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炉筑炉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21903-2006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场组装的裂解炉砌筑工程。
裂解炉剖面图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施工技术资料:2.1.1.1 设计资料、筑炉施工图、砖型图、材料表、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
2.1.2 施工标准、规范:GB50211《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9《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T10325《耐火制品堆放、取样、验收、保管和运输规程》;YB/T5083《粘土质和高铝质致密耐火浇注料》;GB2992《通用耐火制品形状尺寸》;GB10324《耐火砖的分型和定义》;SH/T3511《乙烯装置裂解炉施工技术规程》;HG/T20642《化学工业炉耐火纤维炉衬设计规定》;JGJ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技术规程》;SH350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1.3 施工方案裂解炉筑炉工程施工方案。
2.2 作业人员2.3 材料的验收、保管2.3.1 主要材料的检查、验收2.3.1.1 耐火材料和其它筑炉材料应按GB/T10325现行有关的标准和技术条件验收、保管和运输。
2.3.1.2 运至现场的材料均应具有质量证明书,不定形耐火材料还应具有使用说明书,有时效性的材料应注明其有效期限、材料的牌号等级和砖号等是否符合标准,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在施工前均应按文件进行外观检查或挑选,必要时应由试验室检验。
2.3.1.3 耐火制品的外观检查是对耐火制品的外形和线尺寸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尺寸的检查,扭曲的检查,缺棱掉角的检查,熔洞的检查和裂纹的检查。
2.3.2 贮存、保管2.3.2.1 耐火材料的保管应预防潮湿,受潮易变质的耐火材料(如镁质制品等)不得受潮,不定形耐火材料结合剂和耐火陶瓷纤维及制品必须分别保管在能防止潮湿和污脏的仓库内,并不得混淆,有防冻要求的材料,应采取防冻措施。
2.3.2.2 堆放耐火材料的仓库地坪应平整坚实,未经夯实的回填土地坪不允许堆放耐火砖,地坪应有垫层,仓库的屋面和四周严防漏雨渗水,仓库四周应挖设排水沟,耐火材料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按施工顺序堆放;⑵按炉子不同部位堆放;⑶按砖的不同规格和不同砖种分别堆成砖架;⑷所有砖架垛应用标签标明砖种及数量;⑸堆放应整齐,堆放高度不宜高于1.5m高。
⑹设明显标签,由专人保管和发放。
2.3.2.3 耐火材料和其它筑炉材料应在出厂保证期内使用,过期和怀疑变质的材料必须经过检验,证明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条件规定后,方可使用。
2.4 主要施工机具2.4.1 施工机械灰浆搅拌机、砼强制搅拌机、磨砖机、切砖机、电焊机、木工圆锯、旋片式喷涂机、振动器等。
2.4.2 施工工具大铲、瓦刀、铁锤、橡胶锤、大灰槽、小灰桶、锹锨、扁錾等。
2.4.3 起重吊装机具卷扬机、链式手动葫芦索具、吊兰等。
2.5 测量及计量器具塞尺、靠尺、游标卡尺、钢卷尺、盘尺、水平尺、水准仪、线坠、磅秤等,且在计量鉴定周期内。
2.6 作业条件2.6.1开工审批及管理体系2.6.1.1 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齐全,并经过设计交底和专业图纸会审。
2.6.1.2 施工方案已经审核批准,已进行技术交底,下达自检记录。
2.6.1.3 施工场所已具备施工条件,管理机构已经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能正常运行。
