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篇一: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课堂作业
《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实验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1)服务外包二、简答题
1.服务外包与制造业外包的区别与联系?2.服务外包的有哪些类型?
3.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宏观因素有哪些?
4.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趋势如何?
三、论述题
1.利用交易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论述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及其价值。

《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实验作业(一)
学号:姓名:
20XX-9-1
一、名词解释1.服务外包
答: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简答题
1.服务外包与制造业外包的区别与联系?
答: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IT系统开发和架构、应用管理以及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等自身业务需求,通过外包交给第三方(即服务外包提供商)来完成,企业由此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更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经济活动。

服务外包和传统制造业外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服务业分工的范畴,后者是制造业分工的范畴。

从概念上讲,一些服务外包就是制造业企业将一系列以前由内部提供的生产型服务活动(研发、设计、内部运输、采购等)进行垂直分解,实施外部化,外包给服务接包企业。

这是两者的关联之处,也是在合作内容方面的根本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

与制造业相比,可以说绝大部分服务外包产业属于“绿色产业”,承接服务外包能够加快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也能够有效地规避自然条件制约加快发展。

2.服务外包的有哪些类型?
答:据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服务外包分为三种类型: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境内外包。

除了按地理分布状况分类,按照具体业务还会有更详细的分类,分为信息技术外包(TIo)、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等。

3.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宏观因素有哪些?
1.信息技术进步为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支撑
2.经济全
球化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外在动力
3.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不足是离岸外包产生的重要原因(: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4.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趋势如何?
发展现状:
1.中国服务外包的规模快速增长
2.区域发展格局初步
形成
3.企业整体实力日益增强中国服务外包提供商状况
4.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5.人才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

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四、论述题
1.利用交易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论述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及其价值。

答:一、绿色产业、服务外包附加值产业。

1.无需矿物资源、物流支持。

2.无污染物排放;
3.成本组成:物业租金、水电、电脑折旧、人力成本。

4.制造业外包,附加值约为总规模的2%~3%;
5.服务外包国
内增值近100%,附加值高。

二、知识密集型、以人力资源为核心。

1.知识密集型产业;2.人力资源要求高;3.提升就业水平;
三、企业获得利润的新途径。

1.降低成本,是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
2.高税收、带动相关产业。

3.从业人员收入水平高,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2.5倍;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创新和技术积累赢得竞争优势。

1.服务外包企业在业务流程的优化、客户业务流程成熟、创新方面的开发逐步善后,质量、效率、可依赖型成为客户
追求的目标。

2.增强客户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五、研发外包与国家竞争力。

1.服务外包延伸至研究领域,如金融数学模型研究、生物医药延吉数据采集与分析、集成电路研制与设计、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等。

2.有利于提升接包国的科技研发水平,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篇二:我国信息技术外包行业的发展浅析
我国信息技术外包行业的发展浅析
信息技术外包(ITo)强调技术,是指企业向外部寻求并获得全部或部分信息技术类的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等,对服务承接方的IT知识技术及软件技术要求较高。

gartner将服务外包划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这已经成为国际界定标准。

一、中国信息技术外包/ITo市场发展因素
我国的信息技术外包起步较早,ITo正在中国快速成熟,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中国国内的IT服务外包市场是由硬件产品支持服务发展起来的,逐步拓展到软件开发、支持
服务和IT运营服务。

ITo的发展由以下因素推动
(1)很多中国企业都已经获得cmm认证而且还有更多的企业正在申请这一认证。

(2)一个完全的中国供应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十分成熟,但是却价格不会太高。

(3)印度供应商在中国建立了运营中心,这些中心的成本在中印建立运用中心的成本之间,还包括完善的流程和技术。

(4)跨国公司已经在华设立子公司,比如IbmglobalservicesorAccenture,他们成熟并且模式很像欧美企业,他们的价格比在同类市场要低,但是却比当地或者印度的公司要高。

中国可以作为印度和其他ITo市场的另外的选择,但是他的整体市场成熟度还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市场。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成熟的差距存在于在华建立运营中心的大型的印度ITo公司,特别是要使用中文来申请和服务时,或者是在同更大的更成熟的具有美国市场客户的当地中国公司。

二、我国ITo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ITo已经从全球驱动、跨国公司和“海归”创业推动,向本土市场驱动、民营资本推动转变。

本土服务外包企业迅速成长,企业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的中坚力量。

ITo市场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IT整体市场增速,中国ITo服务市场将以28.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快速增长,仍将处于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到20XX年,中国IT 外包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38亿元左右。

预期中国企业用户对IT外包服务接受度的提高和市场信用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将推动这一市场更加良性、快速地增长。

(一)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ITo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依然保持了较快发展,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
广阔的前景。

(二)吸纳
就业能力增强
20XX年,我
国ITo从业人员
超过73万人,
同比增长约
32.7%,相当于
20XX年的2.43
倍。

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整体素质和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服务外包人才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加入软件外包行业,同时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吸引了众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回国
(三)业务结构调整逐步高端化
ITo从单一的系统集成服务逐步向链的前后端延伸扩展,基本形成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全链发展格局。

(四)市场分布
状况
我国ITo以国内
市场为主,国际市场
的业务量在全球业务
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ITo集聚效
应显著,形成了环渤
海、长三角、珠三角、
中西部和东北五大区
域集群。

20XX年我国
ITo包国内业务中,
29.9%的发包来自华
东,25.9%的发包来自华南,18.3%的发包来自华北,三个的发包量占全国总发包量的74.1%。

同时,以11个国家软件基地、6
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代表的软件园区,集聚效应日益
园区模式不断创新、园区服务逐步完善,为我国ITo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

国际业务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

由于日本在地理上距离我国较近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发包来源地,我国也是日本最大的承接地。

20XX年我国ITo的国际业务中的38.1%来自于日本,26.2%的业务来自美国,6.6%的业务来自欧洲。

(五)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20XX年,全国ITo企业约5900家,同比增长约为25.5%,相当于20XX年的1.97倍。

形成了一大批规模迅速扩张、交付能力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优秀企业。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ITo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出现了东软、文思、软通动力等数家超过万人的外包企业,东软、浙大网新等多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十亿元。

企业在市场开拓、服务交付、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

截止20XX年9月,我
国通过cmm/cmmI认证的企
业总数为1475家,仅次于
美国,是印度的2.6倍。

虽然我国通过
cmm/cmmI认证的企业数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