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学期《国际市场营销学》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差异性营销战略一般适合于()。
A. 大型企业B. 中型企业C. 小型企业D. 任何企业满分:2 分2. 公共关系营销()。
A. 是一种短期促销战略B. 需要直接推销产品C.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D.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满分:2 分3. 在全球通信产品市场上,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西门子等跨国公司,采用()的市场定位战略,通过技术领先,在手机、IP电话等领域不断为本公司的产品回注入新的特性,以吸引顾客,赢得竞争优势。
A. 服务差别化B. 产品差别化C. 人员差别化D. 形象差别化满分:2 分4. 某棉麻公司专门生产各式床上用品,这是一种()策略。
A. 市场集中化B. 选择专业化C. 产品化专业化D. 市场专业化满分:2 分5. 最适于实力不强的小企业或出口企业在最初进入外国市场时采用的目标市场策略是()。
A. 无选择性市场策略B. 选择性市场策略C. 集中性市场策略D. 大量市场营销满分:2 分6. 某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迅速增长,利润显著上升,该产品这时正处在其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
A. 投入阶段B. 成长阶段C. 成熟阶段D. 衰退阶段满分:2 分7. 有效的市场细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市场要有同质性、应变性、市场范围相对较小B. 市场要有可进入性、可变性、垄断性、同质性C. 市场具有可测量性、需求大量性、效益性、应变性等D. 要做到分片集合化,子市场要有可衡量性、可接近性、稳定性和足够的购买潜力满分:2 分8. 以下策略中,不适合产品生命周期中衰退阶段的是()。
A. 缩小企业生产规模,只维持适当的生产B.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C. 及时开发新产品,淘汰老产品D. 改进产品及服务质量,加强广告投入,创立名牌地位满分:2 分9. 分销渠道的每个层次使用同种类型的中间商数量的多少,被称为分销渠道的()。
A. 宽度B. 长度C. 深度D. 关联度满分:2 分10. 国际市场信息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除了靠实地调研得到的原始信息以外,还有一种靠他人搜集整理的间接信息资料,即()。
A. 网络信息资料B. 行业公会提供的资料C. 第二手资料D. 驻外商务参赞处提供的资料满分:2 分11. 在20世纪60年代前,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一直以单一的品种、标准的瓶装和统一的广告宣传内容长期占领世界非酒类饮料市场,这是一种()。
A. 无差异市场营销战略B. 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C. 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D. 大量市场营销战略满分:2 分12. 以下哪个是报纸媒体的优点?()A. 形象生动逼真、感染力强B. 专业性强、针对性强C. 简便灵活、制作方便、费用低廉D. 表现手法多样、艺术性强满分:2 分13. 为了鼓励顾客购买更多的产品,企业对大量购买的顾客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百分比的减让被成为()。
A. 功能折扣B. 数量折扣C. 季节折扣D. 现金折扣满分:2 分14. 在下列概念中,不属于对产品整体概念理解的是()。
A. 核心产品B. 形式产品C. 有形产品D. 附加产品满分:2 分15. 当目标客户数量众多时,企业倾向于利用()。
A. 长而宽的渠道B. 短渠道C. 窄渠道D. 直接渠道满分:2 分多选题1. 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产品附加层包括()等。
A. 交货期限B. 交货方式C. 使用价值D. 保修条件E. 送货服务满分:2 分2. 企业商品出口战略的类型,按照产品、市场的不同组合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四种进入模式。
A. 无差别市场型的商品出口战略B. 差别市场型的商品出口战略C. 产品开发型的商品出口战略D. 投资进入型的商品出口战略E. 综合性产品出口战略满分:2 分3. 企业定价目标主要有()。
A. 维持生存B. 当期利润最大化C. 市场占有率最大化D. 产品质量最大化E. 成本最小化满分:2 分4.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经营管理艺术,其功能主要表现在()。
A. 信息搜集B. 咨询建议C. 信息沟通D. 社会交往E. 培训与平衡满分:2 分5. 国际营销企业不通过中间商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和用户的优点是:()。
A. 准确了解市场B. 适时扩大销量C. 控制市场价格D. 降低销售成本费用E. 提供满意的服务满分:2 分6. 在国际营销中,有以下因素影响着国际产品的市场定价()A. 成本因素B. 供求关系C. 竞争因素D. 政治经济团体E. 国际商品协定满分:2 分7. 企业选择目标营销策略应考虑如下因素()。
A. 企业的资源条件B. 产品同质性C. 产品生命周期D. 市场的同质性E. 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满分:2 分8. 营销调研人员取得信息的途径主要有()。
A. 国内信息搜集B. 国际信息搜集C. 企业信息搜集D. 原始资料搜集E. 二手资料搜集满分:2 分9.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以竞争者的售价作为企业定价依据,并根据竞争变化来调整价格的一种方法。
