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选型分析报告new

结构选型分析报告new

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一期二地块结构方案选型分析一、基础选型二、人防顶板(地下二层)平面选型三、普通地下室楼板(地下一层)平面选型四、地下室顶板(一层)平面选型五、绿化平台楼板(二层)平面选型六、塔楼楼层平面选型七、已有基础的利用艾奕康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2013年05月07日结构设计过程中,在保证结构可靠性和使用性的前提下,兼顾方案的合理性和整体效益的经济性。

因此,针对具体结构部位,本文分别给出几种可行方案的比较,供建设单位选择。

在基础选型、人防顶板选型、普通地下室楼板选型、地下室顶板选型及二层绿化平台选型时,取8.1mX8.1m的标准柱跨进行计算和分析,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强度等级三级钢,地下室柱截面为600X600。

一、基础选型1、地下室柱下基础从总平面勘察布点图中,选取典型剖面5-5和13-13,如下:从地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在地下室底板以下,大范围均为砾质粘性土和素填土,不适合做天然基础。

根据地质报告的建议及实际岩层、土层的分布,地下室采用桩基础。

以下分析均基于预应力管桩和灌注桩的桩型比较。

地下室剖面示意如下图,楼板厚度、面层厚度及覆土厚度按标注取值,活荷载均取4.0 kN/m2。

计算分析可得:框柱柱底轴力标准值N1=5399 kN,恒荷载作用下柱底轴力标准值N2=4347 kN,标准柱跨内水浮力F1=(13.8-4.1)x10 x 8.1 x 8.1=6364 kN,柱底抗浮力F2=F1x1.05-N2-(0.3x20+0.6x25)x8.1x8.1=957 kN。

桩基承载力计算:(1)预应力管桩:以强风化岩层为持力层,选取典型钻孔,计算Ø500(壁厚125、AB型PHC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1=2200kN,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k1=330kN,平均有效桩长l01=15.0m。

地下室柱下需3根Ø预应力管桩。

(2)冲孔灌注桩:以中风化岩层为持力层,选取典型钻孔,计算Ø1000冲孔灌注桩(桩身强度C30)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 a2=6200 kN,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k2=1200kN,平均有效桩长l02=22.0m。

地下室柱下需1根Ø1000冲孔灌注桩。

由以上分析,采用管桩方案,桩基费用为M1=3x15x261=11745元。

采用冲孔灌注桩方案,桩基费用为M2=1x22x984=21648元。

可知采用预应力预制管桩方案较经济,且预制管桩施工速度快,现场环境污染小。

2、塔楼基础各栋塔楼墙、柱底部轴力巨大,其中A座柱底轴力最大达67000kN,若采用预制预应力管桩,需布置多达30根桩,考虑到承台设计、综合经济性及可操作性,不考虑使用预制预应力管桩,而采用大直径冲孔灌注桩。

柱下一柱一桩,核心筒下根据各栋实际墙体分布及内力大小,布置12~15桩,做群桩承台。

二、人防顶板(地下二层)平面选型人防顶板板厚取200mm,面层100mm,正常使用活荷载4.0kN/m2 ,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

可行的平面布置方案:1、单向板方案;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3、井字梁方案;4、无梁楼板方案2.1、单向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单向板(加腋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1=1882kg,板配筋m b1=1120kg,混凝土总重m c1=18.25m3。

单向板(普通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2=2005kg,板配筋m b2=1120kg,混凝土总量m c2=18.16m3。

2.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主梁加腋大板方案梁配筋总重m l3=1288kg,板配筋m b3=1557kg,混凝土总量m c3=20.6m3。

2.3、井字梁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井字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4=2085kg,板配筋m b4=1060kg,混凝土总量m c4=18.7m3。

2.4、无梁楼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板配筋结果如下:根据统计,标准跨内,无梁楼板方案板配筋m b5=2934kg,混凝土总重m c5=19.4m3。

根据以上各方案的统计结果,综合比较如下:由以上统计可知,单向板(加腋主梁)方案在钢筋及混凝土造价方面有优势。

但综合考虑模板及施工方便,人防顶板考虑采用主梁加腋大板或无梁楼板方案。

再考虑施工技术的要求及可控性,建议人防顶板采用主梁加腋大板方案。

三、普通地下室楼板(地下一层)平面选型普通地下室楼板板厚取110mm,面层100mm,正常使用活荷载4.0kN/m2 。

可行的平面布置方案:1、单向板方案;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 3、无梁楼板方案。

3.1、单向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单向板(加腋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1=772.8kg,板配筋m b1=314kg,混凝土总重m c1=10.70m3。

单向板(普通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2=759kg,板配筋m b2=314kg,混凝土总量m c2=10.66m3。

3.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主梁加腋大板方案梁配筋总重m l3=661kg,板配筋m b3=840kg,混凝土总量m c3=18.11m3。

