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 分类突破赢高考13

高中政治 分类突破赢高考13

备战2014政治分类突破赢高考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由此可见(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④辩证的否定就是敢于否定一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④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答案: A2.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没有辩证的否定,就不会有质变和事物的发展。

这主要表明( )A.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B.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解析:注意关键词“主要”不要误选A,A不是最佳选项。

答案: D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公式是:肯定是不包含任何否定的绝对肯定,即肯定一切;否定是不包含丝毫肯定的绝对否定,即否定一切。

它们的做法是,要么全盘肯定,要么通盘否定。

由此可见,形而上学否定观( )①否认了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忽视了肯定与否定的区别③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联系④否认了肯定与否定的统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③④答案: D4.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部分对黑格尔哲学作了深刻而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外壳,使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显现出来,并加以唯物的改造,使之成为辩证唯物主义。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 )A.注意继承传统理论B.坚持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C.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D.敢于挑战权威解析:A、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B5.(2011·大连模拟)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扬弃某些不再适用的旧结论,并在坚持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新的结论来丰富自己。

这说明“扬弃”是( )①克服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和培育积极因素的过程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③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选择④坚持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联系观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所以②错误。

答案: D6.(2011·镇江模拟)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物的母腹中成长起来。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把旧事物简单地全盘抛弃,而是在抛弃旧事物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的同时,保留并且改造吸收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这主要说明( )A.新事物以旧事物为基础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观要求与时俱进解析:A不是最佳选项。

B、D与题意不符。

答案: C7. 黑格尔说:“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了花朵。

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

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

”下列观点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C.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学会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D.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C错在“绝对不相容”上。

答案: C8.2010年6月6日,著名书画艺术家鲍乾中老师创办的“墨龙乾中书画院”在北京民俗旅游文化街隆重举行开业典礼仪式。

鲍乾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研讨,吸取了传统的书法艺术之精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书写学习方法,创立了实用艺术行草书体,并在国际上发表了论文《中国汉字实用艺术行草书鲍氏定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联合国的重视。

由此可见,对待传统文化必须( )A.彻底否定B.充分加以肯定C.在肯定中否定D.在继承中创新解析:材料中“吸取了”“创立了”可以体现D。

答案: D9.享誉世界的艺术表演团体——中国杂技团重拳出击、斥巨资打造的首部情境杂技《SPLENDID,一品一三绝》,在多媒体声光电营造出让人目眩神迷的“梦幻空间”中涵盖了诸多中国的杂技绝活,巧妙地将高超的杂技表演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动、静间展现出作品非凡的艺术造诣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体现了( )①辩证否定观的要求②文化在创新中发展③排斥传统,强调创新④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③“排斥传统”的做法是错误的。

答案: C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有两个村非常重要,一个是安徽小岗村,另一个就是中关村。

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两个里程碑。

一个村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历史,一个村开启了经济技术革命的历史。

据此回答10~11题。

10.上述两个村的共同点在于( )A.坚持了辩证法的创新意识B.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C.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D.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解析: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改革创新。

答案: A11. 经过小岗村的改革创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过中关村的改革创新,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经久不息的创业活动,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掀起了一个高过一个的创业浪潮。

这表明创新(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C.推动了人们思维和文化的发展D.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析:材料突出了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

答案: A12. 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决定继续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着力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我国高度重视知识创新工程主要是基于( )A.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变革C.创新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D.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发展解析:注意关键词“主要”,国家重视知识创新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考虑的。

答案: A13.早期的电灯泡,在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会发黑。

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的问题依然存在。

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终于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②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螺旋式的上升④突破思维定势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能够推动事物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④突破规律制约的说法错误。

答案: D14.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这是因为( ) A.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C.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D.创新可以提高人类的思维水平解析: A观点错误。

C、D都不全面。

答案: B15.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强调,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

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 ) A.科技创新B.知识创新C.制度创新D.理论创新解析:材料主要突出了科技的作用。

答案: 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讲道,科技创新将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将不断丰富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全民的创新兴趣,推动形成科学理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上述材料反映了《生活与哲学》的什么道理?(5分)(2)创新的作用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15分)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5分)(2)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上述材料强调,科技创新将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分)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上述材料强调,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形成科学理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创新在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中的作用。

(5分)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上述材料强调,科技创新将不断丰富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创新是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5分)17.材料一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

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材料二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

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材料三当前,有媒体这样形容大学生创业,“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

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应避免好高鹜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于他人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

防止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1)材料二中,“创业的倍增效应”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观点的?(8分)(2)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注意的问题。

(12分)答案:(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实现就业。

(4分)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重视量的积累。

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产生倍增效应,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4分)(2)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书本知识,但同时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不能只相信书本知识和否定传统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

(6分)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能打破过去人们创业中的传统思维,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寻找新的思路,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