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生理

人体生理

(1)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1] 机体上取出所要研究的器官和组织,放在人工环境中设法 在短时间内保持它的生理功能
[2]活体解剖实验法
使动物处于麻醉状态下或者破坏其大脑的条件下进行活 体解剖,把要研究的器官暴露出来以便进行实验研究
上述两种方法为急性
优点:条件和研究对象较为简单,容易把问题分析细致
缺点:在脱离整体条件下进行的,有的是 在麻醉状态下
(2)研究方法
1、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1) 器械解剖尸体,用肉眼观察,了解人体形态最直接的一 种方法
(2)借助显微镜,物理,化学,研究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形态 结构
(3) 现代:x射线,电子显微镜 ,使解剖学的发展到了亚细胞 和分子水平
2、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2.1急性实验法(acute experiment)
正反馈: 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加强控制 部分 的活动
负反馈 :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减弱控制部分 的活动
教学体会
• 本门课教学,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 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 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课堂讨论,完 成练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科学家的工作 方法和思维方法);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邱 少云、帕金森症、癫痫等例子的分析)。
统一的观点
• c、 进化发展的观点 • d、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1、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常用的专业 术语,调节。
• 2、难点:神经纤维, 神经,反射弧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解剖学: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的 抽象科学
解剖:尸体解剖的动作
生理学: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 了解: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 理解:神经纤维,神经,发射弧。
• 2、能力目标
•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常用的专 业术语,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体内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为其他章节打好基 础,有利于以后各章的学习。
3、情感的培养目标
• a、 建立形态和功能关联的观点 • b、 建立局部和整体,整体和环境对立
短时间的生理现象 ,实验结果常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慢性实验法(chronic experiment)
用完整,清醒的机体为研究对象,并在它同环境关系保持 比较自然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优点:研究对象处于正常状态,所得结果比较符合正常生
理活动规律。
缺点:应用的范围常受限制。
三、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的 调节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 →效应器→反射效应


内分泌腺 → 激素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组织,细胞在内环境变化时,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射 ,例 如脑血流量的调节
4、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输入信号 → 发讯装置 → 联系线路 → 传入联系
绪 论 (nteoductioni)
大纲与要求
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人 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生 理功能的调节;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 解剖学术语。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学时:2学时
目标
• 1、知识目标
• 掌握:基本观点,研究方法,概念,生 命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二)描述人体姿势,方位常用的解剖术语 1、解剖与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臂下垂于躯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足 尖向前 2、方位 上下,前后,深浅,内外,内侧,外侧,近端,远端 3、 切向 失状切面,冠状切面,横切面 4、 轴 垂直轴——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 额状轴——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失状轴——前后平伸并与地面平行的轴 5、胸部的体表标志线,腹部的体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学习目的: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进一 步加深对 已学习过的动物学,生理卫生和生物学 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为学习生物专业的其他 课程打下基础,并为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 童心理学等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1)基本观点 1、 形态和功能相关联的观点 2、 局部和整体,整体和环境对立统一相关联的观点 3、 进化发展的观点 4、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metabolism),兴奋性,适应性,生长和生殖都 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
5、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稳态(homeostasis)是指机体内环境维持近似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细胞发挥高 效的代谢功能。自身平衡通过一些 效应器(通常肌肉或腺体)保持,通过内 环境的感觉信息来调节。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基本方式是反射活动,反射的基本结 构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能分泌不同的 激素,通过组织间液或者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对某些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起作 用,以调节机体内新陈代谢,生长,生殖等生理功能。
刺激 → 感受器
↓ 中枢神经系统
↑ 反馈联系
↓ 控制装置
↑ 反馈联系
↑ ↓
输出效应 ← 效应装置 ← ← 传出联系
A、自动调节系统


联系线路 反射效应 ← 效应器
B、反射调节系统
受控部分送回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反馈” 信息,这种联系称为反馈联系,反馈信息返 回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过程,称为反馈调 节
• 在合作学学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时,通过事例_ 体温调节过程分析,构建两种调节方式的关系,理 解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复杂 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