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优势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优势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优势一:杜洛克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主要亲本用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杂交育成,原称杜洛克泽西,后统称杜洛克,分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产于我国的杜洛克经过培育自成风格,因而称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品种起源现代的杜洛克猪是在约1830年左右由新泽西的泽西红猪和纽约的杜洛克猪杂交而成,原称杜洛克泽西,后简称杜洛克,分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产于中国的杜洛克经过培育自成风格,因而称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体形特征总体特征杜洛克原种猪毛色棕红,体躯深广,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粗壮强健,结构匀称紧凑,肌肉发达。

此外,由于对白色猪的需求也开发出了白色杜洛克。

这种白色杜洛克猪为杜洛克猪与白色品种的猪杂交获得。

头部特征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

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日龄220~240天,体重120千克以上。

母猪总产仔数,初产8头以上,经产9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3千克以上,经产40千克以上。

生长发育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胴体品质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3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瘦肉率62%以上。

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杂交效果1、由于杜洛克猪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为2.8~3.2:1),胴体品质好、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等优点,而在繁殖性能方面较差些。

故在与其它猪种杂交时,经常作为父本,以达到增产瘦肉和提高产仔数的目的。

2、杜洛克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几大特点,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体系中适合做终端父本。

最常用的配套系为杜洛克*(长白*大白),即俗称的杜长大。

3、杜洛克猪适应性好,无应激敏感现象,易饲养管理成功,广泛适合于工厂化养猪和农户饲养。

4、杜洛克身体健壮、强悍,耐粗性能强,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品种。

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

该品种的缺点是繁殖力不太高,母性差,胴体产肉量稍低,肌肉间脂肪含量偏高。

二:长白猪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主要优点是产仔数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主要优点是产仔数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

分布围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中国1964年开始从瑞典第一批引进,在中国长白猪有美系、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

生产中常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

在现有的长白猪各系中,美系、新丹系的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

外貌特征长白猪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繁殖性能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的日龄230~250天,体重120千克以上。

母猪总产仔数,初产9头以上,经产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千克以上,经产45千克以上。

特点与技术参数长白猪是原产于丹麦的,原名为兰德瑞斯猪,体躯特别长,前面窄后面宽,身体呈流线型,全身的毛色都是白的,在其胸前长有16-17对肋骨,乳头为7—8对,背部平略有躬形。

四肢不一般猪种要高,后躯长有丰满的肌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也高,产出的瘦肉率高。

长白猪的技术参数三:大白猪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

由于大白猪,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大白猪特称为「英国大白猪」。

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

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大白母猪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

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

约克夏猪是猪的一个著名品种。

原产于英国约克郡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

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

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

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

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

繁殖力强,每胎产仔十到十二头。

小白猪早熟易肥,属脂肪型。

中白猪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属肉用型。

中国饲养大白猪较多。

1、外貌特征大约克夏猪全身皮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大小适中,鼻面直或微凹,耳竖立,背腰平直。

肢蹄健壮、前胛宽、背阔、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等特点。

2、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母猪初情期165~195日龄,适宜配种日龄220~240天,体重120千克以上。

母猪总产仔数,初产9头以上,经产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千克以上,经产45千克以上。

生长发育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胴体品质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以上,瘦肉率62%以上。

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3、种用价值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遗传疾患和损征,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整齐。

种猪个体或双亲经过性能测定,主要经济性状,即总产仔数、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活体背膘厚的EBV(估计育种值)值资料齐全。

种猪来源及血缘清楚,档案系谱记录齐全。

健康状况良好。

4、种猪出场要求符合种用价值的要求。

外貌特征体型高大,被毛全白,皮肤偶有少量暗斑;头颈较长,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

生产性能: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

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可达90~100 Kg,母猪可达85~95 Kg。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Kg,成年母猪体重230~250Kg。

