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OTDR测试精确度问题的分析

对OTDR测试精确度问题的分析

当需要对光纤接头损耗进行精确测试时, 为取得可信的结 果, 动态范围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量( dB) 。接头损耗值越小, 测试
盲区是指 OTDR 的接收器从饱和到能进行测试所需要的时 间。盲区的宽度定义有两种: ( 1) 饱和起点至曲线从饱和处下降 0.5 dB 的点, 即 D1; ( 2) 饱和起点至曲线从正常衰减起点向上抬 升 0.5 dB 的点, 即 D2, 如图 3 所示。由图可见, 两种取法的宽度 是不一样的, 很明显 D1 < D2。其实, 盲区是由 OTDR 的测试光脉 冲遇到光纤链路中的活动连接点等光纤的不连续点而产生的菲 涅尔反射造成。从理论上说, 如果 OTDR 的测试光脉冲是完全 的矩形脉冲, 在时间 上 , 盲 区 的 宽 度 就 是 OTDR 测 试 光 脉 冲 的 宽度。设测试光脉冲宽度为 τ, 在距离上, 盲区的宽度为 τC/n( 这 里 C 为真空中的光速, n 为光纤的折射率) 。
1 引言
在光缆线路工程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中, OTDR 是 使 用 率 最高的测试仪表之一。通过对 OTDR 所显示的背向散射曲线进 行分析, 可以掌握光缆线路或光纤链路的全程情况。在理解了 OTDR 的一般工作原理和基本技术参数的情况下, 采用 OTDR 对光纤进行测试, 能对出现的光路障碍快速准确地定位。
线有足够的分辨率, 能看清光纤沿线上每一点的情况。一般是
根据被测光纤长度先选择一个适当的测试脉宽, 经过一二次测
试后, 再确定一个最佳值。
6 OTDR 的盲区和死区
图 1 OTDR 的动态范围
OTDR 能 测 试 的 最 大 距 离 受 到 最 大 量 程 和 动 态 范 围 的 限 制, 假设被测光纤长度为 L( km) , 平均损耗为 α( dB/km) , OTDR 的量程为 M( km) , 动态范围为 D( dB) , 要正常测试必须同 时 满 足 αL < D 和 L < M, 即必须保证 L < min( M, D/α) 。 4.2 有效动态范围( 可用动态范围)
移动 25 步为 1 满格。在这种情况下, 光标每移动一步, 即表示 减去余量即为有效动态范围。有效动态范围如图 2 所示。欲测接
移动 1 m 的距离, 所以读出分辨率为 1 m。如果水平刻度选择 2 km/格, 则光标每移动一步, 距离就会偏移 80 m。也就是说, 测
头损耗大小 αS 与要求的余量如表 1 所示。
(n1-
n0)=
CT 2n0n1
Δn
(1)
其中: T 为光从入射至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 C 为光在真空中传
播的速度。
长度的相对误差则为
ΔL L0

