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PPT(53页)

【高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PPT(53页)

Page 14
人才供求信息不对称,造成职位浪费
据2003年8月21日《组织人事报》报道:
2据02003年03一年季8度月我2国1日人《力资组源织市人场事,报因》为报信导息,不2对0称0,3年导一致季20度%的我国 人 “人力不资知源其市位场,,位因不为得信其人息”不,对就称业,机导会致丧2失01%52的.6“万人个不。这知从其一位个,方位面不反 得 介 映出机其人构人才和”中媒,介体就机在业构市机和场会媒经丧体在济失市和15场社2经.会6济万发和个展社。中会这不发从可展一短中不个缺可方的短面重缺反要的映作重出用要人。作才特用中别。 需 特别要需强要调强高调校高、校人、事人、事、劳劳动动部部门门与与企企业业的的信信息息沟沟通通与与共共享享. .
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
社会保障不到位,难以优化配置
.
供求信息不对称,求职难寻其位
.
就业观念未调整,长期犹豫观望
盲目人才高消费,适者被阻门外
Page 12
我国中小企业太少 就业容量不大
日本1.25亿人 ——中小企业 484万个 美国3.05亿人 ——中小企业 2500万个 中国13亿人 ——中小企业 1023万个 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 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 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 中小企业难以举办与存活的原因: ⑴注册登记门槛高; ⑵审批时间长; ⑶各种收费多; ⑷贷款比较难
结业:0人 C
2011届毕业生人数
2441人
B 延长学制:73人
Page 4
考研与基层就业
2011届: 35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116人被省委组织部选调、到村任职或特岗教师。
400
300
200
100
0
考研人数 基层就业
2009 138 27
2010 290 40
2011 353 116
Page 5
毕业生就业流向
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
东北
西部 1.1% 京津塘
8.8%
6.3%
中部 27.7%
长三角 20.8%
珠三角 35.5%
京津塘 珠三角 长三角 中部 西部 东北
Page 6
毕业生就业流向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2009
机关 灵活就业 继续深造 基层项目
14.38% 60.13% 7.61% 1.72%
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域趋同.
Page 8
二、今年的就业现状分析
2012年毕业生将是就业压力加大与就业利好增多并存的一年。
就 需求上升带来消极效应





体 现
高校就业工作滞后
2011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毕业生的需求增量明显。岗位需求总 数较上一年上升20-30%,一些紧缺专业(如工程机制业)毕业生的需求 增幅甚至达80%以上,机械、汽车、路桥、材料等专业需求紧缺,薪资 也同期上扬。这一因素也产生消极效应,毕业生就业心态趋于懈怠,在 求职的黄金期等待观望或挑肥拣瘦,既增加了促进就业的难度,也影响 了自身健康成长成才。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其工作人员业务能 力欠缺,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 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欠缺,对毕业生 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 全过程。
Page 9
五、今年的就业形势分析
人才需求双峰叠加
•经历过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企业中去年被 冰封的用人需求得以释放 •随着企业自身经营的好转,新的用人需求大量涌现
Page 10
第二部分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 成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
❖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 用多维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Contents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生就业形势 分析
一、我院2010届毕业生总体情况
学院总体就业率:83.35%
(截止到2011年9月1日)
A 实际毕业: 2368人
2012年毕业生将是就业压力加大与就业利好增多并存的一年。
就业选择多元化
就 业 利 好 增 多 就业政策更积极 体 现
•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可供选择 •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趋势增多 •大学生应征入伍 •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中央领导多次指示“要把大学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协调15个有关部委以空前力度出台了17个配套文件 文件汇总
2010
14.26% 57.70% 13.03% 2.07%
2011
9.67% 60.73% 11.40% 2.36%
Page 7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2年毕业生将是就业压力加大与就业利好增多并存的一年。
2012年全国680万毕业生,比2011年新增37万人。湖南省超
毕业生人数总量继续攀升

我国高校满足社会需求的“适岗人才”的不足,高校和企业 在人才教育和人才需求上严重脱节。
中国温州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十分容易。
Page 13
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 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 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 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 “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 尽管中国每年有3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 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就业机会减少



“摩擦性失业”继续
过33万人。再加上历年累积的待就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 加大 见表
每年可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平均就业弹性系数降低, 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对拉动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贡献下降
国内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生产和出口减速,吸纳毕业生能 力有所减弱
结构性、知识性、观念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 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