当今企业广泛采用的竞争导向定价法主要有()几种。
A. 随行就市定价法B. 估计市场的需求量C. 反向定价法D. 排外定价法E. 密封投标定价法满分:2 分10. 在选择目标市场战略时,营销企业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A. 企业的资源特点B. 企业的产品特点C. 目标市场特点D. 竞争者的市场细分策略E. 产品的生命周期满分:2 分11. 为了满足各种类型的消费者心理而采取的不同订价策略包括()等。
A. 尾数定价法B. 整数定价法C. 声望定价法D. 招徕定价法E. 可变定价法满分:2 分12. 企业在选择产品的国际销售渠道时,可以采用的策略主要有()。
A. 标准化与差别化渠道策略B. 直接与间接渠道策略C. 销售渠道的长度选择D. 销售渠道的宽度选择E. 统一渠道和国别渠道策略满分:2 分13. 为了满足各种类型的消费者心理而采取分不同订价策略包括()等。
A. 尾数定价法B. 整数定价法C. 声望定价法D. 亏本定价法E. 可变定价法满分:2 分14. 企业在选择产品的国际销售渠道时,可以采用的策略主要有()。
A. 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策略B. 长渠道和短渠道策略C. 深渠道与浅渠道策略D. 单渠道与多渠道策略E. 宽渠道与窄渠道策略满分:2 分15. 促销的具体方式包括()。
A. 目标市场细分B. 人员推销C. 销售促进D. 公共关系E. 广告宣传满分:2 分判断题1.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该国人口呈增长趋势时,则意味着该国的市场在扩大。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在国际市场上,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含义是一样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企业利用消费者具有仰慕名牌或名店声望所产生的某种心理,对质量鉴别的商品最适宜使用声望定价法。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在产品组合定价策略中,根据补充产品定价原理,企业经常为主要产品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附属产品制定较低的加成。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国际营销学主要采取的是宏观经济的研究方法。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国际市场细分概念的理论依据是市场需求的异质理论。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能够控制的因素。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当一个企业试图打入一个营销渠道比较复杂的国家时,其最理想的渠道策略是间接出口。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当企业产品进入成熟期时,产品销售量有所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但是利润能够达到最大。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对技术性强的工业用品以及特种手工艺品,如大型机电产品、成套生产设备等商品交易洽谈、商品验收及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都需要买卖双方的直接接触,因此渠道较长。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1. 企业的全球战略要素构成中一般不包括规模结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2. 现代营销学中的整体渠道概念就是生产企业要对整个渠道施加影响。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3. 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企业实力雄厚。
可以采用集中市场营销策略()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4. 在经过联合国大会批准的国际组织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国际营销影响最大。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5. 在市场营销调研中,收集第一手资料通常花费大、周期长,难以掌握市场的即时信息。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6. 有效的市场细分必须具备市场的可进入性、可变性、垄断性、同质性等条件。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7.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将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8. 企业通用的国际营销组织形式主要有:国际事业部型、区域型、产品型和矩阵型。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9.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一般要看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个人消费模式等有关购买力的变量。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0. 国际营销组织设计的原则,一般包括权衡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和责权统一原则。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