Δn n1
(2)
由式(2)可以算出, 当折射率每 偏 差 0.001 时 , 引 起 1 km 光
纤大约 0.7 m 的误差(0.7 m/km)。所以对于较长的光纤段, 测试时
在背向散射信号曲线上, 幻峰滞后于其对应的真峰( 二次反 射峰滞后 于 其 对 应 的 真 峰 的 距 离 是 真 峰 到 测 试 端 OTDR 的 距 离), 如图 4 所示。城域光缆线路中继段大都很短, 在很多情况 下, 一个光传输系统的传输链路往往要跳过几个分局, 占用几个 中继段光缆。在跳接局内, 光纤传输链路一般是通过光纤跳线连 接, 每条光纤链路在跳接局内至少有两个活动连接器, 活动连接
分辨率。对于一定长度的光纤, 前两项是常量, 分辨率是可变的,
所以要提高测量精度, 采样点数必须设置在较高的数值上。
OTDR 测试距离的分辨率为 1 m, 是指把曲线放大到水平
电信科学 2005 年第 12 期
刻度为 25 m/格时才能实现的测试精度。仪表设计是以光标每 时要求的精确度就越高, 相应所需的余量也就越大。动态范围
3 OTDR 光纤折射率的选择
现 有 单 模 光 缆 线 路 光 纤 的 折 射 率 基 本 在 1.460 0~1.480 0 范围内。对于 G.652 单模光纤, 实际测试时若用 1 310 nm 波长,
60
一般选择 1.468 0; 若用 1 550 nm 波长, 一般选择 1.468 5。若折
峰 时 用 OTDR 测 试 的 长 度 比 有 菲 涅 尔 反 射 峰 时 测 试 的 长 度 略
短。光纤的末端端面不平直或受到污染, 背向散射信号曲线的末 端可能无菲涅尔反射峰。在光缆线路受到外力作用而阻断, 断点
图 2 OTDR 的有效动态范围
处光缆头被埋压在泥土里, OTDR 测试常会出现背向散 射信号曲线的末端无菲涅尔反射峰的情况。
幻峰的产生如图 5 所示, A 点为活动连接点, B 点为活动连 接点或为光纤的末端, OTDR 注入的测试光脉冲较强, 到达 B 点 产生反射, 反射光功率仍然很强, 在回程中遇到第一个活动接头 A, 在 A 点反射, 一部分光重新反射回 B 点, 这部分光到达 B 点 后 , 再 次 被 反 射 回 OTDR。B 点 二 次 反 射 回 OTDR 的 光 到 达 OTDR 时仍然较强, 被 OTDR 接收处理形成具有反射峰的曲线 显示出来。如果 B 点是光纤末端的话, 显示的背向散射曲线好 像 B 点后还有一段光纤。如果 B 点不是光纤的末端, B 点的二次 反射会叠加在曲线上, 好像 B 点后( 距离等同 A 到 B) 有一活动 接头。B 点的二次反射滞后其一次反射的时间是光从 B 点传到
2 OTDR 的量程
OTDR 的量程是指 OTDR 的横坐标能达到的最大距离。测 试时应根据被测光纤的长度选择量程, 量程是被测光纤长度的 1.5 倍比较好。从实际经验看, 不管是进行长度测试还是损耗测 试 , 能使背向散射曲线大 约 占 到 OTDR 显 示 屏 的 70%, 就 能 得 到比较好的结果。
试时选择的量程范围越大, 测试结果的偏差就越大。所以, 测试
光纤线路全长时, 先把光标移动到背向散射信号曲线末端的菲
涅尔反射峰的前沿, 再局部放大该处曲线到 25 m/格, 然后进一
步移动光标, 使其最靠近菲涅尔反射峰的前沿, 这样便得到分辨
率为 1 m 的比较精确的测试结果。
根据实际经验, 同样长度的光纤线路, 当末端无菲涅尔反射
OTDR 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测试内容是光纤长度测试和 光纤损耗测试。精确的光纤长度测试有助于光缆线路或光纤链 路的障碍定位。 光纤损耗测试能反映光纤或光纤链路全程或 局部的质量, 包括光缆敷设质量、光纤接续质量以及光纤本身质 量等。要分析 OTDR 测试精确度问题, 就要研究 OTDR 测试参 数的设置和技术指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掌握量程、测试脉宽、 折射率等的选择, 了解动态范围、盲区、死区、精度等技术指标的 意义。
8 幻 峰 对 OTDR 采 用 LS A 模 式 测 量 光 纤 接 头损耗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用 OTDR 测量光纤接头损耗都采用 TPA( 两点 法) 工作模式, 用 TPA 模式测量光纤接头损耗波形曲线如图 6 所示。在背向散射信号曲线波形的信噪比比较低的情况下, 采用 TPA 模式测量光纤接头损耗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是因为标记 “*”号( 测试光标) 的设置与测试结果关系较大, 而在信噪比比较 低 的 波 形 图 上 很 难 准 确 地 设 置“*”号 。 在 信 噪 比 比 较 低 的 情 况 下, 可采用 LSA ( 最小二乘法) 工作模式测量光纤接头损耗。用 LSA 模式测量光纤接头损耗波形曲线如图 7 所示。测试“*”号 设置在接头点损耗台阶的前沿, 此时, OTDR 的 CPU 会自动在 “*”前后按一定规律选择 1、2、3、4 四点。设过 1、2 两点的近似直 线为 L1: Y=a1X+b1, 过 3、4 两点的近似直线为 L2: Y=a2X+b2, CPU 同时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按照式( 3) 、( 4) 自动地在 1、2 两点之 间 随 机 地 抽 取 编 码 数 据 样 点(X1,Y1)、(X2,Y2)、… 、(Xn, Yn), 在 3、4 两 点 之 间 随 机 地 抽 取 编 码 数 据 样 点(X1,Y1)、(X2,Y2)、… 、(Xn, Yn)。 抽样点的多少由 OTDR 的 测 试 精 确 度 决 定 , 抽 样 点 越 多 , 测 试 精确度越高。E1、E2 达到极小值时所对应的 a1、b1 和 a2、b2 的值是 最佳值。直线 L1 和 L2 在“*”号垂直轴上的截距|PQ|即为光纤的 接头损耗。
射率选择不准, 则会影响测试长度的准确性。
3.1 折射率偏差引起的长度误差
假 设 被 测 光 纤 的 折 射 率 为 n0, 实 际 长 度 为 L0, 在 测 试 时 OTDR 选择的折射率为 n1, 测得的长度为 L1, 这时的长度误差 ΔL 为
ΔL=L0-
L1=
CT 2n0

CT 2n1

CT 2n0n1
前边对于 OTDR 的盲区和死区的讨论参照的是前端的菲涅 尔反射峰, 光纤链路中的活动连接点基本上都存在菲涅尔反射, 背向散射曲线上对应的范围也有盲区和死区。
表 2 所 示 是 某 OTDR 的 测 试 光 脉 冲 宽 度 与 盲 区 宽 度 对 应 关系。
7 幻峰问题
用 OTDR 对光纤线路进行测试时, 常会发现 OTDR 屏幕上 显示的背向散射信号曲线在不该凸变处出现了类似菲涅尔反射 峰的假象的峰值凸变, 这种假象的峰值被称为幻峰。其实, 幻峰 是由于光纤线路中某点的大菲涅尔反射而引起的二次及其以上 反射的结果。所以, 习惯上也把幻峰称为二次反射峰。
图 4 幻峰示意
器通常都存在菲涅尔反射, 尤其是经过跳接局较多的光纤传输 链路, 用 OTDR 进行全程测试时, 其背向散射信号曲线上会出现 很多反射峰, 甚至出现真峰和幻峰重叠的现象。一般测试距离对 应活动连接点的反射峰为真峰, 其余则可能为幻峰。但是, 在实 际测试中, 有时很难分辨何为真峰, 何为幻峰。因此, 幻峰的存在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光纤的测试精确度。例如, 当所测试的光纤 传输链路较长且有多个活动接头时, 就需要将 OTDR 的测试光 脉冲功率设置得比较强, 这样会使离 OTDR 较近的活动接头易 产生较强的菲涅尔反射而伴随产生幻峰。在光纤线路故障点定 位测试时, 常会把幻峰当作光纤线路故障点的菲涅尔反射峰, 从 而导致光纤线路故障点定位判断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