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9章票据法
承兑必要记载事项:签章、承兑文句和承兑日期 一旦承兑,应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
五、汇票追索权的行使
汇票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法定期限内
提示承兑或提示付款而遭拒绝,或有其他
无法行使汇票权利的法定原因时,依法向
其背书人、出票人以及其他债务人请求支
付汇票金额、利息及其他相关费用的一种
票据权利。汇票追索权是继票据付款请求
权后的第二次权利,是对付款请求权的补
充。
追索权行使的条件
实质要件 (追索原因 ) (1)汇票被拒绝承兑、拒绝付款的; (2)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3)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 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 形式要件:票据权利保全行为 (1)提示:包括承兑提示和付款提示。 (2)作成拒绝证书
追索权的行使对象:持票人的前手,在汇票与支 票中包括出票人在内。
票据权利的保全
为防止票据权利丧失而采取的行为。 远期汇票在法定期限内提示承兑、本票在法定期
限内提示见票、付款请求权未能实现时及早取得 拒绝证明,以保全追索权——3日内将拒绝事由书 面通知其前手;没有通知不丧失追索权。
(三)票据权利的时效
汇票金额为限。6F公司不能向E公司行使追索权。票据
法规定,如果持票人不按照法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则丧失
对其前手的追索权。银行C的票据责任不能解除。承兑人
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而解除, 经做出说明后,承兑人仍要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
甲公司卖了一台5吨的锅炉给乙公司,价值120万 元。因市场上锅炉的销路不太好,甲公司就给乙 公司延期3个月付款的优惠。乙公司出了一张120 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但是在出票时没有记载付 款日期。甲公司收到此票后,就背书给丙公司, 作为偿还丙公司的货款。丙公司见该汇票上没有 记载付款日期,于是立即去银行提示付款。银行 电话询问乙公司该汇票是否真实的,乙公司答复 是真实的,但是尚未到期。可是丙公司称根据票 据法的规定,没有记载付款日期的票据视为见票 即付。所以,银行应当无条件地付款,银行无法 解释,就按票付款了。但是乙公司拿出锅炉购销 合同证明付款日期应当是3个月后,现在期限未满, 丙公司就拿了全部票面金额的钱,而没有扣除未 到期的利息,实属不当得利。应当将3个月的利息 返还给自己。
第二节 汇票
一、汇票的概念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 时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 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又 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汇票结算程序ຫໍສະໝຸດ 汇票申请人3、持票结算
收款人(持票人)
5、代理付 款入账
4、将汇票交银 行
7、退回多余款 项
2、出票并 收取手续费
1、交款申请
签发汇票
申请人开户行 (出票人)
收款人(持票人)
6、银行间清算
开户行
资金
银行汇票票样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二、 出票
(一)出票的概念 汇票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
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二)出票的记载事项
绝对必须记载事项
“汇票”; 无条件支付字样; 确定的金额; 付款人; 收款人名称; 出票日期; 出票人签章。
五、票据的伪造、变造与更改
(一)票据的伪造与变造 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
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记载事 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 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 的记载事项负责 。
(二)票据的更改
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 更改的票据无效。
A签发一张汇票给收款人B,金额为人民币8万元, B依法承兑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C获得该汇票 的第2天,因车祸而死亡,该汇票由其惟一的继承 人D获得。D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E,并依法提 供了继承该票据的有效证明,E获得该汇票之后, 将汇票金额改为人民币18万元,并背书转让给F, F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G。G在法定期限内向付款 人请求付款,付款人在审查该汇票后拒绝付款,理 由是:(1)该汇票背书不连续,因为,C受让该汇票 时,是该转让行为的被背书人,而在下一次背书转 让中,背书人不是C,而是D。(2)该汇票金额已被 变造。随即,付款人作成退票理由书,即为退票。
(一)票据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持票人向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 金钱债权、两次权利(付款请求权、追索权:
行使有顺位;追索权的行使不按照票据债务人 的顺位,可以跳跃式的、选择性的行使。 )
(二)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
票据权利的行使:请求义务人履行义务,包括提 示承兑、提示付款等。
付款请求权的行使对象:即期汇票为付款人,远 期汇票为承兑人,本票为出票人,支票为付款人;
结合票据法的相关规定,详细评述下列问题:
(1)C银行拒绝付款的理由是否成立?说 明理由。 (2)A公司的主张是否成立?说 明理由。 (3)B公司的主张是否成立?说 明理由。 (4)D公司的主张是否成立?说 明理由。 (5)E公司的主张是否成立?说 明理由。 (6)假如F公司于4月20日才向C 银行提示付款,C银行拒付后,能否向E公 司行使追索权?C银行的票据责任能否免除? 说明理由。
