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18N o.2 2004年4月JOU RNAL O F H EFE I UN I V ER S IT Y O F T ECHNOLO GY(Social Sciences)A p r.2004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吴立莉1, 杨继玲2(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2.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摘 要: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蛇可算是地球上一个资深居民了,因而在早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蛇的踪影。

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赋予蛇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关用法也是琳琅满目。

文章拟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探讨蛇在东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异同,并对蛇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关键词:文化内涵;文化对比;东西方文化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634(20040220115203Com p arison of snake cu ltu re in the east and w estW U L i2li1, YAN G J i2ling2(1.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Econom ics,H efei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H efei230009,Ch ina;2.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2 ence,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of Ch ina,H efei230000,Ch ina)Abstract:Snake,as one of the rep tiles,is said to be an o ld inhab itan t on the earth.T herefo re,snake is described in m any literary w o rk 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 en t of hum an stage.How ever, the snake’s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is differen t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and it’s u sage is differ2 en t as w ell.T h is essay discu sses abou t the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of snake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 in view of the cu ltu ral com p arison,and the u sage of snake in Ch inese and English is also com2 p ared.Key words:cu ltu ral conno tati on;cu ltu ral com parison;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在中国,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名称搭配起来,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一年一个属相,十二年一个循环。

蛇是十二生肖的一种,紧跟在龙的后面,通常被称为“小龙”。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出现了盛行一时的龙文化,却很难找到蛇的踪影。

但在中国图腾文化发展的早期,情况却刚好相反,蛇图腾是当时图腾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龙与蛇的关系可用一句话形容: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者居上。

一、东方蛇文化的表现蛇图腾是我国主要的图腾之一,被敬为炎夏之祖。

相传中国人起源于女娲与伏羲的结合,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所记“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女娲与伏羲交感而生炎帝。

另有学者考证,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

蛇是夏朝收稿日期:2003203207作者简介:吴立莉(1972-),女,河南新乡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61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4月时代的主要图腾标志之一。

有人认为蛇图腾即是龙图腾的前身,因为蛇图腾是龙图腾的组成部分之一(龙图腾一般由马的头、鹿的角、虎的掌、鹰的爪、鱼的鳞和须、蛇的身、龟的腹和牛的耳组成)。

《山海经》里就有蛇图腾为龙图腾前身的依据,如“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谓炽龙”[1]。

从这些上古神话传说中,就能够看出蛇曾经是东方氏族、部落最为崇拜的对象,所以盘古、女娲、伏羲等神人的形象,都曾带有蛇的痕迹。

蛇在东方的神话传说中有时被赋予美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

在中国,有蛇知恩图报的传说和救济贫困的故事。

白蛇传的故事更是凄婉美丽,流传甚广。

在印度,有由来已久的崇蛇传统,眼镜蛇深受人们的崇拜。

印度人吹笛弄蛇的表演更为人们熟知。

印度蛇节,也说明蛇在印度人心中地位之高。

蛇在古代的东方被视为吉祥物,人们常把蛇与龟的图腾相结合,取其吉祥之意,至今武汉长江两岸还有“龟蛇锁大江”的旧日痕迹。

二、西方蛇文化的表现当我们把视线从东方转向西方的时候,会发现在东方古文化里享受崇高地位的蛇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诅咒的对象。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和《圣经》中,蛇频频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古希腊神话中,与宙斯作对,赶走众神,力大无穷的T yphoeu s就是一个腰部以下群蛇乱舞的怪物。

宙斯的妻子H era为了杀死宙斯的私生子H eracles,派出的复仇天使就是一对剧毒无比的蟒蛇。

百变女神Peleu s的画像上总有面目丑陋的蛇盘旋周身。

众所周知,在特洛伊城陷落的故事里,那个牧师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的痛苦就紧紧地和肆虐的毒蛇联系在一起,冷酷的蛇头,粗壮的蛇身,与三个无助的身躯缠在一起,令人不寒而栗。

女妖美杜莎的头发是一条条恐怖的毒蛇,任何人看见她的头就会变成石头[2]。

由此可见,蛇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是不受欢迎的角色,蛇所表现和伴随的,往往是毒辣、阴险、凶恶、狡诈[3]。

