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行政班教学班姓名学号任课教师★课前自学案★【预习目标】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分析【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
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 )和F2( )共同影响F1( )、F2( )和F3( )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温馨提示](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
【自主检测】(2014·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2.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B 2.D第11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
第12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M地。
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3.解析:选A根据气压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断出N地风向为东北风。
7.(2014·济南二模)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解析:选A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8.(2014·西安一模)下图是某区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选A从气流运动方向可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①气压最高。
[2014·福建质检]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完成6~7题。
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A.4月B.6月C.7月D.8月解析:图中显示1~4月辐射差额逐渐上升,但还小于0,说明气温还在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渐减小;4月中旬辐射差额为0以后,气温才逐渐升高;从4月中旬一直到8月中旬,辐射差额为正值,说明气温一直升高,到8月中旬辐射差额为0时,气温达到最高。
答案:D7.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
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解析:受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影响,全球不同纬度间的热量进行着交换,从而使低纬度不会一直升温,高纬度不会一直降温。
答案:A下图是“某地区2012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可能是()A.东北风B.东南风C.北风D.西北风解析:由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可以判断,甲的东北侧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答案:D4.造成甲、乙两地500百帕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地势高低B.海陆性质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解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因为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
答案:A[2014·江苏苏北四市联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解析: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
答案:D2.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故M处为东北风。
答案:A(2014·福州检测)读某区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
(1)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乌兰巴托B.北京C.东京D.福州(2)图中北京的风向是()A.偏西B.偏北C.东南D.东北(3)首尔目前受锋面控制,天气状况是()A.大风、升温、阴雨天气B.风力减小、升温、天气晴朗C.大风、降温、阴雨天气D.风力减小、降温、天气晴朗解析:(1)D(2)A(3)C第(1)题,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表示该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福州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故D项正确。
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结合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北京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偏西风,故A项正确。
第(3)题,首尔位于低压槽附近,易形成锋面,且该锋面位于气旋的西侧,向东南方向运动,应是冷锋,会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故选择C项。
★13.(2014·银川一中高三月考)阅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24分)(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__hPa。
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__。
(8分)(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2013年7月在此旅游的王先生发现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16分)解析:第(1)题,从图2中可知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在1 022~1 024 hPa,1月最低气压在1 002~1 004 hPa,两月气压差在18~22 hPa,即最大不超过22 hPa。
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西北风或偏北风。
第(2)题,7月份这两个海峡均受盛行西风影响,其风浪大小除与风力大小有关外,还与海陆轮廓有关。
答案:(1)22西北风(或偏北风)(2)巴斯海峡的延伸方向与西风风向一致,风浪较小,库克海峡延伸方向与西风风向不一致,风浪较大。
★课内探究案★探究知识点一判断风力、风向的方法见补充材料【例1】读下图,回答(1)一(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 P N,则0点风向为()A.②⑥B.⑥⑦C.⑦⑧ D.②⑧(2)若此图表示高空,P M< P N,则0点风向为()A.②③ B.③⑦ C.③⑥ D.⑦⑧解析第一步,获取题干关键信息,明确答题方向。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通过M、N两地的气压差异,判断风向;由第(1)题的“北半球”和第(2)题的“高空”可知,解答第(1)题时应注意“高空和近地面风向”,解答第(2)题时应注意“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解题。
第(1)题,若此图示意北半球,P M> P N,风向右偏转;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为⑦,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为⑥。
第(2)题,若此图表示高空,P M< P N,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向右偏转为③,在南半球向左偏转为⑦。
答案 (1)B(2)B【研学】【当堂检测】等温线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2.判断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暖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如下图:5.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的影响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6.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如下左图表示盆地的等温线分布,右图表示山地的等温线分布。
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8.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和地形的关系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气温除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等温线不一定与纬线一致,经常发生弯曲。
其走向有以下几种类型:(1)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3)等温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例2(2015.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并且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读图回答(1)一(2)题。
(1)图示季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巴西草原一片枯黄 B.非洲草原上的斑马越过赤道向南迁移C.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D.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2)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数值上看a>b>c B.从数值上看c>b>aC.从数值上看b>a D.从数值上看a>b读图指导解析 (1)图中的40°线为纬线,并且甲地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说明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位于南半球。
从等温线的分布看,此时同纬度陆地的温度高于海洋,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
巴西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草木茂盛,A错;非洲草原上的斑马越过赤道向南迁移,B对;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C错;南亚地区此时盛行东北季风,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