3.3、无梁楼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根据统计,标准跨内,无梁楼板方案板配筋m b5=1646kg,混凝土总重m c5=15.11m3。

根据以上各方案的统计结果,综合比较如下:由以上统计可知,单向板(加腋主梁)方案在钢筋及混凝土造价方面有优势,但与普通主梁单向板相差不大,考虑方便施工,建议普通地下室楼板(地下一层)采用单向板(普通主梁)方案。

四、地下室顶板(一层)平面选型地下室顶板板厚取180mm,覆土 1.500m,正常使用活荷载4.0kN/m2 。

可行的平面布置方案:1、单向板方案;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 3、井字梁方案;4、无梁楼板方案。

4.1、单向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单向板(加腋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1=1994kg,板配筋m b1=1019kg,混凝土总重m c1=17.11m3。

单向板(普通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2=2139kg,板配筋m b2=1019kg,混凝土总量m c2=17.03m3。

4.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主梁加腋大板方案梁配筋总重m l3=1310kg,板配筋m b3=1691kg,混凝土总量m c3=20.61m3。

4.3、井字梁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主梁加腋大板方案梁配筋总重m l4=2108kg,板配筋m b4=918kg,混凝土总量m c4=19.79m3。

4.4、无梁楼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根据统计,标准跨内,无梁楼板方案板配筋m b5=3326kg,混凝土总重m c5=19.44m3。

根据以上各方案的统计结果,综合比较如下:由以上统计可知,单向板(加腋主梁)方案在钢筋及混凝土造价方面有优势,建议地下室顶板(一层)采用单向板(加腋主梁)方案。

五、绿化平台(二层)平面选型绿化平台(二层)板厚取160mm,覆土1.500m,正常使用活荷载4.0kN/m2 。

可行的平面布置方案:1、单向板方案;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 3、井字梁方案;4、无梁楼板方案。

5.1、单向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单向板(加腋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1=1994kg,板配筋m b1=694kg,混凝土总重m c1=15.98m3。

单向板(普通梁)方案梁配筋总重m l2=2139kg,板配筋m b2=694kg,混凝土总量m c2=15.90m3。

5.2、主梁加腋大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主梁加腋大板方案梁配筋总重m l3=1310kg,板配筋m b3=1568kg,混凝土总量m c3=20.61m3。

5.3、井字梁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统计可得,标准跨内,主梁加腋大板方案梁配筋总重m l4=2107kg,板配筋m b4=730kg,混凝土总量m c4=18.71m3。

5.4、无梁楼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根据统计,标准跨内,无梁楼板方案板配筋m b5=3270kg,混凝土总重m c5=19.44m3。

根据以上各方案的统计结果,综合比较如下:由以上统计可知,单向板(加腋主梁)方案在钢筋及混凝土造价方面有优势,建议绿化平台(二层)采用单向板(加腋主梁)方案。

各平面结构型式对应的材料用量及每平米费用统计,柱状图示示意如下:六、塔楼楼层平面选型塔楼平面形式主要考虑使用功能的影响,考虑后续改造各专业对构件尺寸的要求。

在满足使用功能及各专业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成本因素。

6.1、A座标准层结构平面选型根据甲方提供的参考形式(成都福年广场塔楼平面)及计算结果,A座低区标准层平面布置如下:A座3层~8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一)墙、柱截面由轴压比控制,9层楼面以下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按不同类型,外框柱相应截面尺寸如下:结合建筑要求,外框柱截面选第一种,即1500x1900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核心筒两侧边墙厚800mm,上下边墙厚700mm。

墙、柱截面均按高度分段递减。

考虑大板方案(实心大板,空心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如下:A座3层~8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二)大板方案和普通楼板方案的标准跨楼板剖面示意如下: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及后续改造对空间高度要求的前提下,从成本考虑(混凝土及钢筋用量),建议采用普通楼板方案。

6.2、B座、C座标准层结构平面选型B座、C座低区标准层平面布置如下:B座3层~11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一)C座3层~11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一)B座3层~11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二)C座3层~11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二)大板方案和普通楼板方案的标准跨楼板剖面示意如下: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及后续改造对空间高度要求的前提下,从成本考虑(混凝土及钢筋用量),建议采用普通楼板方案。

七、已施工桩基的利用场地内存在按最初方案施工的桩基,与本次方案墙、柱对应,可考虑局部利用已有基础。

原桩位与现平面墙、柱对应关系如附图。

原地下室底板面标高-9.300,现底板面标高-13.200。

原地下室管桩有效长度约17.5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400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350kN。

截桩3.9m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200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250kN。

参照桩位对应图,地下室能有效用作竖向承压的桩位较少,大部桩位已完全偏离现方案的柱位,此部分桩仅用作抗拔桩。

局部能与现方案柱位对应的桩,加桩后组成多桩承台共同受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