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及预防建议

浅议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及预防建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浅议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及预防建议作者:左元庆, ZUO Yuan-qing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重庆,400715刊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年,卷(期):2006,15(1)被引用次数:0次1.卓泉.王军亚健康状态的类型及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01)2.井国强青少年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与体育防治措施 2004(20)3.吴锡存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6)1.期刊论文张新定.苏春宇.王龙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干预-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4)目的 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及其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所高校的1 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6.37%.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心理失衡、缺乏体育锻炼等.结论 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2.期刊论文李成华.张立侠师范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及其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师范院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73.11%.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压力过大、就业压力过大、情志失调、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3.期刊论文吴暅晔.Wu Xuanye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丽水学院学报2007,29(5)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现状,探讨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采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自我测试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5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占53.77%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校园环境、家庭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认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功效.4.学位论文陈晶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2009目的:亚健康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诊断是亚健康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开展其他亚健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量表评价是亚健康的主要诊断方法。

我们提出“生存质量评价”为主、“亚健康常见症状”为辅作为亚健康诊断策略。

祖国医学从《内经》即建立了治未病的重要理念,对亚健康研究具有深刻影响。

中医体质是先天因素与多种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1)使用高度概括性问题的生存质量评定方法为主,与具有亚健康特征性、代表性、普遍性的常见症状问题相结合,从不同维度构建“亚健康自评量表”(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SS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2)了解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的分布,探析该人群亚健康与中医体质间的关联。

方法:(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量表构建阶段。

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使用亚健康量表草本进行调查,获得样本5599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作为效度参考;分析量表草本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区分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选用采用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区分度分析法及克朗巴赫α系数法等方法对条目进行分析与筛选,获得亚健康自评量表。

第二阶段为量表考评阶段。

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并获得有效样本6205例,对量表进行可行性分析、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

效度分析采用一阶、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量表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采用相关分析考核分量表的一致性。

第三阶段为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的初步建立。

采用百分位法,以现患率为划分界,建立大学生亚健康临床参考评判分值表,随机抽出1000例问卷进行专家定性评判,将专家定性评判法及分值评判法两种方法的评判结果进行Kappa吻合度考核。

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3+1”评判的模型。

(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将大学生体质分为平和、血瘀、气虚、气郁、阴虚、痰湿、湿热、阳虚和特禀体质9种,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和亚健康自评量表对6205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调查。

第一方面为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状况,使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年级、专业、民族的大学生亚健康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方面为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使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方面为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描述偏颇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使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的亚健康大学生的偏颇体质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方面为中医体质与大学生亚健康的相关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建立4个模型,即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3个不同亚健康亚型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及拟合优度检验。

结果:(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第一阶段(量表构建阶段):①效度分析: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正旋转法),按特征根值>1提取其因子,共提取16个因子,累及贡献率为52.29%;效标效度结果显示总表及各领域与WHOQOL-BREF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0,P<0.000);区分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表总分及各领域原始分值均低于大学生健康人群(t>35.00,P<0.000)。

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9,其躯体、心理、社会3大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06,0.881,0.865,有8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达到0.7以上。

③条目筛选:通过5种项目分析方法,从亚健康量表草本中筛出63项条目作为量表条目池,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条目的普遍性、代表性删除9个题项,保留条目54条,并新增4条皮肤因子条目,共由58个条目组成量表。

第二阶段(量表考评阶段):①量表可行性分析:接受率为89.03%,应答率为99.67%,完成量表时间在10分钟之内。

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测得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2,躯体、心理、社会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15,0.856,0.850,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8-0.72之间;分半信度测得总表条目的分半信度为0.938;躯体、心理、社会领域分别是0.933,0.890,0.881,各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73-0.90之间。

③效度分析:一阶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旋转法),量表中有12个共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0.53%),结合碎石图及相关理论,考虑抽取10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63%)。

因子命名为:F1:负性情绪因子,F2:正性情绪因子,F3:躯体不适因子,F4:能力因子,F5:睡眠因子,F6:消化机能因子,F7:社会关系因子,F8:疲劳因子,F9:皮肤因子,F10:小便因子。

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Promax斜交旋转法),获得2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55%),FⅠ包含了6个躯体因子,FⅡ则包含了心理和社会4个因子,提示心理和社会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较大。

第三阶段(评判模型建立阶段):①初步制定关于大学生人群在亚健康自评量表中的临床参考百分位划分线:即总表百分位划分线为60%;躯体亚健康子量表百分位划分线为50%;心理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社会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

评判亚健康总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24、72、52;躯体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128、72、50;心理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48、60、46;社会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6、56、45。

各项分值越低表示越不健康。

②专家定性评判与各领域分值、总分评判的K值均达0.7以上,吻合度较强。

③“3+1”评判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数X2=0.188,P=0.664;总判对率为93.0%; Nagelkerke R2为0.772,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率与解释能力。

(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疾病人群占2.84%,健康人群占34.65%,亚健康人群占62.51%。

亚健康现患率女生高于男生(X2=78.915,P=0.000),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X2=6.879,P=0.009),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X2=17.440,P=0.002),人文社科及外语专业学生高于其他专业(X2=20.987,P=0.000)。

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平和体质占67.8%,偏颇体质占32.2%。

男生平和体质较多而女生的偏颇体质较多,提示女生的中医体质更具有倾向性;少数民族学生的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较多,西北籍学生的阴虚体质较多,华南籍学生的血瘀体质较多。

结论:(1)完成了亚健康自评量表的构建工作,可作为亚健康的测评工具。

条目分析具备有较好的敏感性、代表性、独立性、重要性及内部一致性。

可行性研究表明,该表的接受率、应答率及完成量表时间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信度研究表明,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研究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效度检验表明,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良好,但仍存在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不高,模型不够简约等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