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找空气》教学设计

1.《找空气》教学设计

1.《找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2.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
用肉眼观察到空气的存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
教师准备:课件、玻璃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3 出示]出示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谜语说的是什么吗?
2.[PPT 3 出示]生回答后出示:空气。

师:是的,谜底就是“空气”。

师板书:空气。

3.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谁来说一说,哪里有空气?
4.同学们认为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能想办法找到空气,让大家看到空气的存在吗?
板书:找
二、探究活动:找空气
1. [PPT 4 出示]说一说哪里有空气?
你知道哪里有空气?你是怎么知道的?
2. [PPT 出示]想办法。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能找到空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3. [PPT 6 出示]找空气。

(1)我们周围的空间里有空气。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现在就用你们想到的方法找空气。

学生活动。

汇报:
师:我看到有的小组用扇子扇,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凉凉的,有风吹过。

生:,脸能感觉到空气。

师:还有的小组用塑料袋在不同的地方抖一抖装空气,说一说你都是
在哪里装的空气?装上空气后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生:用塑料袋可以装到空气让塑料袋鼓起来了。

生:我是在桌子上方装空气的。

生:我在教室门口。

生:我在讲台前装的。

……
师:看来大家在教室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空气,那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教室里到处都有空气。

生:教室外面也有空气。

生:处处有空气。

……
[PPT 7 出示]师:通过刚才我们找空气可以知道我们周围的空间里到处都有空气。

(2)实验探究固体中有空气吗?
[PPT 8 出示]课件出示:砖头、粉笔、海绵、杯子等。

1.同学们,我们知道周围的空间里有空气,那你认为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谁来猜一猜。

2.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咱们能看到这些物品中有没有空气吗?想什么办法让我们看到这些物品中有没有空气呢?老师教你一招,把砖块和粉笔放入水中看看,把海绵放入水中,用手在水中握海绵再看看有什么现象。

3.学生实验。

4.汇报:
师:把它们放入水中看到什么现象?
生:我看到冒了好多气泡。

生:有气泡。

[PPT 9 出示]师:你知道这些气泡是什么吗?
生:空气。

生:这个气泡是气体,这儿的气体只有是空气,所以是空气。

生:在水里一握海绵就看到冒气泡了。

[PPT 9 出示]师:海绵中的气泡又是什么?
师:看到这些现象你知道了什么?
生:粉笔中有空气。

生:砖块里有空气。

生:海绵里也有空气。

[PPT 9 出示]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像粉笔、砖块等这样的固体中也有空气。

(3)实验探究容器里有空气吗?
[PPT 10 出示]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些固体中也有空气,那杯子里有没有空气呢?我们来试一试:把杯子倒扣入水中,水要高于杯子底部,然后在水里把杯子慢慢倾斜,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操作后汇报。

师:慢慢倾斜杯子,看到什么现象?
生:倾斜杯子时冒气泡。

师:大家都看到冒气泡了吗?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杯子里有空气。

师:通过探究我们知道像玻璃杯这样的容器里也有空气。

(4)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固体里面都有空气。

生:每一个地方都有空气。

得出结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拓展活动
师:空气无处不在。

我们的衣服里有空气吗?
生:有。

[PPT 10 出示]师:想一想:不同的衣服里面空气一样多吗?薄衣服里面空气多还是厚衣服里面空气多?课下找不同厚度的衣服验证你的猜想。

【板书设计】
1.找空气
教室里
教室外
砖头
粉笔
海绵
杯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