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地基处理(淤泥固化)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

路基地基处理(淤泥固化)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地质条件 (2)2.2工程设计简介 (2)3.淤泥固化工程试验区布置情况 (3)4.淤泥固化土试验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 (3)5.试验的目的 (4)6.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4)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8.施工工艺: (5)8.1清表、排水 (5)8.2定位放样 (6)8.3基槽开挖 (6)8.4固化土搅拌 (6)8.5淤泥固化土回填 (7)8.6后期碾压 (7)8.7养护 (7)9.淤泥固化试验检测结果收集 (8)10.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8)10.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10.2环境保护措施 (9)路基地基处理(淤泥固化)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18];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7)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1)响应投标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投标文件及合同条款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使招标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2)遵循设计图纸的原则。

认真阅读核对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把握设计标准,保证结构特点。

针对本工程重难点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遵循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工程质量满足业主的要求。

4)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

5)遵循确保工期的原则。

工期适度提前,确保节点工期和总体工期。

6)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

认真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充分考虑具体项目施工特点,及本工程特殊的地理位置,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科学安排作业顺序,从场地布置、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工程概况***起讫里程D1K1+395.18~D1K2+832.89,本段路基长1.437Km,其中D1K1+800、D1K2+625处设置框架箱涵,D1K2+ 487~D1K2+687段软土地基采用挖除换填施工,采用淤泥固化土进行回填。

2.1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主要为海积平原地貌,局部为剥蚀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地貌高程1~20m之间。

(二)地层岩性及构造(0)人工填土(Q4ml),灰黄色,湿;(1)2-2粉质黏土(Q4Cal-pl),灰色,软塑,σ0=120kPa,Ⅱ;(2)1-1淤泥(Q4Cm),深灰色,流塑,σ0=50kPa,Ⅱ;(2)3-1细砂,夹淤泥(Q4Cm),深灰色,松散,σ0=100kPa,Ⅰ;(3)2-3粉质黏土(Q4al+pl),灰黄色,硬塑,σ0=150kPa,Ⅱ;(5)5-2 粗圆砾土(Q3lal-pl),杂色,饱和,稍密,σ0=500kPa,Ⅲ;(9)1-1 含黑云母岗岩(γ52(3)c),灰黄色,全风化,σ0=200kPa,Ⅲ。

2.2工程设计简介挖除换填区:基底挖除换填淤泥固化土。

(1)在进行淤泥固化之前,淤泥中杂质应及时清除,例如粒径大于8cm块石、砖块、长树枝、渔网等。

(2)根据所用淤泥、淤泥质粘土的土质特性,选取不同种类固化剂;根据固化土强度设计要求,淤泥固化厚度h≤0.8m区域固化剂掺量按88Kg/m³,淤泥固化厚度h>0.8m区域固化剂掺量按88Kg/m³。

(3)固化剂类型应根据淤泥、淤泥质粘土的土质特性选用。

使用前,应保证固化剂干燥,运送至施工现场的固化剂,一般7天内使用完。

3.淤泥固化工程试验区布置情况D1K2+462~D1K2+687段挖除换填区:基底挖除换填淤泥固化土,换填厚度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淤泥固化土施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大面积施工前选取试验区做试验性施工,在D1K2+680里程处选取一处淤泥固化换填试验区,选取区域宽度为4m×15m矩形区域,在淤泥固化换填后3、5、7、14、28天开展N10、静力触探、CBR和K30的对比试验,并形成试验报告。

4.淤泥固化土试验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淤泥固化工程的施工机械如下表:机械配置表淤泥固化土试验前所有用于施工的机械都应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运转正常。

施工人员配置表5.试验的目的(1) 确定每立方淤泥所用固化剂量。

(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含水率。

(3) 在回填后3、5、7、14、28天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干密度、快剪强度、压缩模量的对比试验,并形成试验报告。

(4) 根据设计及相关要求,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淤泥固化大面积施工。

6.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本次现场淤泥固化试验按每方淤泥配88Kg固化剂进行施工;固化剂检测基本指标如表3-1所示。

表3-1固化剂检测基本指标注:烧失量可参照粉煤灰检测方法;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参照水泥检测方法,水灰比为0.4。

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根据强度要求掺入的水泥固化剂必须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固化过程中根据挖出的原土的含水量多少适当调整固化剂掺量,保持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及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且加强半成品和成品的保护工作。

(3)淤泥固化土搅拌时,力求达到最佳含水率,搅拌必须均匀,使各种材料混合充分,保证淤泥固化效果。

(4)碾压淤泥固化土时,确保淤泥固化土的最佳干密度。

(5)路基养护龄期宜大于14d,若固化土路基养护得当,土体强度增长较快,养护龄期可大于7d。

整个养护期,淤泥固化土的强度处于不断地增长状态,在其养护未达到要求养护龄期之前,应禁止各类车辆通行,尤其是重载车。

8.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表6-1表6-1 淤泥固化土工流程8.1清表、排水1)普通清表:施工前将原地面表层的树木、草皮、农耕植物、渔网等全部清理,并运出施工现场。

