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生产培训系列7大浪费

精益生产培训系列7大浪费


全面质量管理TQM 自

工业工程IE

全面维护管理TPM
彻底的5S活动
全员参与的改善活动
何谓浪费?
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 活动(如:动作、方法、行为 和计划)
➢ 花了时间、资源、空间,但未能让客户享有产品与服务上 任何附加价值的人、事、物。
➢ 附加价值的工作:会让客户付钱购买的工作。 ➢ 附带的工作:对产品附加要做的动作但无附加价值(例如
供大于求
客户要求提升
需求品种多、量小、更新快
即时化的生产模式
追求反应快、周期短
一个流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模式
精益生产的理念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的核心是追求消灭一切“浪费”。 精益生产结果是以最小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 空间),创造最大的价值,为客户及时提供质量最佳、成本 最低的产品与服务。
•坐姿作业
•站立作业
•设立了固定的半成品放置区 •避免重新堆积、重新包装
•生产计划安排不当 注意:
•工作预置的废除 •生产线直接化 •观念上不能有半成品放置区 •人性考虑并非坐姿才可以
3.库存的浪费
不良所造成的库存,半成品所造成 的库存,制造过多所造成的库存
材料、零件、组合件等物品的停滞状 态,包括库存及在制品
浪费
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消灭浪费”;精益 生产的终极目标就是“零浪费”。
精益生产体系构筑
精益工厂
顾客满意 员工满意 社会满意
高质量 低成本 短交期 多品种 安全
挑战极限目标: 高柔性生产、 零浪费、 零缺陷
强意识
拉动看板
准 一个流生产 时 化 生产同步化
生产均衡化
防呆措施&自动停机
2.搬运的浪费
不必要的移动及把东西暂放在一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必要的搬运、工作的移动、预置、改装以及长距离的搬 运流程和活性度差等
表现形式:
•搬运距离很远的地方,小批量的运输 •主副线中的搬运 •出入库次数多的搬运 •破损、刮痕的发生
2.搬运的浪费
原因:
对策:
•生产线配置不当
•U型设备配置
•未均衡化生产
•一个流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培训系列7大浪 费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与认 识浪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浪 费现象,并能减少或消除浪费 ,提高生产效益与品质。
1、精益生产简介 2、浪费的定义 3、七大浪费简介 4、消除浪费的基本方法介绍
精益生产的起源: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益生产方式源于丰田生产方式,是由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以汽 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典型工业为例,经理论化 后总结出来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 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 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 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 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经过30多年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20世纪初,从美国福 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以来,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一直是现代工 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向多样化 发展的新阶段,相应地要求工业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单品种、大 批量的流水生产方式的弱点就日渐明显了。为了顺应这样的时代要求,由日本丰 田汽车公司首创的精益生产,作为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的高质量、低 消耗进行生产的方式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了。
表现形式:
•不良品存在库房内待修 •设备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安全库存 •换线时间太长造成次大批量生产的浪费 •采购过多的物料变库存
3.库存的浪费
过多的库存会造成的浪费:
•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找寻、防
护处理等浪费的动作
•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
•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物品之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占用厂房、造成多余的工作场所、仓库建设
1.制造过多的浪费 对策:
原因:
•顾客为中心的弹性生产系统
•人员过剩
•单件流动—一个流生产线
•设备稼动过剩
•看板管理的贯彻
•生产浪费大
•快速换线换模
•业务订单预测有误
•少人化的作业方式
•生产计划与统计错误
•均衡化生产
注意:
•生产速度快并不代表效率高 •设备余力并非一定是埋没成本 •生产能力过剩时,应尽量先考虑减 少作业人员,但并非辞退人员,而 是更合理、更有效率地应用人员
1.制造过多的浪费
无法保证可卖出的产品做了太多
是浪费的源头
表现形式:

•物流阻塞 •库存、在制品增加
时 的 生
•产品积压造成不良发生

•资金回转率低
•材料、零件过早取得
•影响计划弹性及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
1.制造过多的浪费
制造过多是一种浪费的原因:
•只是提前用掉了费用(材料费、人工费)而已,并 无其它好处 •会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掩盖稼动不够的问题 •会使制程间积压在制品,制程时间变长,现场工作 空间变大 •会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 •使先进先出的工作产生困难 •会造成库存空间的浪费
以前
生产能力低 客户要求低
需求品种少、量大 批量的生产模式
追求高效率的设备、分工明确
现在
生产能力提升
客户要求提升
供大于求 需求品种多、量小、更新快
即时化的生产模式
追求反应快、周期短 一个流 精益生产模式
以前
生产能力低
批量的生产模式
客户要求低
需求品种少、量大
追求高效率的设备、分工明确
现在
生产能力提升
:检验、包装防护…)。
顾客只愿意冲着那5%的增值掏腰包
利润 = 销售收入 — 成本
物流 制造 人力 材料
怎么样才能够增加利润呢?
提高售价 减少工资 压低原料价格
增加价值 减少浪费
1、制造过多的浪费 2、搬运的浪费 3、库存的浪费 4、加工的浪费 5、等待的浪费 6、动作的浪费 7、不良品、修正的浪费
投资的浪费 •造成无形的浪费
•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善的活性化 •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对场地需求的判断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