

2、运用歌唱技巧声情并茂的演唱声乐作品。

3、声乐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稳定喉头的练习练习1中速稍慢练习2中速稍慢练习3中速稍慢练习4中速方法和要求:1、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结合。

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

声音均衡连贯。

4、练习3和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的稍大一些。

慢断音练习练习5中速稍慢练习6中速稍慢练习7中速稍慢练习8中速稍慢练习9中速稍慢方法和要求:1、一拍一音,每拍换音,气息支持声音的感觉就像战士出操喊口令一样,换气的快慢应和练唱的速度一致。

2、母音或音节的准确、清楚。

音与音之间断开的时值可长可短,声音有弹性和活力。

3、为了便于打开喉咙,e母音不宜唱成汉语母音的e(鹅)或(唉),唱时口腔稍开大一些,舌平放离上腭开一些,使舌根和后咽壁形成稍大的空间,喉头略向下稳定,声音宽厚。

4、以自己的声音情况和习惯选择母音、音节或复韵母进行练习。

5、练习9为唱名练习,同音节练习的作用一样。

女生真假声混合练习练习10稍慢练习11稍慢练习12稍慢练习13稍慢方法和要求:1、跨过真声能唱的音高起音,一般从小字二组d起音,先半音向上移调到能唱出的最高音,再半音向下移调练唱,以低音能唱出声音为止。

2、以上四条均为音程下行的练习,用很小的音量(p和pp)起音才能唱出假声。

声音下行过程中不要增加音量,保持假声的位置,混入真声成分,尽可能使音声均衡不脱节。

3、保持喉头稳定、喉咙打开的状态,声音必须在气息的支持下运行。

4、可以根据个人的嗓音情况选择合适的母音,练习一段时间后,会自然的逐渐增加音量。

第二种情况是恢复正声功能,应在一段时间内着重练唱低声区,待低声区有了自然而放松的真声之后,在中声区恰当的混进假声成分。

二、作品演唱女生1、《xx》(xx词xxxx)分析及演唱:歌词分三段,第一段写一对南洋华侨的甜蜜生活;第二段写他们抗日献身的爱国热情;第三段写爱人受伤后已认不出梅娘,以及梅娘的苦痛心情。

歌曲三段曲调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只有在最后乐句,根据词意变化;第一段结束在小调上,体现温暖的回忆;第二段结束在不稳定音上,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惆怅的心情;第三段结束在大调上,表达了梅娘的痛楚之情。

2、《铁蹄下的歌女》(xx词xxxx)分析及演唱:歌曲《铁蹄下的歌女》是故事片《风云儿女》中的插曲。

歌曲采用三段式结构。

第一段表现了歌女们的痛苦心情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

第二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充满了辛酸与凄楚。

第三段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的因素,在音乐到达最高潮时,更是集中表达了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恨之情。

歌曲的声调、语气和情绪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越剧从弱拍起的写法,突出了某些歌词,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在旧中国作为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歌女们不平的呐喊。

此歌不长,富有戏剧性,抒情性的旋律与朗诵性的旋律随着感情的发展交替出现,可称为一首非常出色的咏叹调。

掌握好气息的深沉、连贯,语气、语调和情绪的变化,音色、速度和强弱的处理,以及附点、装饰音的正确,是唱好本曲的关键3、《xx的xx》(xxxxxx)分析及演唱:这是一首大部分音区在中声区的声乐作品,旋律时而舒展、优美,时而欢快、活泼,在演唱中注意中声区音色保持明亮松弛,大跳气息支持稳定,旋律变化音演唱要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