2)河塘、沟渠排水:排除池塘、沟渠内的全部积水,对于有机质含量过高(有机质含量超过6%)的淤泥进行挖除。

8.2定位放样1)根据征地边线和道路红线,进行现场的全面放线。

以固定桩按拟建路基里程(25m间距)标放中线、边线的具体位置。

2)绘制百格网:在现场按矩型(一般为纵横5m间距)排点,排完以后点之间连上线就像百格网,现场每个施工面按网格大小及固化深度计算出工程量及所需固化剂用量。

8.3基槽开挖1)针对现场地质情况,对于淤泥含水率较低段,采用异位固化法。

先开挖基槽将淤泥开挖至钢板或已固化场地备用,对于淤泥无法开挖的地区,固化剂均匀掺入固化区域表面再搅拌。

2)按所开挖基槽方量计算所需固化剂用量。

3)固化剂掺入过程中,要求将开挖淤泥进行摊铺,较为均匀地洒入,为防止大面积扬尘,要求掺入速度较慢。

8.4固化土搅拌1)搅拌设备搅拌设备采用专用挖机搅拌器和常规挖机。

2)搅拌要求①按施工设计要求:配料应准确,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查。

②使用挖掘机对混合物反复揉碾(掌握搅拌规律),使固化剂和淤泥充分接触,以最大程度激发土体活性。

③单独使用常规挖掘机搅拌时,为保证搅拌效率,每次搅拌方量宜在5~10m3,搅拌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

④搅拌完成后,无固化剂块状物质包裹,色泽一致、均匀。

⑤潮湿地区或多雨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好已搅拌待摊铺的固化土,防止渗水或雨淋。

⑥搅拌完成的固化土含水率较高时,可打闷料降水,使含水率符合控制指标要求,并保证72h内完成固化土摊铺碾压。

3)淤泥固化土检测指标淤泥固化土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干实度、快剪强度、压缩模量等作为检测指标,分层检测,检测频率为每1000m2检测一个点。

4)试验方法通过室内对于同一土壤(淤泥)进行淤泥固化,不同的掺量引起固化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变化。

确定最佳的固化剂掺入量配合比。

根据室内击实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分别做固化土和固化碎石土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比较不同固化剂的不同掺量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选出每种固化剂对应的最佳配合比掺量。

8.5淤泥固化土回填对于采用异位固化的区域,固化搅拌完成后,淤泥回填至开挖基槽中,分两层回填,每层的回填厚度控制在40~50cm之间,含水率控制在30%~38%之间,干密度不小于1.3g/cm3,达到合格含水率的固化土应在24小时内完成碾压;每层回填后采用挖机斗拍实。

然后挖掘机预压一次。

8.6后期碾压淤泥固化土施工遵循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先静压、后弱振,终平时采用静压,碾压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机械选择8~10T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8.7养护固化土碾压(或预压)完成后,场地顶面采用覆盖草垫、塑料薄膜或土工布等进行养护,不得仅采用洒水方式养护,养护期间固化土表面不得有积水现象,若遇雨水天,则做好排水。

若采用草垫养护,草垫应完全覆盖并保持草垫湿润;若采用薄膜进行保养,在保持路表面及边坡湿润的前提下,覆盖薄膜养护即可。

淤泥固化土养护龄期宜大于14d,若固化土路基养护得当,土体强度增长较快,养护龄期可大于7d。

整个养护期,淤泥固化土的强度处于不断地增长状态,在其养护未达到要求养护龄期之前,应禁止各类辆通行,尤其是重载车和机械。

9.淤泥固化试验检测结果收集在试验区淤泥固化土施工完成后在回填后3、5、7、14、28天开展N10、静力触探、CBR和K30的对比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收集与分析,总结满足设计要求的淤泥固化土施工参数。

10.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0.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杜绝使用破损的安全帽。

(2)施工现场的沟槽、基坑周边均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并挂好安全网。

(3)施工现场机具安装后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后使用;相对固定的机具做好防雨操作棚,设置排水沟;各类机具保护接零做到位,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器,传动部位装设牢固的防护罩,并派专人负责检修。

(4)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用非燃材料支搭。

保持通风。

(5)施工中各类生活垃圾堆置在规定地点,及时外运集中堆放集中处理;(6)施工区域、生活区均整齐有序、不影响周边环境;(7)成立文明施工小组,由专职文明施工员与作业队文明施工员,对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整改,实现施工区域的标准化。

内部实行流动文明施工评比活动。

10.2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污水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河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