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 (2)第二章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 (4)第三章工艺文件拟定程序 (6)第四章自制工装管理办法 (10)第五章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 (13)第六章工艺技术攻关、工艺试验及其鉴定制度 (16)第七章通知书使用范围与签署程序 (18)第八章工艺文件更改制度 (20)第九章工艺卫生与文明生产规范 (28)第十章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 (29)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表 (43)工艺纪律考核表 (44)第一章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1.1.产品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工艺性分析和审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2.工艺性审查和会签程序1.2.1.产品设计文件的工艺性审查、会签,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进行。

1.2.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先划分工艺路线。

再由专业工艺人员审查,并会签。

1.2.3.审查过程中如有分歧意见,由产品主持工艺师召集有关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1.2.4.未解决的分歧意见。

由主持工艺师和主管设计师协商处理,仍未解决。

由双方领导商定或呈报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裁决,然后再行签字。

1.3.工艺性审查、会签要求。

1.3.1.工艺性审查、会签工作。

按整件齐套进行。

1.3.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必须有设计、审核签字。

1.4.工艺性审查主要内容1.4.1.产品材料工艺性审查(1)材料牌号、规格、状态和技术要求是否正确,选用是否合理。

(2)净重栏是否填写1.4.2.结构工艺性审查(1)设计基准是否符合工艺要求(2)结构要素是否合理(3)技术要求是否适应本厂的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

(4)结构尺寸、形状是否有利于加工和检测。

(5)整、部件分级是否适应装备工艺要求。

(6)整、部件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本厂有无对应检测设备和手段。

(7)引证文件是否合理、正确。

1.5.本厂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或难以达到的设计要求,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拟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

例如外协、攻关、申报技措计划等。

第二章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2.1.生产定型工艺文件有五类十六种2.1.1.工艺路线(产品车间分配表)2.1.2.工艺规程(1)专项工艺(2)合编工艺(3)汇总表(4)典型工艺(5)工艺细则2.1.3.工艺装备(1)专用工装(2)自制工装图册(3)专用设备2.1.4.汇总清单(1)工艺关键件清单(2)产品不稳定项目及其废品率清单(3)加工用试件清单(4)易损件清单(5)工艺调整垫圈清单2.1.5.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1)产品车间分定额(2)产品汇总定额2.2.产品主持工艺师可以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酌减工艺文件的种类,但需经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领导批准。

2.3.生产定型工艺文件底图中,自制工装图册和汇总清单在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资料室归存,其余全部正式归档。

2.4.新产品设计定型前工艺文件齐套内容,由产品主持工艺师根据实际需要提出。

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执行。

一般包括:2.4.1.白卡工艺规程(通常为专项工艺,合编工艺和汇总表)。

2.4.2.白卡自制工装图原则上不提选正式专用工装和专用设备。

个别确实需要申请工具车间制造的工装,绘制底图,按“0”批工装管理。

2.4.3.产品设计部门直接向供应部门提供原材料消耗定额。

2.4.4.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直接在产品图纸上划工艺路线,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技术室在技术准备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问题,由产品设计人员处理。

第三章工艺文件拟定程序3.1.产品设计定型前的工艺文件3.1.1.编制白卡工艺文件3.1.2.工艺文件拟、审程序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技术室工艺员拟制(编制1份,供生产存留、使用。

用后由各单位计调室收回返技术室存)——技术室主任审核。

3.1.3.工艺关健件和选用自制工装的工艺规程各单位技术室工艺员拟制(含自制工装设计)——技术室主任审核——主持工艺师同意“0”批工装按3.2.4.条处理3.2.生产定型工艺文件3.2.1. 编制工艺文件底图3.2.2. 专项工艺、合编工艺和汇总表拟、审程序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技术室主任审核——相关单位工序会签——材料定额员旁签——主持工艺师复核,注意核对工艺路线,检查齐套性——标准化审查——技术处领导批准——工装管理员检查工装使用性———归档3.2.3.典型工艺和工艺细则拟、审程序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技术室主任审核——相关单位会签——主持工艺师同意——标准化审查、编号——技术处领导批准——工装管理员检查使用性——归档3.2.4.专用工艺装备(专用工装)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专用工装设计任务书和订货单,技术室主任审核——工装设计员设计——设计组长审核——技术室工艺员会签——工装管理员建立使用卡片并订货——标准化审查——归档如果专用工装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程序可以相应简化。

但签署必须齐全。

3.2.5.自制工装管理办法按第四章3.2.6.专用设备3.2.6.1.立项分公司下属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专用设备申请卡”——技术室主任审核——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同意——分公司技术处领导批准——计划员编号3.2.6.2.设计设计员设计——设计室主任审核——使用设备厂工艺员会签——设计单位领导批准——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办理晒蓝、保存好底图和“专用设备申请卡”如果专用设备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立项和设计程序可以简化。

签署必须齐全。

3.2.6.3.制造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拟制“专用设备申请制造报告”——分公司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计划员持报告和蓝图送生产计划处下达生产计划。

