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湖北)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湖北)
(国土资发〔2008〕138号)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内涵
(二)目的和作用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发展空间 促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概念
1.挂钩项目区的基本概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包含三个部分,即拆旧区、还 建区和建新区。
2007年7月13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
2008年6月27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国土资发〔2008〕138号)
2006年6月13日《湖北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 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管理办法》(鄂国土资发〔2006〕54 号)
趋势,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源。在统筹城乡发展原则的指导下, 建新区应安排在最能促进或带动城镇和工业发展的地域,实现土地效益的最 大化。
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在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充分考
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尽量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求,安排好农村基础设 施和必要的产业发展用地,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环境。
建新区 建新区是指拆旧区面积减去安置区面积后,节余的数量拟用于 城镇建设的部分。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概念
2.挂钩周转指标的概念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 指标,是指国家和省为了控制挂钩规模和周期,批准 并下达给有关县(市、区)一定时期内的一定数量的 用地规模。
周转指标专项用于挂钩项目区内建新地块面积的规模 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农用地 面积归还,归还的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周转指标, 质量不得低于建新地块占用的土地质量。
项目区内使用周转指标的建设用地,要按照国家产业 政策和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依法供地,经营性用地必须 按照规定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需 要征收集体土地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依法 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要文件
2005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 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 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号)
拆旧区 拆旧区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 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工矿 用地、废弃的砖瓦窑场等。重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土地权 属主要是集体所有。
还建区 还建区是指因拆除农村居民点而规划的供原农村居民进行居住 的集中安置用地,如新建中心村、聚居点、集中安置小区等。 仍然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
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尽量将还建区布置在中心村、集镇,在可 能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还建区布置在城镇规划区内。
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生产
半径以及耕作制度等因素,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还要十分重视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 共设施配套状况,尤其是生活设施的完善程度,按照有利于生产和生 活的原则布置安置区。
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
拆旧区确定原则
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为基础的原则。 充分考虑村庄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原则。 重视农民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积极性原则。 兼顾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原则。 满足城镇体系规划实施需要的原则。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
• 还建区布局的原则
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的原则。还建区的布局应当充分考虑新农村社区
挂 钩 试 点 工 作 组 织 实 施 流 程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
项目区设置的指导思想
• 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优化城乡结构;有利于保护耕 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利于促进建设用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项目区设置的原则 选择项目区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发整理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和生
有利于产权调整的原则。整村搬迁或几个村庄合并必然涉及到土地产
权,尤其是宅基地产权的调整。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很难实现不 同村集体之间的产权调整,在设定拆旧区和相应的安置区时,必须全 面慎重地调整好土地权属问题,明确农户宅基地的归属。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
• 还建区布局的原则
尽量考虑当地文化和习俗相容性的原则。农民的生产和生
态环境规划等相衔接。
项目区规模要适度,便于实施与管理。 项目区要尽量选择在城乡结合部,建新、拆旧地块在地域上要尽可能
接近,且在同一个县级行政辖区设置,并合理避让基本农田。
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乡镇政府重视,部门协调配合,具有挂
钩工作开展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必须维护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使人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万滋仁
二0一一年四月
主要内容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内涵 ➢挂钩试点工作组织实施流程 ➢相关问题的思考 ➢2011年我省挂钩试点工作安排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内涵
(一)概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 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 (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 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 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 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 建新区安排的原则
符合土地级差收益最大化原则。建新区的安排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区运作的
资金问题,也是能否成功推进增减挂钩的关键要素之一。按照土地级差收益 最大化原则,在不影响生态环境效益的前提下,尽量将建新区安排在区位条 件好的城市、城镇周边,做到地尽其用,促进土地收益最大化。
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原则。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
活是与当地的文化和习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很难在短 时期内予以改变,尤其是宗族观念、地缘文化和邻里关系。 在布置还建区时必须尽量考虑这些因素,避免不必要的纠 纷。
尽量不占用耕地原则。还建区用地选择,应当遵循“能用
劣地不用好地,能用非耕地不用耕地”的原则,切实贯彻 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