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蒸腾作用检测(有答案)

七年级生物蒸腾作用检测(有答案)

蒸腾作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农民在雨后移栽玉米幼苗时,一般要去掉一些叶,这是为了()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呼吸作用 C.降低吸收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2、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A.降低叶片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B.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
C.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以上三项都是
4、平时只要大家留意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移植花草一般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并且给移植的植物遮阳,其目的是……………………………………………………………………………()
A. 降低呼吸作用
B. 增强吸收作用
C. 降低蒸腾作用
D. 降低光合作用
5、阔叶树在秋天落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使树木( )
A.减少水分吸收 B.减少蒸腾作用C.减少呼吸作用 D.减少无机盐的吸收
6、田里的西瓜正在结果,这时它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果实生长 D.蒸腾作用
7、与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 B.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蒸腾作用
C.阔叶树在秋天落叶的最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D.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8、水往低处流是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植物体内的水却是向高处移动,那么,水在植物体内从根部向茎和叶移动的动力来自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9、雨后,许多植物的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内部,主要是因为( )
A.表皮细胞壁厚B.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C.叶面的气孔关闭D.表皮细胞外壁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
10、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A.根、茎、叶 B.叶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种
11、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子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 D.平均分配以上三种作用
12、小伟是七年级学生,他的爷爷经常早晨到千佛山的树林丛中锻炼,并且说是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但小伟上完一节生物课后,劝告爷爷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你知道他当时学的哪节课吗()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C.植物的主要类群 D.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3、构成叶表皮上的气孔的细胞是()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保护细胞
D.叶肉细胞
14、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15、薛城区城南的森林公园,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阻止呼吸作用 C.阻止生长 D.阻止光合作用
16、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A.角质层 B.气孔 C.表皮 D.保卫细胞
17、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
18、下列哪种细胞之间排列最紧密( )
A.叶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叶脉中的细胞 D.叶肉细胞
19、在寿光大棚蔬菜生长旺盛时期,透明塑料袋内侧常有有些水滴,这些水滴主要来自植物的(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的具有杀菌作用分泌物C.植物的蒸腾作用 D.植物的呼吸作用
20、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度,阴天,无风 B.气温37度,晴天,有风
C.气温20度,阴天,有风 D.气温20度,晴天,无风
二、综合题
21、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表皮,起__________作用.
(2)[2]和[4]合称_________,与[4]相比,[2]含有更多的__________,所以植物叶片正面颜色比背面颜色深.(3)叶片蒸腾作用需要的水大部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运来的.
(4)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主要分布在陆生植物叶片的
__________表皮,它由一对__________构成,与[6]开闭关系密切的物质是__________.
22、冬天,菜农在蔬菜大棚里种植了黄瓜、番茄等蔬菜.请分析回答:
(1)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肥料和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常采取的简易措施是.(2)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产量,这是因为温度较低时蔬菜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3)在大棚内壁上会观察到有大量的水珠,这些水珠来源于和.
23、如图为气孔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其中图A表示气孔.图B表示气孔.
(2)图中①是,呈形,③是,无色透明,(填“有”或“无”)叶绿体.(3)气孔能够张开和闭合主要是由调节的,气孔既是的“门户”,又是进行的“窗口”.
24、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

(1)夏天傍晚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凉爽、湿润。

你认为这主要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命活动)的结果。

(2)晨炼不去树林而是选择小河边,是因为经过一个夜晚,树林中树木的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的空气不如小河边清新。

(3)李老师晨炼时有次随手掐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你认为汁液来自茎的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4)李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吴庆珅同学的好奇心,他用仪器测量了小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下图。

你认为吴庆珅测量的是__________气体的变化。

25、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 .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0.03% 0.1% 0.1% 0.1%
温度20℃20℃30℃30℃
培养液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蒸馏水
①他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_________ ;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_________ ;
③栽培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温室是_________ ;
④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太久,出现了空心现象,是因为_________ ;
⑤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实验?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D
7、C
8、C
9、D
10、B
11、B
12、B
13、B
14、A
15、A
16、B
17、B
18、A
19、C
20、B
二、综合题
21、(1)[1]上表皮[4]下表皮保护
(2)叶肉叶绿体
(3)[3]叶脉
(4)[6]气孔下保卫细胞水
22、(1)通风.
(2)呼吸作用.
(3)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23、(1)张开、闭合
(2)保卫细胞;半月;表皮细胞;无
(3)保卫细胞的开闭;蒸腾失水;气体交换
24、(1)光合作用蒸腾作用(2)呼吸作用(3)筛管(4)氧气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

(2)由于植物夜晚呼吸作用旺盛,所以早晨小树林里二氧化碳浓度高,最好的晨炼时间是太阳出来后,这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释放大量氧气。

(3)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白色的汁液,白色汁液是有机物,因此来自筛管。

(4)从表格可以看出这种气体的浓度在早晨最低,在傍晚最高,所以这种气体应该是氧气。

25、(1)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2)①粒大饱满的种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