外购件清单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由承制单位直接报送技术处。

3.2.6.4.验收由分公司技术处组织验收,由设备管理员纳入设备管理。

3.2.6.5.生产验证试用6~12个月后,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纳入工艺。

并按技术处的规定转为固定资产。

3.2.6.6.底图修编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将底图退还设计单位——设计员修编——设计组长审核——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注销计划——标准化审查——归档图纸修编后,使用说明书、明细表和外购件清单必须齐全。

3.2.7.工艺路线(产品车间分配表)产品主持工艺师拟制——室主任审核——单位领导批准——归档3.2.8.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综合明细表(产品汇总定额)和按产品分车间零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产品车间分定额)材料定额员拟制。

并建立材料使用性卡片——主管材料定额员审核——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归档3.2.9.产品工艺关键件清单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划分等级——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各分厂资料室归存3.2.10.产品不稳定项目及其废品率清单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技术处领导批准——主管工艺师存3.2.11.加工试件、易损件和工艺调整垫圈清单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技术处领导批准——主管工艺师存。

3.3.正式工艺规程、汇总清单、工装图纸。

以及各分厂技术室开列的清单,和产品图纸、工装定货单一起流转。

3.4.各类工艺文件传递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问题提出人直接同拟制者协商。

有分歧时逐级上报协调处理,直至工艺文件签署齐全。

拟制者才算完成任务。

3.5.技术处资料室归存的工艺文件和图纸。

由资料员统一办理晒蓝。

按规定发放到各单位。

需要更改时,由拟制者以通知书形式通知资料员。

3.6.会签、旁签、同意和批准。

规定在工艺文件封面后首页位置。

见艺表1a以及专用工装、专用设备装配图上签署。

但应对整份资料负相应的责任。

3.7.审核、同意和批准允许指定专人签署。

第四章自制工装管理办法4.1.自制工装的定义结构简单,由各生产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工装。

称做自制工装。

4.2.自制工装应用范围自制工装适用于单件和批量不大的成批生产。

4.3.自制工装的编号Z4.4.对自制工装图纸的要求一般只绘制一张能够表明结构、零件装配状况。

标有主要尺寸要素的装配图。

一律用3号幅面格式1底图描制,可以根据需要延长。

4.5.产品设计定型前的自制工装。

4.5.1.产品设计定型前的自制工装属一次性使用4.5.2.在白卡工艺选用自制工装的工序中,注明“自制××”字样。

4.5.3.自制工装在白卡工艺简图栏中绘制,随产品图纸。

白卡工艺流转,供生产使用;生产完成后,由各分厂计调室收回返技术室存留。

4.6.生产定型阶段自制工装4.6.1生产定型阶段自制工装。

要以产品为对象,按产品图号顺序汇总装订成册,封面书写“×号产品自制工装图册”。

4.6.2.在正式工艺文件选用自制工装的工序中,注明自制工装号。

以及“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字样。

4.6.3.自制工装图册的拟、审程序。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底图)——技术室主任审核、汇总——各分厂资料室存、办理晒蓝、装订和发放。

4.6.4.更改办法按第三章第五条(3.5)执行。

4.6.5.自制工装图册的蓝图,发至生产计划处、人力资源处和使用单位。

4.6.6.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

由各分厂工具室上架、登记、建卡、按正式工装管理。

4.6.7.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

因产品图纸更改,或因磨损超差等原因不能再用时,由各分厂提出书面申请,技术处主管人员同意后,作报废处理或另作它用。

4.6.8.一次性使用的自制工装不作标记,由生产班组直接管理、使用。

4.7.自制工装供料方法4.7.1.一次性使用的自制工装各分厂材料员开料单(设计定型前自制工装需带工装图纸)——各分厂领导签字——供应部门核对图纸供料。

4.7.2.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各分厂材料员开料单——厂主管领导签字——供应部门核对图纸供料。

4.8.自制工装的制造工时4.8.1.人力资源部按自制工装图册定工时。

4.8.2.一次性使用工装。

按投入生产批次。

逐批追加工时。

4.8.3.可重复使用工装再次生产,按技术处通知书追加工时。

4.9.工时和材料费用计入对应零件生产成本。

第五章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5.1.拟制、设计者的责任5.1.1.正确性:能够按照工艺规程。

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稳定的产品。

5.1.2.经济合理性:保证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设备、专用工装、标准工具、加工方法、加工余量选择经济合理。

5.1.3.继承性:努力提高对原有工艺方案、典型工艺、工艺装备等的继承性。

5.1.4.完整性:确保工艺文件齐全、完整。

5.1.5.协调性:按工艺文件生产时,各生产单位不产生工艺上的矛盾。

5.1.6.安全性:按工艺文件生产时,工人操作安全。

5.1.7.标准化:编制工艺文件中,遵循工艺标准化要求,认真贯彻各级标准及标准化有关规定。

5.2.审核、复核者的责任5.2.1.对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工艺方案合理性、专用工装选用的必要性等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