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地质学14-01班
5月30日,我们来到了合肥地质博物馆,作为地质专业的学生,我认为参观地质博物馆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便进入了地球厅,刚一进
入,便能看见一个地球悬于上方,展厅以
“地球--生命的摇篮”为主题,突出表现
地球形成、构造、演化的过程,进而揭示
地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生命起源和
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介绍了地球产生的
“沧海桑田”变化以及形成多姿多彩的地
形地貌特征。

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告
诫人们“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进一步
提醒人们要爱护和保护“生命的摇篮--地
球”
接着,我们进了生命演化厅和恐龙厅,进入其中,我们仿佛真的到了亿万年前,看着生命一点一点的演化成型,仿佛看见凶猛的恐龙野兽在奔跑、在觅食。

然后,我们就来到了
与我们专业密切相关的资源与环境厅。

该厅以“富饶美丽的安徽”为主题,重
点围绕安徽省的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进
行展示,突出展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水资源及测绘成果等安徽国土资源情况,让人们建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安徽境内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的情况。


其是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各地的矿产,让我们对于课本中的知识加深了理解。

比如马鞍山市陶村的阳起石磁铁矿,怀宁县查山的镜铁矿,滁县琅琊山的斑铜矿,以及原油和无烟煤等
等,看到这么多的矿产我就会思考它们的
产出与安徽省本地的地质构造有什么必然
的联系吗?于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许
多方面的信息。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一些地质专业在野
外工作时要用到的一些工具及其发展的历
史。

有些在近期的工测实习里刚刚用到,
感觉特别亲切。

再之后就到了与我们专业课最贴切的矿物岩石厅,许多曾在实验室见过和没见过的矿物标本以及许多作为观赏的精美玉石都一一陈列在矿物岩石厅里。

不过博物馆是以美学和观赏的角度来展览,而作为学此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其内在,就像岩石的具体成分,性状,岩石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构造,层理等,比如水平层理,波痕,龟裂构造。

当然,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只是初学者,必不可少的就是查阅资料或百度。

下面有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矿物和一些查到的资料:
玄武岩,洋壳主要组成,属基性火山
岩。

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玄武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左右。

玄武岩的颜色,常见的
多为黑色、黑褐或暗绿色。

因其质地致密,它的比重比一般花岗岩、石灰岩、沙岩、页岩都重。

暗色矿物,所以岩石的颜色比花岗岩稍深
一些,呈灰绿色或暗灰色深色矿物以角闪石较多,副矿物有榍石、磷灰石、磁铁矿、锆石、褐帘石、独居石等。

常见半自形粒状结构,似斑状结构花岗闪长岩其特点是斜长石的含量多于钾长石,一般是斜长石占长石总量的2/3左右,而暗色矿物则以角闪石为主,部分为黑云母。

石英含量一般比花岗岩略少,是花岗岩向闪长岩过度的一种中酸性岩石。

成分主要为石英、碱性长石与斜长石,有时含少量云母,不含其他暗色矿物。

SiO2含量达到75%左右,具花岗结构。

块状构造。

属花岗岩类变种之一。

碱性花岗岩以含碱性长石和碱性铁镁矿物为特征。

亦即含有碱性角闪石或碱性辉石的花岗岩。

砂岩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

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

碎屑常见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白云石、鲕绿泥石、绿泥石等。

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

按砂粒的直径划分为: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5~0.125mm)、微粒砂岩(0.125~0.0625mm),以上各种砂岩中,相应粒级含量应在50%以上。

辉石岩是超镁铁岩的一种,也是一种火成岩。

SiO2含量<45%。

主要由辉石组成,其辉石含量为90%-100%,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等。

深色,粒状结构。

易蚀变为纤维状蛇纹石(其变种为绢石)。

辉石岩根据辉石的不同可分为斜方辉石岩、单斜辉石岩和二辉岩。

根据次要矿物
的不同可分为黑云母辉石岩、角闪石辉石岩等。

有关金属矿产有铬、镍、钴、铂等。

辉绿岩:成分相当于辉长岩的浅成岩。


晶质,细-中粒,暗灰-灰黑色。

深灰、灰黑色。

含少量辉石(0—10%)及少量矿、铬铁矿、磁
铁矿、钛铁矿和磁黄铁矿、自然铂等。

深绿色、
褐绿色。

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
造。

大多数纯橄榄岩易蚀变,新鲜者极少,蚀
变后常成为蛇纹石,常与橄榄岩、辉石岩、辉
长岩等形成杂岩体
角闪石岩是一种超铁镁岩(深色矿物占优势)。

真正的角闪石岩中除普通角闪石外,几乎不含其他矿物,它们可能是辉石和橄榄石的蚀变产物。

变质的角闪岩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而分布相当广泛和变化很大的一组岩石。

闪长玢岩是闪长岩类的浅成岩或超浅成岩,具明显斑状结构,其斑晶多为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偶见黑云母。

岩石整体颜色多为灰及灰绿色
石香肠构造又称布丁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泥岩又可分为:含粉
砂泥岩,粉砂质泥岩,钙
质泥岩、硅质泥岩、铁质
泥岩、炭质泥岩、锰质泥
岩,黄色泥岩、灰色泥岩、
红色泥岩、黑色泥岩、褐
色泥岩,高岭石粘土岩、
伊利石粘土岩、高岭石-伊
利石粘土岩。

主要由辉石
和基性长石(与辉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类)组成,含少量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基性斜长石常蚀变为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和高岭石;辉石常蚀变为绿泥石、角闪石和碳酸盐类矿物。

因绿泥石的颜色而整体常呈灰绿色。

对一些矿物进行比较,也能更好地认
识和区分矿物。

黄铁矿和黄铜矿是两种
比较相似的矿物,它们都是金属光泽,
而且无节理,断口都是参差状,它们之
间的主要区别是黄铁矿硬度更高但颜色
更浅,是浅黄铜色,而黄铜矿是深黄铜色。

自然金是比较疏松的,颜色是金黄色,一般呈现树枝状,纤维状,而自然铜颜色则浅得多,为铜黄色,形状为片状或是块状。

在地质博物馆里见到的
东西让人感觉到很精彩,看到那些精美的标本,让我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参观博物馆让我们接触到这些具体的实物,比在课本上看到的东西更加具体,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