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例大面积脑梗死的反思

一例大面积脑梗死的反思


缺血性脑血管的显示颈部 大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开口病变 情况。 心脏彩超:了解心脏情况,附壁血 栓、PFO.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3、MRA/CTA:基本显示脑血管病变情况, 当TCD检查与临床不符时的有效检查手 段。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第二层诊断 ——直接病因诊断 ——导致缺血病变的原因 1.血栓形成 2.栓塞——心源性、动脉源性、PFO、 外伤性等 3.大动脉狭窄 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手段: 1、TCD:通过血流速度变化,判断血管病 变。 —TCD是脑血管病变的筛选手段, 当与临床不符时,应做进一步检查。
40天内在该医院住院两次 治疗:阿司匹林 降血脂 改善循环 中医针灸等
2个月前(2012年4月),再次出现 头晕、左侧肢体无力加重,在当地医院 输液及针灸治疗
本次发病急诊头颅CT:

MRI+MRA
问题出在哪里??? — 水平? —责任心?
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半年时间、反复就诊,三层诊断只停留 在第一层诊断

2、大动脉炎等免疫因素 3、血管受压:肿瘤、骨质增生等 4、放射等血管损伤 5、血液成分改变等

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依据第三层诊断的治疗,可以 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4、全脑血管造影: 是第二层诊断中 —确定脑缺血病变直接病因的金标 准。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第二层诊断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 期的治疗具有重要地指导价值。

三、第三层诊断 —间接病因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 通过各种手段查找导致脑缺血的相 关因素

1、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可控制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避孕药等 不可控制的: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因素等
6个月前(2012年1月),一过性头晕、 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持续约10分钟缓 解,到当地医院就诊,门诊做头颅CT:提示腔 隙性脑梗死如图:
门诊处理
口服:阿司匹林 静滴:改善循环药物 胞二磷胆碱针 病人带药回家输液
一个月后(2012年2月),出现左侧 肢体无力,查体:左侧面舌轻瘫,左侧 上下肢肌力Ⅳ级,左侧巴氏征(+)。头 颅MRI提示:多发性脑梗死
一例大面积脑梗死的反思
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朱其义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0岁,睡眠醒来发现左侧 肢体麻木无力3小时入院。 查体:神志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 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半身痛觉减退, 左侧巴氏征(+)。 既往有脑梗死病史。 血糖:12.66mmol/L、LDL2.64mmol/L
追问病史
缺血性脑血管病
分层诊断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第一层诊断: 初步诊断 即影像学诊断 判定疾病性质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1、头颅CT: 除外脑出血、瘤卒中等 早期往往不能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 责任病变,文献显示:脑梗死发病4小时 内病灶显影者,提示:(1)病灶较大, (2)出血转换的机率高。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2、头MRI: 高场强的磁共振可以于起病 1~2小时发现脑梗死病灶。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第一层诊断形成: CT/MRI检查结合临床,初步形成缺血性 脑血管病第一层诊断。 依此给予相应的的治疗:脑梗死静 脉溶栓/和一般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

第一层诊断是初级的、不完整的,依此 为依据所产生的治疗,往往出现偏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