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以“成长的故事”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与习作。

2、理解词语了解课文。

3、积累格言。

4、通过学习了解成长的经历,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惜时。

教学重点:
给王虹出主意写回信。

教学难点:
整理“成长故事”的有关材料,选恰当的方法给同学们展示。

教学准备:
1、导学案
教学课时:四课时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围绕所选主题阐述见解的能力。

2 、口语交际时做到思路清晰,语言通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二、预习检测检查“预习自测”
组长组织检查导学案“预习自测”,教师巡视引导。

1.我会说(把话说流利)
2.我来秀(预习自测中的一题)
3.批一批(对子互批,预习自测,组长检测。


三、教师小结点评
四、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审清题目,选定要写的内容。

(1)看课文上的口语交际的要求
(2)边读边思考,你对哪个话题感兴趣,小组内交流。

(3)自主选择后,思考如何表达,可以试着说给同桌听。

2、选择题目,自由结合,互相补充,互相评议。

3、交流。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有的让你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的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有的则让你烦恼至今,还有的让你感悟到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个机会,请你向大家说说令你后悔的事,让大家从你的经历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五、交流展示
1、理清自己的思路,回想令你感到后悔的事情
2 、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小组其他成员心中的难事。

引导其它同学了解别人做事时的过程及想法,以便自己得到更多的启示。

3、举止要大方,说话利落。

提前准备采访提纲。

4、被采访人要态度端正,叙事清楚,材料真实。

六、过关检测
任选一:
1、成长的故事
2、谈读《乌塔》以后
3、一封回信
七、作业:
写一封信。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教学目标:
1、感悟边读边思考的学习方法
2、积累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名言警句
3、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日程月累和实践活动
一、预习检测检查“预习自测”
组长组织检查导学案“预习自测”,教师巡视引导。

1.我会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我来秀(预习自测中的一题)
3.批一批(对子互批,预习自测,组长检测。


二、教师小结点评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思考: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一种读书方法)
2、分析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

(1)边读边想,可及时问题。

(2)根据问题查阅资料,或联系上下文体会,有助于我们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理解。

(3)、你是怎么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
(4)、你是如何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5)、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介绍一下。

(二)日积月累
1 、读格言,谈理解。

2 、再读格言,谈体会。

可结合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例子谈谈。

3 、你还了解哪些名言?让我们共同学习。

4、积累背诵,激励自己前进
四、交流展示
1 学习实践任务,小组合作完成
2 而示评比方案
3 交流实践成果
五、过关检测
1、开火车背诵“日积月累”。

2、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学习方法》。

3、作一个小总结,把别人的好的学习方法记录下来。

六、作业:
1、抄写“日积月累”。

2、连一连。

满招损始于足下
失之毫厘忘人之过
千里之行差之千里
记人之善谦受益
第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1、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2、要写得清楚具体。

3、要写出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如何写信,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一、预习检测检查“预习自测”
组长组织检查导学案“预习自测”,教师巡视引导。

1.我会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我来秀(预习自测中的一题)
3.批一批(对子互批,预习自测,组长检测。


二、教师小结点评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

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

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处要写具体。

2、“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

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

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

《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生发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

回信的特点主要表现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

回答问题时要悄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交流展示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最令你难忘的事,可以是高兴的事,让人后悔的事,生活中的感悟,也可以是学到的本领。

2、小组内展示自己写的信的初稿,看一看谁写的信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格式正确。

五、过关检测
1、誊写作文。

2、用尝过的修改方法修改作文。

3、注意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情的表达方法。

六、作业:
完成习作
第四学时
(评议、修改习作)
教学目标:
1.我要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

2.我要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我要评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了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修改的方法
一、预习检测检查“预习自测”
组长组织检查导学案“预习自测”,教师巡视引导。

1.我会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我来秀(预习自测中的一题)
3.批一批(对子互批,预习自测,组长检测。


二、教师小结点评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朗读展示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
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优秀习作
3、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4、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
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语句通顺。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5、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6、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四、交流展示
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五、过关检测
1、这是一位同学写的这个单元的作文,你认为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2、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进行修改。

3、将修改后的作文与原来的作文进行对比,然后再誊抄到作文本上。

六、作业
修改、誊写习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