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备
保
养
计
划
书
----设备科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章公司设备维护保养规章制度
1设备管理作业程序
1.1目的
为确保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刀具等所列管设备的申购、领用、使用、维修、保养、保管等管理作业有所遵循,能得以合理化管理,使用生产中之各类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刀具)故障率降至最低,维持最佳生产状态,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每一工序之作业顺利进行,产品品质合乎标准,特订定本制度,加以规范。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所有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刀具等所列管设备的申购、领用、使用、维修、保养、保管等管理作业。
1.3职责
3.1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申购、验收、安装、调试、维护、二级保养实施、三级保养之
申请及执行机构之联络,外发加工申请和报废过程的统筹管理。
3.2采购部:负责机器设备及工装夹具委外加工之发包、采购作业;
3.3生产部:负责监督、协调设备的各种保养、维修作业及记录之落实,机器设备及工装夹
具保养或维修之申请与协调、跟催,机器设备及工装夹具保养或维修后之产品品质
确认,生产所需设备之申请提出,设备及工装夹具的使用维护和日常一级保养工作。
3.4品管部:负责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刀具保养或维修后加工之产品品质确认。
1.4定义:无
1.5作业程序
.
.
.
5.6 生产设备保养管理:所有设备必须进行必要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5.6.1 一级保养:由生产操作人员或使用者执行,即于每日开机前、使用前、生产中及使
用完成或下班前,对机器机床设备、工装夹具、刀具进行擦拭、清理、上油等之简
单保养作业,并记录于《设备日常点检记录表》中。
5.6.2 二级保养:设备应于每季度对机器设备及工装夹具执行二级保养作业,即拆机保养,
如机器内部件做清除污垢、零件清洗、润滑上油、防锈及检查有无损耗零件(必要
时更换零件),修整等保养,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寿命、顺利生产及确保生产品质;
并将保养作业内容记录于《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5.6.3 三级保养:设备保养作业(如用油、滤心、部件之更换、机台、平台精度之校正等),
若厂内无法实施时,必要时由设备部填写《设备委外维修保养申请单》委外保养维
修,并说明维修保养内容及事项,经制造总监及副总经理批准后,交由采购部委请
厂商保养,并记录于《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5.6.4 质量确认:维修、保养后的设备及工装夹具,在制造中心各工厂门重新开机试作时,
首件产品应会同品管部执行品质确认检验。
若确认OK,则由生产单位对设备办理合
格验收;若确认NO,则由设备维修人员针对设备维修保养问题(附不良样品),持
续做维修保养作业,直至维修保养之产品OK为止,一级保养设备技术人员进行抽检
或全检,二、三级的保养必须有设备主管或经理的确认。
5.6.5 记录:所有设备维修保养作业完成,应由维修保养人员确实将保养内容、项目及更
换零件,详细记录于《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使用者之日常保养由设备部进行监
督,设备部之维修保养结果由制造各工厂负责监督,设备内部大修或委外大修都需
要记录到设备档案中。
第二章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1 引言
2 计划保养时间段
3 参与保养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
事业部:
设备课:
4 涉及此次保养的设备简介
5 保养明细表
保养前期规划:
1)准备并备齐保养所需物品:黄油枪、维修工具、润滑油、液压油、冲击钻、膨胀螺丝、手电钻、攻丝丝锥、油壶、刀铲、毛刷、粹布(责任人:给定备齐时间:)
2)保养前期设备课与事业部协商沟通约定一段时间停止生产,让设备部进行二级维护保养。
(时间大致在中间进行,为期天,每天需要个小时进行不间断保养作业)3)保养前期宣导,让设备课与事业部相关参与人员了解知道关于保养的计划以及相关的进度安排等信息。
(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体现在哪里,对自身有什么益处,对公司有什么好处)
保养期间规划:
保养后期规划:
①填写相关保养记录,并由生产部一线员工及主管签字认定此次保养完成,其相关资料保存至6#门页流水线档案;
②保养后期跟踪保养效果,并做好相关记录,保存档案;
③每天巡查日常点检是否按要求做好,督促相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其相关记录保存档案;
④建立单台设备单独故障台账,每周输出分析报表,月末进行汇总分析,其相关记录保存至档案;
⑤组织设备课保养总结会议(邀请事业部组长、班组长参加),各自谈谈对此次保养的各种看法,会议焦点为有关保养的问题各抒己见,只针对问题。
其会议记录保存至档案。
6 保养工作后续展望
一次保养改变不了目前的现状,只有持之以恒的做下去,一日、一个月、半年、一年才可能有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