《圣经》里有数目众多的动物出现,如衔来橄榄枝的鸽子、穿针眼的骆驼、在泥沼里打滚的猪、勇猛的狮子、贪婪的蚂蟥以及供养以利亚的乌鸦等,但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那条在伊甸园里引诱亚当和夏娃去吃善恶树上的果实的大蛇了[3]。

人类因而违反了上帝的禁令,被逐出了乐土,辛苦劳作,备受折磨,永远无法摆脱上帝的诅咒。

那条大蛇就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相应地,蛇也受到了上帝最大的诅咒,终生吃土,用肚子行走。

三、英汉语言中蛇的用法在东西方的文化发展史上,从一开始,蛇就被置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地位:东方对它推崇备至,人类始祖女娲也托于蛇身,蛇图腾是龙图腾的前身。

这种崇拜也许是远古人们惊叹于蛇极强的繁殖力和神出鬼没的行动速度所造成的。

在西方,蛇冷冰冰的外表,丑陋的三角头型,极具杀伤力的毒液,使它成了邪恶的象征,魔鬼的代言人。

然而,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渐缩小。

龙图腾糅合了远古众多实物图腾后,就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中心,蛇图腾渐渐消亡,以致叶公好的是龙,而不再是蛇。

今天的中国,除了武汉长江两岸“龟蛇锁大江”的旧日痕迹,已极少见蛇以吉祥物的面目出现。

1.汉语里有关蛇的用法汉语里有关蛇的成语、俗语等,可分为两类,一类如“画蛇添足”(喻做事多此一举,弄巧成拙);“杯弓蛇影”(喻疑虑不解,自相惊扰);“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打草惊蛇”(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喻外来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斗不过当地的势力);“人心不足蛇吞象”(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4]。

这里的蛇不具有赞美之意,可也没有邪恶之意,只取其形作比。

这应是蛇丧失了它的崇高地位,沦为常物的表现。

英文里则很少有这一类的用法。

另一类,如“蛇蝎心肠”(形容人的毒辣);“佛口蛇心”(形容人口上甜蜜,心中狠毒);“美女蛇”(形容外表美丽、内心阴险狠毒的女人)等词里的蛇,就有了明显的贬义。

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妇女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祸害之源,因此又有了“女人是毒蛇”的俗语。

2.英文里有关蛇的用法在西方人眼里,蛇是人类灾难的根源,是邪恶和危险的化身。

英文里有关蛇的用法更是琳琅满目。

英文里蛇的称呼有很多种:rep tile ,schm uck ,serp en t ,snake ,ver m in ,vi p er ,zom b ie ,etc .,而这些词语常常用来指阴险、卑鄙、可耻、奸诈、虚伪的人。

如a sheer co ld 2b looded rep tile (一个彻头彻尾的冷血恶魔);a snake in grass cloaked w ith ho sp itality (一个披着热情好客外衣的阴险的人)。

在西方文学典故里,蛇更以其奸诈无比、凶狠恶毒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伊索寓言》记载了家喻户晓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the snake and the eagle 的典故里有一条报复心极强的蛇:蛇与鹰交战之时,农夫使鹰得救,蛇为此愤愤不平,把毒液投到农夫的饮料里,使农夫险些中毒。

而cherish a snake in one’sbo som 的典故中,蛇则扮演了阴险毒辣、恩将仇报的角色:一个农夫在冬季看到一条冻僵的蛇,他可怜这条蛇,把它放在自己的怀中,渐渐地蛇苏醒过来,本性暴露,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咬了救命恩人一口[5]。

在《圣经》中也时常出现有关蛇的用法,如I am afraid it w ill be lo ss of all ——all ——body and sou l.T he Good Book says :“it b iteth like a serpen t and stingth an adder ”——M rs .H arriet B eecher (我怕这会断送你的一切,肉体和灵魂,一切都会毁灭。

圣书上说:“酒终究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

”——哈丽特·比彻·斯陀夫人)。

这里的酒被比做serpen t (蛇),甚至是adder (毒蛇),以形容酒之害人不亚于毒液。

又如B eho ld ,I send you ou t as sheep in the m idst of w o lves .T herefo re be w ise asserp en t and har m less as doves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如蛇,驯良如鸽子。

)耶稣的这句警戒教训中的蛇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蛇被看作智慧和机智的化身;另一方面,耶稣又将蛇与鸽子作比,以形容蛇的狡猾,鸽子的温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