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7
二、 规划方案 (一) 湿地公园一期
一期保护工程约为 3.46 平方公里,总投资 15 亿元。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 1.7 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 0.074 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 0.136 平方公里。详见下
8
(二) 湿地公园二期
二期工程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东接紫金港西侧绿化带,西侧 与湿地公园一期(3.46平方公里)范围及湿地公园余杭区块的东 界相邻。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89平方公里,总投资 30 亿元人民 币。
规划布局 根据总体规划,西溪湿地公园二期涵盖了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 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等。规划功能结构形态为“一堤三区”。“一 堤”即花蒋堤特色景观带;“三区”即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 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9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花蒋路位于二期范围的中心地带,是衔接东西两 个湿地生态区的景观带,全长 2.3 公里。景观带内 将建设河渚古街、西溪民俗博物馆、水街水市、 企业会所、俱乐部、休闲度假配套设施等。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 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 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 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 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 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 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 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 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 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 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 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生 态 保 护 区: 位于花蒋路东侧,保育现有的池塘、林地、植被、 河汊港湾,拆迁农居,整合水系,在部分农居拆 迁地贯通或开挖水面,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 境,形成各类生物的栖息地。该区域将成为国际 湿地研究中心、科研科普基地,是展示及研究西 溪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块。对外开放,仅针 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4
(四) 总体布局
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
5
6
(五) 开发周期安排
西溪湿地保护区规划总面积 11.64 平方公里。西溪湿地 综合保护工程,共分三期。 一期:3.46 平方公里,2003 年 8 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 工程正式启动,2005 年 5 月 1 日正式开放; 二期(东区):4.89 平方公里,2006 年 5 月 18 日正式 启动,2007 年 10 月 1 日实现有限开园,2007 年底基本 建成 三期(西区):工程涉及五常范围内的 3.353 平方公 里,2007年 1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控制 性详规》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 2008 年 5 月 1 日 实现有限开园,2008 年 10 月基本建成,2009 年 5 月开 园;
民俗文化展示区:
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
密度,营造良好的湿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 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建立与生态旅游 相适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展示西溪湿地独特 的民俗文化风情,开展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活动。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 建筑密度,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 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植传统 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展示 和研究西溪湿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一、 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 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 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 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 11.64 平方公 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 88.4 亿元人民 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 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 地面积 15.7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 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 用地面积约为 50 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 5 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 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 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 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1
(二) 地理位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 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 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 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 驱车 5 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 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 5 公里。
3
(三) 周边环境
西溪湿地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距离杭州市中心仅 5 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区域自古文人雅士汇 聚,周边仓前高校园区、浙江大学主校区等高校聚集。 受西溪湿地公园开发的带动,目前该区域已成为杭州新 的低密度高档住宅特点区域。在西溪湿地辐射区内政府 实施严格的开发控制政策,使西溪周边楼盘有着鲜明的 “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特色。(后续章节 将针对周边房地产发展状况做进一步详尽分析。) 区域所拥有的人文、环境、交通、高尚居住环境等方面 优势在杭州乃至全国均首屈一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0
规划用地面积(西湖区区块):4.89平方公里。 其中: - “三区” 湿地生态保护区:约2.3平方公里; 民俗文化保护区:约1.96平方公里;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约0.28平方公里(一期已建1.12平方公 里); - “一堤”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 用地面积:约0.35平方公里; 宽度:15-250米不等; 花蒋堤长度:约2.3公里。 建筑容积率:约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