生长肥育猪体重30~100Kg阶段,日增重750~850g,饲养利用率2.7~3.0,达100 Kg 体重日龄160~175d。

体重90Kg屠宰,屠宰率71%~73%,腿臀比例30.5%~32%,背膘厚 2.05~2.5cm,眼肌面积平均32~35cm2,瘦肉率62%~64%,肉质优良。

初产母猪产仔数9.5~10.5头,产活仔数8.5头以上,初生窝重10.5Kg以上,35日龄育成数7.2头以上,窝重57.6Kg 以上,育成率88%以上;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5头,产活仔数10.3头以上,初生窝重13Kg以上,35日龄育成数9.0头以上。

窝重83.7Kg以上,育成率92%以上。

性能指标能力强,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

由于大白猪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各国家根据各自的需要展开选育,在总体保留大白猪特点的同时,又各具一定特色,同样,国通常就称其为××系大白猪,如英系…、法系…、瑞系…、美系…、加(加拿大)系…等,国一些人熟知的苏联大白猪就是前苏联利用大约克夏猪,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选育的优秀猪种,在五、六十年代引入我国,曾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过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年从国外(主要是从加拿大,也包括其他国家)引进的大白猪中,有的种猪背肌及后躯肌肉非常发达,受到偏爱,国有双肌臀大白猪的称呼。

由于配套系猪技术的运用,大白猪又分化为父系及母系两个类型,前者突出健美的外貌和产肉性能,后者突出母系特征,窝均总产仔数偏高,但这两种类型也可互相转变,通过系统的选育就可以达到目的。

大白猪全身被毛白色,但额角部偶见小暗斑并非在小、中猪阶段就出现暗斑,耳大小适中直立,嘴平直,面部平或稍凹,头中等大小,下颌偶见下垂,胸宽,背腰平直,腹部发育良好但不下垂,腿臀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结实,整体显示"长方"体型。

大白猪的生产性能优秀:窝均产仔猪数通常都可以在10头以上,100千克体重时背膘通常不超过20毫米,大白猪生长速度快,通常可以在生后150天~155天达到100千克出栏体重,胴体瘦肉率通常都可以达到65%。

不仅纯种大白猪生产性能优秀,当用来与其他几乎任何猪种杂交时,无论是作为父本还是母本,(如大长、长大)都有良好的性能表现,还可以用来做引进猪种的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也多可以用来与地方猪杂交,纯种大白猪与纯种黑毛色地方猪杂交,由于一代杂交后代的毛色是白色而受到欢迎,在引进猪种中,大白猪被称为"万能猪种"。

三元猪目前国最广泛应用的繁育计划是A×(B×C),A是终端公猪,B 是母系父本,C是母系母本,其中A多为杜洛克,B多为长白猪,C 多为大白猪。

在许多情况下,BC也可以互换。

目前在中国有超过500家种猪场可以提供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些种猪场可以提供纯种或二元杂交母猪,其基因质量和健康状况各不一样。

许多学者称之为纯种体系或称相应的商品猪为三元猪,三元猪也称"杜长大"。

基本简介养猪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出栏率低、胴体重低、瘦肉率低、猪与粮食比价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

我国地方猪种的特点是繁殖力和抗逆性强,肉质较好,性情温驯,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

但生长缓慢,屠宰率偏低,瘦肉率少。

而三元杂种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适宜大力推广。

三元猪有三元猪和外三元猪。

三元杂种猪主要是以我国地方品种猪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肉用型品种猪为父本的杂交一代猪作母本,再与引进的国外肉用型品种猪作终端父本杂交而产生。

外三元全部选用外来品种杂交而成。

饲养三元猪必须掌握和利用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控制营养、环境因素,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日增重、降低饲料消耗和生产成本。

重点抓好以下四项生产技术措施。

三元猪一、选购种猪和苗猪在养猪生产中,尤其是处于扩群饲养阶段时,常常出现公猪见母就留、见苗就咬的现象,不能认真进行选购,这是不符合科学养猪要求的。

选购种猪和苗猪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引种目的要明确,二是引进的猪种必须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三是要了解系谱情况;四是要把好外型鉴定关;纯种猪要符合品种特征,杂种猪要拥有优良种用体型体况。

五是食欲要好。

环境条件1: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同体重的猪要求最适宜的温度不一样,体重11-45kg为21℃,体重45-90kg,舍温18℃最适宜,而体重135-160kg的猪,舍温16℃最适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