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油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压风机向套 管中输入高 压空气
特点
适应油井:抽油机井 工艺特点:比较复杂; 录取资料与实际不太吻 合;井下仪直径可大; 需井下作业;可适应井 斜较大。
动液面
抽油管柱
测试管柱
动液面
在大套管(如7in)抽油机井, 下入平行管柱,一套为抽油管 柱;一套为测试管柱,作为专 门起下仪器的通道。国外应用 较多,我国辽河油田于20世 纪90年代初在一定范围应用 此法。
通过油管直接下到产层井
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获取产层流量及流体
组份。
特点
适应油井:自喷井和气举井 工艺特点:简单
该工艺也称事先下入仪器法,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胜利油田 提出。其工艺是起出抽油机井管柱, 将仪器下到设计测点,然后再下入 管柱,待生产稳定后,边抽油边测 井。
第一步:起出抽油管柱
第二步:下入测井仪
一、前言
二、测井工艺
三、测井仪器
四、资料解释方法
前言
我国各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采及 注水开发,因此,在整个油田开发 过程中利用产出剖面测井了解产层 出力状况和产出流体组份含量具有 重要意义。
测 井 工 艺
自喷井
过油管法 抽测法(事先下入仪器法) 临时气举法
抽油机井
双油管法 过环空法 环丢法
该方法是将测井仪器
第三步:下入抽油 管柱
第四步:正常生产至 稳定状态进行测井
特点
适应油井:抽油机井 工艺特点:比较复杂;录取资料 与实际基本吻合;井下仪直径可 大;需井下作业;可适应井斜较 大。
压风机向套 管中输入高 压空气
动液面
20世纪70年代末, 大庆、江汉和河南等油田 进行了该工艺研究。其工 艺是起出抽油井原抽油管 柱,重新下入气举管柱, 采用临时气举采油,然后 下测井仪器测取分层资料。 其测井仪器与自喷井相同。
q3
非集流型解释方法
含水仪
示踪法测流量
Q1
Q1=SXL/t
S-套管截面积
q1
Q2
q2
Q3
L-同位素走的距离
t-同位素走的时间 含水仪测出的是 持水率,再换算成含 水率。
q3
产液剖面资料解释成果
请提宝贵意见
谢谢!
抽油管柱
测试管柱
特点
动液面
适应油井:抽油机井 工艺特点:成本较高;录 取资料与实际基本吻合; 井下仪直径较小;可适应 井斜较大。
抽油井过环空测井工艺
过环空测井工艺
抽油机井在正常生产情况下,采用适当 直径的下井仪,通过专用的环测井口及油 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下到目的层段测 取地层和井筒物性参数,从而制订合理的 开发方案、增产措施及工作制度,为高效 开发油田提供可靠依据。
集流型解释方法 集流型仪器通常采用涡轮流量计。用 五参数测井仪时,可测流量、含水、井温 、流压及磁定位。分别在测试井段上部测 试合层产液量,采用递减法求得分层流量 及含水等多种参数。
集流型解释方法
含水仪
涡轮流 量仪
q1=Q1—Q2
Q1
q1水=Q1X F1
q1油=Q1—q1水
q1
Q2
q2
Q3
f1=q1水/q1
可放式防喷装置
可放式防喷装置,是在抽油井 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带压测试的专 用配套设备,可用于抽油井环空起
下测产液剖面、流压、静压、压力 恢复等项目的带压测井。 该装置在仪器下入井后 即可放倒使 用,不需专 用吊车。 操作简单、 方 便。
斜井测试的要求
抽油泵在造斜点以上 抽油管柱的井斜小于17度 抽油泵以下测试井段井斜 小于40度

集流型多参数测井仪
非集流型多参数测井仪
集流型多参数测井仪器
乌鲁木齐福缘德公司生产测井技术
产液剖面测井组合仪
模拟井
非集流型多参数测井仪
在非集流仪器方面,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 了吉尔哈特、康普乐等公司的PLT生产测井组合仪, 主要包括全井眼流量计、示踪流量计、流体电容计、 流体密度仪、温度仪、压力仪、自然伽玛仪和磁定 位仪等。仪器直径有适用于自喷井的大直径仪器, 也有适用于过环空测井的外径1in仪器。
★ 经济。比气举法、抽测法、封隔找水工艺简单,
耗资少。
特 点
★ 资料真实可靠。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测取资料,
直观、准确。
★ 不影响油井产量。测产液剖面时,不需井下
作业,不停产。
环测井口装置
该装置是完成过环空
测井工艺的关键设备。给
下井仪提供一个“月牙形” 空间,当下井仪器遇阻、 遇卡或缠绕油管是,可转 动偏心油管挂,改变月牙 形看见的位置,达到解除 故障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