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系统解剖学课程教案

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系统解剖学课程教案

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形态学实验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形态学实验Ⅲ
教师及职称
授课内容
消化系统
学时数
4
授课方式
实验课
授课学期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系七年制
教学目的
(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各主要器官(牙、舌、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胰)的形态和位置及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的分部和结构特点;掌握咽峡的构成;口腔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开口部位;食管的狭窄部位;舌的乳头;胆囊底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系统。
消化管各段外形和内部结构。
3.消化管各段位置,连通关系,分界标志。
4.食管、胃、直肠的毗邻。
【实习材料】
1.头颈部正中矢状切标本。
2.各类牙标本。
3.舌标本。
4.唾液腺标本。
5.咽腔标本、咽部橡胶模型
6.颈部和纵隔解剖标本。
7.盆腔正中矢状切标本。
8.消化管各段离体切开标本。
9.胃、胃塑料模型
【实习内容】
4.寻认阑尾。
5.回盲瓣。
6.观察结肠分段及各段间形成的弯曲。
7.观察结肠粘膜皱襞。
直肠:长约15~16cm,大肠的末段。
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以盆膈分为直肠盆部和直肠肛门部、肛管。
观察:
(1)直肠壶腹、直肠横襞、最大的位于左前部,距肛门7cm。
(2)肛柱、肛瓣、肛窦。
(3)齿状线、白线、肛梳。
【回顾与思考】
5.肝。
【实习内容】
一、肝:观察肝的位置;大部分位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检查肝的体表投影:
1.肝上界与膈穹窿一孜,以肋骨和肋间隙为标志,在右、左锁骨中线上分别检查其最高点。
2.查看肝的下界与肋弓的关系。
3.取小儿的腹腔解剖标本,与成人比较肝下界位置高低差别。观察肝的形态、结构、分叶。
辩认软腭和会厌上缘,咽以此标志分鼻部、口部和喉部。
(一)鼻部:观察咽鼓管咽口、咽隐窝、咽扁桃体。
(二)口部:观察腭扁桃体、扁桃体小窝。
(三)喉部:观察梨状隐窝。
三、食管:观察位置、走行。以颈静脉切迹和食管裂孔为标志分颈部、胸部、腹部。
观察各段毗邻。检查三个狭窄的位置。
四、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
观察胃的位置、毗邻。胃的分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观察切开胃壁的标本,观察各部的粘膜皱襞。
五、小肠:
消化管最长一段,分十二指肠、空、回肠三部分。
(一)十二指肠:
观察:
1.十二指肠位置,形态。
2.分部: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3.十二指肠球━上部起始处。
4.注意跨过水平部前方的肠系膜上动脉、静脉。
5.十二指肠空肠曲。
观察纵行切开标本。
6.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
(二)空肠、回肠:
1.空肠:左上部2/5
2.回肠:右下部3/5
比较管腔的大小、管壁厚薄的差别。
观察:
(1)比较粘膜皱襞形态和疏密变化。
(2)孤立L滤泡和集合L滤泡的形态和分布。
六、大肠
观察:
1.位置、起止。
2.分部: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
3.盲、结肠外观上三个特征:结肠带三条汇于阑尾根部;结肠袋;肠脂垂。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双语教学用*注明)
1.上消化道(60分钟)
2.下消化道(45分钟)
3.消化腺(90分钟)
4.观察标本(45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胃、直肠、口腔、肝脏、肝外胆道系统
难点
咽的形态结构;肝的分叶与分段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
专业词汇要求
见详细教案
教具准备
挂图、模型、标本、课件
复习思考题
5.胃和食管颈、胸段的毗邻。
6.食管长度、三个狭窄及与切牙的距离。
第二节 消化腺
【实习要点】
1.肝的位置、位态和体表投影。
2.胆束位置、形态、分部。胆束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及联属。
3.胰的位置、形态。
【实习材料】
1.腹腔解剖标本。
2.腹膜后间隙器官标本。
3.肝胰离体标本。
4.肝胆胰及十二指肠标本。
二、胆囊与胆道
观察:
1.胆囊位置、形态、分部。
2.检查胆囊底在腹前壁的投影位置。
3.寻找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胰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
三、胰:观察胰的位置、分部;胰管开口。
教案撰写教师
撰写日期
教研室主任意见
观察各类牙的形态特点及牙龈的位置、色泽。在离体牙标本上,观察牙冠、牙根和牙颈的形态特点;各类牙的数目。分辨釉质、粘合质和牙质。
观察牙内部的牙腔和牙根管。
(三)口腔腺分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和小唾液腺。
观察:
1.腮腺位置,形态,腮腺导管走行,开口位置。
2.下颌下腺,舌下腺位置及开口部位。
二、咽:位于颈椎前方扁漏斗状肌性管道。上起颅底,下端在平第6颈椎下缘处移行于食管。两侧壁及后壁由咽缩肌构成,前壁不完整,分别借鼻后孔通鼻腔;借咽峡通口腔;借喉口通喉腔。
2.熟悉各系统之间的关系;舌肌的作用;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盲肠的位置和意义;肛直肠环、胆囊三角的构成;肝门;胆囊的功能。
3.了解内脏的概念;内脏的范围和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各器官的毗邻;口腔的分部;牙式;咽、食管、胃、肠壁的构造;空回肠的区别;肝脏的主要功能;体表投影及肝段的概念;了解胰的功能和分部。
1.胆汁是如何排入十二指肠的?
2. 试述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开口。
3.试述胃的位置、形态结构。
4.简述肝脏的外形。
要求自学内容
教材及参考书
陈季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册)科学出版社医学出版分社
教学网站网址
备注
授课详细教案(具体教学过程)
注解
第一节 消化管
【实习要点】
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境界,牙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一、口腔:
以活体观察为主,辅以标本。上壁称腭:硬腭,软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前壁:唇;侧壁:颊;下壁:口腔底,被舌占据。
观察咽峡
(一)舌
观察:
1.界沟分舌体(舌前2/3)和舌根(舌后1/3)。
2.舌乳头:菌状乳头 丝状乳头。
3.舌扁桃体。
4.舌下阜、舌下襞。
5.舌肌起止和肌束方向。
(二)牙:活体观察牙的排列,计数牙的总数。
1.结合标本说明消化系组成。
2.在活体上瓣认各类牙、舌乳头、舌系带、舌下阜、腮腺管开口、咽峡、腭咽弓、腭舌弓、腭扁桃体和腭垂。
3.消化管各段位置、名称、形态、分界、标志及粘膜形态。
4.在标本上指出:咽鼓管咽口、梨状隐窝、贲门、幽门、胃底、胃窦、幽门窦、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大乳头、结肠三个特征、回盲瓣、肛窦和齿状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