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点一、电路知识归纳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我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负电荷:我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 同种电荷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所以若两个小球相互排斥,则两个小球必带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互吸引,则可能两球带一种电荷,也可能一球带电,另一小球不带电。
4 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 静电应用: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7 静电防护:油罐车尾部常拖着一条铁链,绒毛加工车间要对车间空气加湿,避雷针。
8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9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0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等组成,缺一不可。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1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1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13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短路时电流过大容易烧坏电源或引起火灾。
14 电路图:用电学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5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16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17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18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1×103毫安=1×106微安。
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19测量电流的工具是:电流表。
它的使用规则是:先校零①电流表必须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能估测被测电路电流大小时用试触法判断)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20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若指针指在同一刻度上,大量程的读数是小量程的读数的5倍(对电压表也适用)21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2 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103伏=1×106毫伏=1×109微伏。
23测量电压的工具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先校零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源电压。
2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25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26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7 电阻(R)的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103千欧;1千欧=1×103欧。
2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29 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 .接线要“一上一下”;C .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原因:保护电路)D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的大小以下接线柱为准,滑片离下接线柱越远,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反之越小。
两个上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最小为零,两个下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最大,为铭牌上标注的阻值。
二、欧姆定律知识归纳30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不能说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31 公式(I=RU )式中单位:I →安(A);U →伏(V);R →欧(Ω)。
1安=1伏/欧。
32 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 )33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串联)①电流:I=I 1=I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 1+U 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 1+R 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 总R =nR④分压作用:由I 1=I 2可得:2211R U R U 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两端分担的电压越大。
⑤比例关系:电流:I 1∶I 2=1∶134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并联)①电流:I=I 1+I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 1=U 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21R 1R 11+=总R 或总R =2121R R R R +④分流作用:I 1:I 2=1R 1:2R 1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⑤比例关系:电压:U 1∶U 2=1∶1功和能知识点归纳35 功:物理学中规定如果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一个力,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就要分析它是否具有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否则没有做功,例如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有力没距离);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有距离没有力),提水水平地面上水平移动(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垂直)36 物体不做功的情况有三种,可以总结如下:(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2)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靠惯性运动;(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物体也运动了,但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
37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功的公式: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焦耳 焦 符号:J38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39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1)有用功:人们需要的,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2)额外功: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叫额外功;(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
有用W 一般为重物的重乘以重物上升的高度 有用W =Gh总W 一般为施力物体施加的力乘以这个力移动的距离总W =FS计算公式: 总有用W W =η×100%★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且额外功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有用W <总W ,因而η总小于1。
40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做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时间功功率= tW P = 单位:P →瓦特;W →焦;t →秒(1千瓦=1000瓦=1×103瓦)★当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W =FS t S=V 可得:P =FV 。
★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如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是不正确的,还要看时间,反之做功多功率就大也不正确,还得看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功率是由时间和功两个因素决定的。
4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够做功不等于正在做功,可能正在做功,也可能没有做功,只是说明这个物体有了做功的本领,但并不表示这个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4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3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44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45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等。
机械能守恒;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但是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若考虑摩擦阻力等,机械能的总量就会变小,这是机械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46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47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48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9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50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51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物体甲的热量比物体乙的热量多或少的说法都是错误的)52 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53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水变成冰比热容是不同的冰的比热容=2.1×103 J/(Kg·℃)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