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3经管实验班 2013339950002 陈佳梦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与此同时,手机辐射影响人类健康也成为热门话题。

我希望能够在纷杂的关于手机辐射有害健康的报道中,明确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并以此为契机,了解辐射对人体内部细胞和组织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手机辐射;危害;避免措施;人类健康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手机慢慢地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但是有74.9%的中国大学生表示,如果手机不在手中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呈现出典型的“手机中毒症候群”。

最新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中,几乎每人都有手机,每天平均通话次数为6次,平均通话时间为20分钟。

如此高频率的与手机接触,其产生的辐射究竟会不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其影响程度又有多大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1.手机辐射的产生和特点
1.1手机辐射的产生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阐述无线电波。

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

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频率不同,所表现出的功效也不一样。

1.2手机辐射的特点
当电磁辐射照射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被吸收。

吸收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吸收机体的形状、大小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还与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等有关。

含水量高的组织,如大脑、皮肤、内脏器官、肌肉吸收电磁辐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则比较少。

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小;频率越低,穿透组织越深。

2.手机辐射的危害
2.1致癌
愈来愈多的医学证据显示,手机释放的辐射可能致癌。

最近,澳大利亚一名科学家确
立了全球首套手机辐射产生“热休克”蛋白质破坏细胞防御系统、引发癌症的理论。

澳大利亚科学家法兰博士在新一期国际科学期刊《变异》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手机致
癌的研究报告,首次确立手机辐射致癌的科学论据。

研究认定在使用手机期间,辐射令身
体细胞受压,出现紧张情况,并释放出“热休克”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通常只会在心情紧张、受伤、体温增加及身体发炎受感染下才会被活化。

若身体的“热休克”反应长时间被
活化,会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导致坏细胞数目增加,从而有很大机会引发癌症。

同时该研究又指出,身体不时会生长一些坏细胞,或正常细胞会受损,需依靠细胞防
御系统进行修补,但“热休克”蛋白质却会破坏这个防御系统,令修补工作无法进行,有
问题细胞不断累积,便会引发癌症。

由于脑部是最接近手机辐射的地方,故引发脑癌的机
会亦最高,研究指出,因“热休克”蛋白质引发的癌症,治疗会较困难,扩散速度亦较高。

2.2人体细胞变异
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有可能使人体细胞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大脑受到影响。

芬兰的几
位科学家近日发现,长时间受到手机辐射可能导致人体细胞中多达几百种蛋白质的活动频
繁程度增加。

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对手机辐射是否会导致大脑受到伤害的更多担心。

研究发现,一种名为hsp27的蛋白质与具有保护功能的人体屏障有关。

这种蛋白质在
人体受到较多辐射的情况下会导致的人体屏障更容易被穿透。

科学家表示,受到较多电磁
辐射后,头疼、疲乏以及睡眠紊乱等症状就更容易出现。

虽然这些症状并不会带来生命危险,但也会令人很难受。

事实上,已有研究显示电磁辐射可能与早老性痴呆有关。

2.3白内障
过于频繁接听手机会导致白内障。

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姚克教授首次用实验证实:手机接听中产生的电磁微波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破坏细胞通讯连接功能。

手机有没有害?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手机制造商们认为,手机微波辐射
只要控制在国际规定的辐射安全标准一种叫比吸收率2瓦/每公斤的限度内,就对人体无害。

姚克课题组的实验却得出论证:即使手机在国际辐射安全使用标准内,长时间使用仍
然对眼睛等人体部位有损伤。

这项实验在浙江大学微波实验室默默地进行了8年。

实验室里,一台联合国提供的微波发生器,不断模拟着安全辐射标准下人们接听手机的状态。


波强度在安全标准状态下,持续接听两小时后,晶状体活体细胞样本,无一幸免地遭到了
损伤,显微镜下,它们的细胞通讯连接功能的基因都产生了突变。

3.关于手机辐射的误区
3.1辐射会沿着手机耳机钻入耳朵
不会。

耳机输出的是音频信号,与射频信号是分开的。

而且,耳机线长度与音频长度
相比很短,在耳机线周围不可能有共振产生。

3.2防磁贴能防止辐射
根本不能。

辐射源是天线,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怎么会起作用呢?有人说,把防磁贴贴在天线上不就行了,其实那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磁场,现象是通话不能正常
进行。

一个简单道理,如果防磁贴可以防止辐射,大的手机厂家不会放过这个市场机会的。

市面上的防磁贴,成本不超过一元。

3.3手机辐射在玩游戏时最大
手机刚接通时瞬间功率相对较大,所以辐射也较大。

特别要提醒的是,手机一定要
“长话短说”。

3.4手机天线做在机身内会增加辐射
不会。

因为只是天线在手机上的位置变化,而天线材料、阻抗等没发生变化。

另外,
辐射和手机尺寸大小也没有直接关系。

4.减少手机辐射的方法
我们生存在这个高科技的世界中,想要完全避免手机辐射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有效
的减少手机辐射,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如下几种情况就应该尽量避免:
1)在墙角使用手机时:许多人为了避免别人听到自己谈话的内容,喜欢在角落里接听
电话,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在角落里使用手机,其信号通常较差,这会使手机的
功率自动加大,从而造成其辐射的强度增大。

基于同样的道理,在电梯等小而封闭
的环境里使用手机也会使其辐射强度增大。

2)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或腰间时:手机的辐射范围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环状带,而手
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人体受到辐射的程度。

如果经常使手机靠在腰部或胸部,其产生的辐射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和心血管功能。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把手机放在
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把它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其信号畅通。

3)把手机贴近耳朵时:当手机上的电话刚刚拨出而未接通时,其辐射强度会明显增大,
此时应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5秒钟后再进行通话。

另外,当手机信号变弱时,许多人都会尽量地将手机贴近耳朵以听清对方的声音。

但手机的工作原理是:当其
信号较弱时,它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导致其辐射的强度增大,所以此时
把手机贴近耳朵,会使头部受到的辐射强度成倍增加。

4)长时间地用一只耳朵听电话时:研究表明,手机贴近脑部后,其长时间的连续辐射
会使人的脑部受到损害。

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准备长时间地通话时,应改用固定电
话或者使用与手机接通的耳机。

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直接通话时,也应每
隔1~2分钟就换用另一只耳朵接听,以避免一侧大脑长时间地受到辐射。

5)接电话频繁移动时:有些人喜欢在打手机时来回走动,岂不知频繁地移动位置会造
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会加大手机的辐射量。

另外,在行驶的车上打手机,
也会加大手机的辐射量。

在高科技迅猛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的今天,人类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技术难题。


面对手机辐射这个日益突出的社会焦点问题的时候,既不要因为可能的伤害而放弃对高科
技的享用,也不能就此忽视不理或者浑然不觉、不知自保。

相反地,我们应该从产品的研发、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给予适度的关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正确对待手机
辐射的理性思维。

感想:上了十一周的安卓手机软件开发课程,感觉收获良多。

刚开始,只是因为同学
推荐、抱着玩电脑的初衷选了这门公选课,但是上了课才知道其实这门课并没有想象中的
简单、枯燥亦或是无聊。

老师要求大家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便对手机的安全问题
情有独钟。

然后围绕着现在的热点话题——手机支付安全制作了一份PPT,在全班同学面
前阐述了属于我自己的观点。

当然,其他同学的新颖有趣的话题也十分引人入胜。

比如安
卓和苹果手机的比较、优秀软件的推荐等都极大的开阔了我的眼界。

所以说,很多课程其
实并不像名字上显示的那样,还是需要自己亲自上过才知道。

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
会选这门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