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
狭义之票据行为,含出票、背书、承 兑、参加承兑、保证五种。
基本票据行为;附属票据行为。
(二)票据行为的特征 是法定要式行为 属无因性行为 以文义确定行为内容 是独立生效的法律行为
(三)票据行为的要件 实质要件
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签章的法律效力: 形式要件
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 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 起二年;
2、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 月;
3、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 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
4、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 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 4.D公司的 主张成立,因为他已经注明:不得背书字样。具有豁免权。
5.E公司的主张不成立,因为持票人虽然没有在法定期限内 发出追索通知但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
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由没有按照规定期限通知的汇票
当事人,承担对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是所赔偿的金额以
一、票据的概念和特征
广义
包括各种记载一定文字,代表一定 权利的文书凭证
狭义
是出票人依票据法发行的、无条件 支付一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 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 种文书凭证 。我国,专指汇票、 本票和支票。
(二)特征 有价证券 设权证券 债权证券 金钱证券 无因证券 文义证券 要式证券
1.C银行拒绝付款的理由不成立,因为背书日期不属于绝对 记载事项,如果没有记载背书日期的,视为在汇票到期日 前背书的。 2.A公司的主张不成立,追索金额包括逾期付 款的利息及发出追索通知的费用 3.B公司的主张不成立, 因为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 担连带责任。 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
A签发一张汇票给收款人B,金额为人民币8万元, B依法承兑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C获得该汇票 的第2天,因车祸而死亡,该汇票由其惟一的继承 人D获得。D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E,并依法提 供了继承该票据的有效证明,E获得该汇票之后, 将汇票金额改为人民币18万元,并背书转让给F, F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G。G在法定期限内向付款 人请求付款,付款人在审查该汇票后拒绝付款,理 由是:(1)该汇票背书不连续,因为,C受让该汇票 时,是该转让行为的被背书人,而在下一次背书转 让中,背书人不是C,而是D。(2)该汇票金额已被 变造。随即,付款人作成退票理由书,即为退票。
书人名称。
四、承兑和付款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 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提示承兑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并要 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定日付款或出票后定 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向付款 人提示承兑;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 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见票即 付的汇票无需承兑。应当提示承兑的汇票未按规 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 权。
二、票据种类和功能
汇票、本票、支票。 汇票、支票与本票的区别在于: 汇票、支票是委托证券、有三方基本当事人(出
票人、收款人、付款人); 本票是自付证券,只有两方基本当事人(出票人、
收款人)。 功能:汇兑、支付、结算、流通、信用、融资
三、票据行为
(一)票据行为的概念 票据行为是指能引起票据关系产生,
A签发一张汇票给收款人B,金额为人民币8万元, B依法承兑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C获得该汇票 的第2天,因车祸而死亡,该汇票由其惟一的继承 人D获得。D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E,并依法提 供了继承该票据的有效证明,E获得该汇票之后, 将汇票金额改为人民币18万元,并背书转让给F, F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G。G在法定期限内向付款 人请求付款,付款人在审查该汇票后拒绝付款,理 由是:(1)该汇票背书不连续,因为,C受让该汇票 时,是该转让行为的被背书人,而在下一次背书转 让中,背书人不是C,而是D。(2)该汇票金额已被 变造。随即,付款人作成退票理由书,即为退票。
书面、签章、记载事项和交付
签章
1、实施票据行为必须签章 2、无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 其签章无效,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 3、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 章。
单位的签章,为盖章加法定代表人或者其 授权的代理人的签章。
在票据上的签名,应当为该当事人的本名。
四、 票据权利
1.甲公司对合同约定延期付款的票据可否 转让?2.丙公司对没有记载付款日期的汇 票能否要求银行立即付款?3.乙公司的抗 辩有无法律依据?它主张丙公司提前得到票 据款项属于不当得利有无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