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基本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基本知识点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复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换算关系为:。

2、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3、时间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时间的测量工具通常用。

运动的快慢1、速度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

公式是:。

2、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交通运输中速度单位常用,单位换算:1m/s= km/h。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声现象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不能在传播,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传播速度最快,在中最慢。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

2、声音的特征:音调: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有关,频率,音调。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叫响度,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响度还跟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也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

3、超声波和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从到。

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而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

4、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声音还可以传递。

5、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是。

6、控制噪声的途径:(1)在处减弱;(2)在处减弱;(3)在处减弱;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及其单位: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符号是。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沸水的温度定为,3、温度计的原理:根据的规律制成的,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4、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做到看清和;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或,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5、体温计:量程是,使用方法:使用前必须把水银下去,可以人体读书。

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

(2)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各种金属。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的吸热,温度就,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常见的非晶体有蜡、松香、玻璃、沥青。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4)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不断向外界。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不断向外界。

2、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使物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和。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液体的;液体表面空气的。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气压增大,沸点;气压减小,沸点。

(5)沸腾的必要条件:温度要达到;还需要继续。

3、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

容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

(2)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

常见的自然凝华现象有霜、冰花、雾凇等。

光现象光源:的物体,光源的分类:光源和光源。

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光在水中和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光年是光在内传播的距离,是一个单位。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射击等。

2、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和都在同一平面内;和分居法线两侧;等于。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反射的类型:反射和反射。

(4)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折射的特点,当在空气和其他介质表面发生折射现象时,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角。

4、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会发生,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三原色是、、。

5、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效应强,应用于遥控、夜视仪、加热看、测温仪等。

紫外线:能使物质发光,能杀死微生物,应用于验钞、杀菌消毒等。

透镜及其应用1、透镜的种类:凸透镜:中间边缘,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中间边缘,对光线有作用。

2、焦距(f): 到凸透镜的距离。

3、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4、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成、的像;(2)投影仪:成、的像;(3)放大镜:成、的像;(4)眼睛:眼睛的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在视网膜(相当于)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近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强,像落到视网膜的方;远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弱,像落到视网膜的方;纠正:近远。

质量和密度1、质量:物体所含叫做质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2、使用天平方法:(1)测量前:把天平放在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调节,使指针指在处;(2)测量时:放置,用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记数时,砝码加游码的质量就是物体的质量;(3)测量后,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

3、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换算关系是,水的密度是:,表示的物理意思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密度的计算公式:。

运动和力1、力的概念:力是的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2、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6、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时。

重力的计算公式是: 。

其中g= ,在粗略计算中,g可以取。

重力的方向总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

7、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运动时,在接触面会差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跟接触面所受的和接触面的有关。

8、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或。

9、惯性:一切物体都保持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10、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四个条件同时满足,二力才能平衡。

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物理学上通常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与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3、增大压强的方法:和。

减小压强的方法:和。

4、液体的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大的压强大。

液体压强的大小只跟和有关。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6、大气压强:大气压会随着的增大而。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室是。

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他测出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可以计算出1标准大气压的值P= 。

大气压强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具体关系是大气压强越大,沸点,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7、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8、飞机的升力:飞机飞行时,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它对机翼的压强;下方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机翼的上下表面就存在了,这就产生了向上的。

飞机的升力不是飞机受到的浮力。

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的力,这个托力就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公式写成:。

3、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和的大小。

当浮力重力时,上浮;当浮力重力时,下沉;当浮力重力时,悬浮或漂浮;4、计算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2)利用实验称重法求浮力:;(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4)利用平衡法求浮力:。

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硬棒,在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3、力的作用线:经过力的,沿着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

力臂:从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4、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公式表示。

5、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例如:撬棒、、、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例如:起重臂、、、等臂杠杆:不省力不费力,例如:例如:天平、6、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

相当于杠杆。

7、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能省一半的。

相当于杠杆。

8、滑轮组:既能又能改变力的。

滑轮组省力情况分析:F= (其中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h为重物移动的距离)滑轮组组装的原则:奇偶9、斜面:省力机械轮轴:省力机械,如汽车方向盘、、功和机械能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2、功的计算:功等于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乘积。

功的计算公式:,单位。

3、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

功率的公式,单位。

4、当物体在动力F作用下,以速度v沿力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力F所做的功W= ,力F做功的功率P= 由P=FV可知,功率一定时,机器的牵引力和速度成正比。

5、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6、重力势能:物体由于所决定的能,大小取决于和。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

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8、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例如滑轮对重物所做的功W有用=)。

2、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动滑轮重力及摩擦所做的功W=)。

额3、总功:动力总共所做的功(例如人对滑轮组所做的功W总= )。

4、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公式。

5、机械效率η: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 =内能1、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温度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和。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4、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和。

5、水的比热容是:。

热量的计算公式:。

内能的利用1、燃烧汽油能将它的转化为,通过热机做功,能把内能转化为。

2、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冲程、冲程、冲程、冲程。

3、内燃机分为和两大类。

4、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同种燃料的热值,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