2.6.2 现场筑炉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2.6.2.1裂解炉经检验合格后并已办理交接手续。
2.6.2.2 安装用的临时支撑应拆除完毕,周边不得堆放杂物。
2.6.2.3 电源、水源接至现场,道路通畅,夜间照明良好,场地平整坚实并有排水设施。
2.6.2.4 临时设施齐全,现场安全措施可靠,并配备消防器材。
2.6.2.5 材料检验合格,施工机具有序放置,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
2.6.2.6优化劳力组合,技能培训合格,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工艺操作过程 3.2.1 辐射室筑炉 3.2.1.1 耐火可塑料炉墙⑴ 可塑料炉墙的结构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
施工前应清除炉板上的浮锈并复查炉底板的平整度,合格后浇注墙基浇注料。
可塑料炉墙浇筑前应划定放置耐火陶瓷纤维毯(毡)及其他锚固件的预留位置,并根据需要,焊接支模用螺母。
⑵ 隔热板的加工应使用刀锯,不得任意砍劈。
隔热板必须分段砌筑,隔热板砌筑不宜上下通缝。
每段砌筑高度不应超过2.5米。
隔热板之间及隔热板与炉墙之间应紧靠,局部间隙超过3毫米时,应用耐火陶瓷纤维填充。
隔热板砌完后,应及时在锚固砖、窥视孔预留位置铺衬耐火陶瓷纤维毯(毡)。
多层纤维毯(毡)的开口风应里外错开,不得通缝。
隔热砖、隔热板应分段交替砌筑,每段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2.5米,待可塑料捣打后再砌上段。
⑶ 在锚固砖位置砌筑隔热砖时,应按图示尺寸留出安放锚固砖的孔洞,锚固砖通过挂钩砖、U 形螺栓、卡箍等与炉壳连接成整体,如图3所示。
安装就位后,必须在锚固砖四周及后部紧密填充耐火陶瓷纤维,且不得遗漏。
⑷ 隔热砖之间的灰浆应饱满。
砖缝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毫米。
隔热砖应紧贴隔热板砌筑,其间可不用灰浆,但砌筑高度500毫米左右应抹少量灰浆与隔热板粘结,局部间隙超过3毫米时应用耐火陶瓷纤维填充。
在模板内铺排可塑料坯,每层厚度不宜超过60毫米(如果采用散状料,每层厚度不应超过100毫米)。
如供料单位的施工方法说明书中没有具体规定,则捣锤应采用橡胶锤头,捣锤风压不应小于0.5MPa 。
⑸ 捣打时应从坯间接缝处开始,气锤移动距离应使其重合1/2~2/3,反复捣打三遍以上,锤头移动方向,第一、第二遍如图4所示,最后一遍如图5所示。
每层捣实后,均应将表面用刮刀刮平、刮毛,再铺第二层,捣打面应保持同一高度。
可塑料坯铺排应错缝靠紧,并应逐层进行捣打,即在第一层料坯全部捣打完毕后方可铺排第二层,其捣打方向应垂直于施工面。
⑹ 当采用风动捣固机进行捣打时,操作者应紧握锤身,以锤头与锤头重叠2/3、行与行重叠1/2方式向前移动,往复捣打3~4遍。
⑺ 锚固砖、托板等应与可塑料结合紧密,在锚固砖的两侧铺可塑料捣打时应分层对称进行,以防伸缩缝可塑料耐火纤维毡托板隔热板隔热砖锚固卡连接件隔热板托板可塑料锚固件伸缩缝可塑料耐火纤维毡托板隔热板隔热砖锚固卡连接件隔热板托板可塑料图1 图2可塑料炉墙的结构示意图1-卡箍;2-挂钩砖;3-U 型螺栓;4-耐火陶瓷纤维;5-硅酸铝钙板;6-隔热耐火砖;7-锚固砖;8-可塑料图3 锚固砖砌筑1783465锚固砖位移。
锚固砖与锚固件上部可塑料应用手锤捣打,不得用气锤捣打。
窥视孔底部可塑料宜退台铺排,径向捣打、捣实后整形,再安装预留孔模,然后于两侧铺可塑料,对称捣打至成形。
孔模宜在可塑料高出1.2㎜以后拆除以防变形。
拆模后应及时修整孔壁。
侧墙燃烧器预留孔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和大小留设,可先将可塑料捣打至燃烧器中心线,,然后将与燃烧器孔同径或略小的钢管打进可塑料,并检查其水平度和中心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取出钢管,固定好燃烧器孔模,而后在孔模两侧铺可塑料对称捣打。
