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变片技术
2012/7/26阅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进步,电子衡器作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一种贸易结算的手段,已经被广泛使用。
无论小到几公斤的电子计价秤,还是大到100多吨的电子汽车衡都是由称重传感器这一主要部件实现质量与电量的转换的。
因此对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的阿了解,对于从事检定和修理方面的工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作以具体介绍。
一、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之所以能作为质量——电量的转换元件,是基于金属丝在受拉或受压后会发生弹性形变,其电阻值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物理特性实现的。
当电阻应变片内金属丝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它的长度L,横截面s及电阻率P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电阻相对变化为
电阻相对变化公式
称重传感器接线图
在钢制的弹性体上,成对地在纵向和横向上贴有R1,R2,R3,R4共4个电阻应变片,它们组成一个全桥式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A,c两点接人激励电压u,一般使用交流或直流电源供电,B,D两点为输出端,工作时将输出电压信号u。
这种桥式测量电路,可以灵敏
地测量极微小的电阻变化。
当弹性体受物体的作用时,弹性体便产生弹性形变,粘在其表面的电阻应变片随其同步地变形,因而改变了它们的电阻值。
电阻应变片的长度L,截面积S,电阻率P均随之发生变化。
由于电阻应变片组成的桥式电路是平衡的,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会引起电桥的不平衡,从而输出电压信号,该信号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上述原理制成的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电路,用专门、十分严格的粘贴技术并通过连接线将这三者联系起来,就可以实现质量——电量信号之间的线性变换。
二,电阻应变片的主要技术特性
1.灵敏度。
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Ko)是表示金属丝受力后,电阻的相对变化与轴向长度的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
当金属丝制成应变片后,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就是一个新的量值了,而且K恒小于Ko。
这是由于胶基对力传递变形失真外,主要还有横向效应,而且K还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对K的要求是稳定性。
2.线性度。
弹性体上的应变敏感元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AK/K理论上呈线性关系。
实际上,当施加到弹性体上的力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
3,横向效应。
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其敏感栅有许多条直线及圆角部分组成。
当受到纵向应力之后,直线段的电阻将增加,圆角部分的电阻将减小,其综合效应是使应变片的灵敏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在工程上采用箔式应变片可减小横向效应。
4.机械滞后和热滞后。
当对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循环加载和卸载时,应变片的AR/R与AL /L之间的特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称为机械滞后。
把加载和卸载特性曲线的最大差异值称为应变片的机械滞后值。
它的物理意义是,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对弹性体循环加载、卸载过程中,对同一载荷,应变片输出的差值即为机械机械滞后值。
当弹性体受到恒定外力时环境温度改变时应变片的电阻值也要变化。
在循环改变温度时,应变片在同一温度下电阻的差值称为应变片的热滞后值。
5.零漂和蠕动。
在恒温条件下,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不承受任何载荷,应变片的阻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零漂。
在恒温条件下,加到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上的载荷力恒定,应变片的应变输出随时问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蠕动。
6应变极限。
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所能测量的最大载荷力称为应变极限。
在恒温条件下,缓慢均匀地施加载荷力,当应变片的输出大于机械应变的10%时,就认为应变片已接近破坏状态,此时的应变值就称为应变极限值。
7.电阻应变片的疲劳寿命。
应变片粘贴到降陛体上之后,在应变极限之内往复循环地施加载荷,应变片所能承受某一特定载荷作用的循环次数为应变片的疲劳寿命。
一般这一指标可达10的6次方。
8电阻应变片的容许电流。
应变片接成桥路之后,当有电流通过时,将会产生热量,可以使电阻应变片的温度升高。
当电流超过允许电流值时,可能造成应变片烧断栅丝。
显然,允许电流与弹性体的尺寸、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应变片本身的尺寸等条件有关。
使用中不允许超过允许电流的数值并注意相关的条件。
9电阻应变片的绝缘电阻。
应变片的引线与弹性体之间的电阻值称为绝缘电阻。
它的数量极为兆欧级。
刘思聪,刘文华,左占林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大型衡器检测站,齐齐哈尔市计量技术开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