燃烧器预留孔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 孔径:±5毫米; b) 中心位置:±5毫米; c) 墙厚:±5毫米。
⑻ 炉墙拆模后,可塑料表面应及时进行如下修整:a) 用刮刀把锚固砖端面上的可塑料刮除,使锚固砖端面与可塑料炉墙成小于135度的圆弧过渡,然后将可塑料墙面刮毛,使可塑料墙面高与锚固砖端面0~15毫米,再用小木板轻轻拍打可塑料表面;b) 可塑料墙面上均匀扎排气孔,孔径宜为4~6毫米,孔深约为可塑料厚度的三分之二(50~80㎜),孔距150~230毫米;⑼ 可塑料炉墙与炉顶相接处的结构式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捣打侧墙时应从墙角两端开始向中部捣打,模板宜采用宽300毫米,长450~600毫米的短模板。
可塑料坯应与侧墙板垂直分层铺设捣打。
如图6所示。
模板宜在三昼夜后拆模。
拆模后按设计修整成型。
成型后必须立即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可塑料外倾。
3.2.1.2 耐火砖炉墙:⑴ 炉墙未砌筑前,应进行炉墙的放线工作,并安设线杆。
可塑料捣打示意图捣打方向筑图6 墙与炉顶相接处捣打方法示意图⑵ 炉底板检查合格后用小粒径浇注料将墙基找平,并在达到强度后,方可开始砌筑上部砖墙。
严禁用耐火泥浆或石棉纤维板垫塞找平。
⑶ 粘贴隔热板时,应以托砖板进行分段,每次粘贴高度以1—2段为宜,并应相互错缝挤紧,拼缝严密,粘贴或嵌装牢固压缩量均匀,表面平整。
⑷ 不同部位、不同材质的砖,应使用配套的泥浆砌筑。
每砌400~600毫米高后即应错缝填装中间层的高温隔热板。
高温隔热板紧靠衬毯(毡)面后,与砖层产生的间隙应用耐火陶瓷纤维填塞固定。
托砖板之间的砖层应一次砌完。
⑸ 锚固砖的排列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保持与炉壳相垂直,其中心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毫米。
锚固砖与炉壳之间的空隙,应用耐火陶瓷纤维填满,不得遗漏。
⑹ 有拉钩的砖墙如图7所示。
其拉钩处距砖缝应大于40毫米,严防拉钩未挂入砖内的虚拉现象。
⑺ 砖墙砌筑时各层砖的水平缝均应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以此保证托砖板下膨胀缝的有效高度。
耐火砖需加工时,其加工量不得超过原砖厚的1/2。
⑻ 砌筑托砖板上的砖层前,应再次检查托砖板上的连接螺栓的数量和螺母的拧紧程度。
托砖板上的第一层砖地面应不打泥浆,如图所示,或者铺垫一层软纸将砖层与托砖板隔离开。
⑼ 人孔的砌筑,应按门孔尺寸设置模板。
隔热毯(毡)、高温隔热板应按人孔安装位置的规定尺寸断开,断口应整齐,并不得有缺损部位。
燃烧器砖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a) 燃烧器砖的支挂件应安装正确,如有扭曲,应经修正合格;b) 按炉墙板的预留孔与支挂件的位置,将燃烧器砖进行预组装,以此检查砖与支挂件吻合情况。
四面墙上的各层砖应处于同一标高上,如需调整时,不得以加工燃烧器砖的方法进行处理;c) 正式砌筑时,应先衬装燃烧器砖下部和后面的隔热毯(毡)。
毯(毡)的厚度应考虑压缩量。
砖应双面挂浆,严禁有空隙,并应待泥浆凝固后方可砌筑两侧和上部砖层; d) 燃烧器砖中心的允许偏差为±5毫米,表面与墙面的凸凹允许偏差为+2、-5毫米。
⑽ 看火孔块砖的砌筑,按燃烧器砖的砌筑要求执行。
温度计套管、吹灰器及蒸汽管孔口周围的耐火砖,应按设计尺寸加工成喇叭型,耐火砖与管子间的间隙,应用耐火陶瓷纤维填塞。
炉墙与顶部衬里的转角结合处,炉墙上部应留出一段砖墙待炉顶施工后砌筑,砌砖时其接缝部位应清除已砌砖面上的浮料和尘土,并用稀灰浆砌第一层砖。
同时应按设计要求留出膨胀缝。
辐射室底部若有护管短墙,应与辐射段护管安装调整后干砌。
串砖式炉墙应按下列要求施工:a) 施工前,应对耐火砖逐块检查,有断裂砖不得使用;b) 隔热耐火砖的固定杆不得变形,安装时固定杆必须牢固插入托砖板上的固定孔内,隔热耐火砖固定后不得有活动的砖块;3.2.1.3 陶瓷纤维炉墙及顶⑴ 根据设计尺寸和材料的规格绘制各层耐火陶瓷纤维的排列图,多层衬里时层与层应纵横交错排列,防止通缝,下料尺寸应比实际尺寸大5~3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