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原理与应用题库1001021

GPS原理与应用题库1001021

GPS原理与应用1.选择题101.()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空间技术的新时代。

19611957197219472.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由于该系统卫星轨道都通过地球极点,故也称()卫星系统。

子午GPSGLONASSNAVSAT3.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个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

36484..GPS工作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整体在轨重量为843.68㎏,它的设计寿命为()年,事实上均能超过该设计寿命而正常工作。

10157.595..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1×10- 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的距离误差。

10030801206..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后方前方侧方方向线7..当地球自转360°时,卫星绕地球运行两圈,环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为11小时58分。

卫星在天空中的可见时间约为()。

7小时8小时5小时6小时8.在卫星大地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是()。

地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9.现在,我国使用的大地坐标系除1954年北京坐标系外还使用()坐标系。

WGS-841980年国家大地10.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原点设在()。

山东省青岛市陕西省泾阳县11..我国采用()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东8东912..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常用的有铯原子钟、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三种,国际上是以()原子钟为基准的。

铯铷13.协调世界时的秒长采用()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

所以严格地讲,这不是一种时间系统,而是一种使用方法。

历书时原子时14..卫星钟采用的是GPS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的。

在()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1980198515..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一种分区统一时刻,把全球按经度划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差为15 。

362416..当GPS定位确定了测站点的大地高H后,可按h=H-N求出该点的正高h,式中N为该点的WGS-84大地水准面()。

差距偏差17.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测部分由一个主控站, ()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

三四18..GPS卫星定位是以()定位原理进行工作的,GPS卫星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向用户发送用户所需要的信号和电文。

主动被动19.在对卫星所有作用力中, ()的引力是最重要的。

若将引力视为1,则其它作用力均小于10-5。

地球重力场日月引力20..确定卫星运动的椭圆轨道至少需要两个参数,一个是轨道椭圆的长半径、一个是()。

扁率偏心率21..GPS定位是依据GPS卫星的()位置为起算基准的。

已知瞬时已知轨迹22..开普勒第二定率表明,卫星的地心向径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相同。

弧长面积23..GPS的导航电文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延时改正、工作状态和C/A码信息。

所以导航电文又称为数据码,即()。

P码D码24.在GPS单点定位中,至少需要同时观测()颗卫星。

4525..静态相对定位采用的定位方法是()。

伪距法载波相位测量法26..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方式,如果就用户()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接收机天线接收机27..单点定位就是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定位结果属于()坐标系统。

地方坐标系WGS-8428.()法定位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低精度测量及导航的最基本方法。

它的优点是速度快、无多值性问题,利用增加观测时间可以提高定位精度,足以满足部分用户的需要。

伪距载波相位29.在进行GPS 测量时,观测量中存在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其中()影响尤其显著。

偶然误差系统误差30..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整周跳变信号漂移31.差分的数据类型有伪距差分、坐标差分和相位差分三类。

其中RTK技术采用()。

伪距差分相位差分432.GPS卫星星座配置有( D )颗在轨卫星。

A 21 B. 12 C. 18 D. 2433.UTC是指(C )。

A. 协议天球坐标系B. 协议地球坐标系C. 协调世界时D. 国际原子时34.SA政策是指( D )。

A. 紧密定位服务B. 标准定位服务C. 选择可用性D. 反电子欺骗35.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的影响和(A )影响。

A. 多路径效应B. 对流层折射C. 电离层折射D. 卫星中差3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 D )。

A. 整周未知数B. 多路径效应C. 轨道误差D. 接收机钟差37.C/A码的周期是( A )。

A. 1msB. 7天C. 38星期D. 1ns38.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39.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A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A、空间距离后方交会B、空间距离前方交会C、空间角度交会D、空间直角坐标交会40.根据GPS定位原理,至少需要接收到(B )颗卫星的信号才能定位。

A、5B、4C、3D、241.在以下定位方式中,精度较高的是(C )。

A、绝对定位B、相对定位C、载波相位实时差分D、伪距实时差分42.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利用GPS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程度B、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测量精度高的优点C、GPS技术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D、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观测等领域43.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C)A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B、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C、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D、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44.GPS测量中,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

该作业模式是(B)A、经典静态定位模式B快速静态定位C、准动态定位D、动态定位45.GPS卫星信号的基准频率是多少?(B)A 1.023MHzB 10.23 MHzC 102.3 MHzD 1023 MHz46.周跳产生的原因()A建筑物或树木等障碍物的遮挡B、电离层电子活动剧烈C、多路径效应的影响D、卫星信噪比(SNR)太高47.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D)A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射接收机,将测站点置于树荫下进行观测B. 测站设在大型蓄水的水库旁边C. 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 D. 夜晚进行GPS观测48.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地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随之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A )。

A、岁差B、黄赤交角C、黄极D、黄道49.GPS目前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是()。

BA WGS-72系B)WGS-84系C) 西安80系D)北京54系50.广域差分主要是为了削弱这些误差源,它们分别是大气延时误差、卫星钟误差()。

AA 星历误差B)接收机误差C)电离层误差D)系统误差2.判断题101.GPS系统是测时测距系统。

(√)2.GPS卫星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采用调相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3.利用双频对电离层延迟的不一样,可以消除电离层对电磁波信号延迟的影响,因此双频接收机可用于长达几千公里的精密定位。

(√)4.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但是受地形、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5.全球定位系统使用的卫星轨道均为近圆型,运行的周期约为24小时。

(×)6.C/A码的码长较短,易于捕获,但码元宽度较大,测距精度较低,所以C/A码又称为捕获码或粗码。

(√)7.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8.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卫星的地心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9.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24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

(×)10.GPS定位精度同卫星与测站构成的图形强度有关,与能同步跟踪的卫星数和接收机使用的通道数无关。

(×)11.GPS的测距码(C/A码和P码)是随机噪声码。

(×)12.在载波相位双差(先测站之间求差,后卫星之间求差)观测方程中,整周未知数已被消去。

(×)13.GPS卫星向全球用户播发的星历,是通过交付民用的p码和用于军事目的导航定位的C/A码两种波码进行传送的。

(×)14.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

(×)15.协调世界时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

(√)16.观测作业的主要任务是捕获GPS卫星信号,并对其进行跟踪、处理和量测,以获得所需要的定位信息和观测数据。

(√)17.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18.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研制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测速、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子午卫星导航系统(√)19.对GPS信号来说,电离层是色散介质,对流层是非色散介质。

(√)20.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速度有群速度和相速度之分。

(√)21.对流层折射对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相同。

(√)22.双频改正的方法能消除对流层延迟。

(×)23.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12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

(×)24.GPS静态定位之所以需要观测较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确定整周未知数。

(√)25.整周模糊度的可能组合数的多少取决于初始平差后所得到的整周模糊度方差的大小和观测的卫星数。

(√)3.名词解释51.SA技术:答:其主要内容是:(1)在广播星历中有意地加入误差,使定位中的已知点(卫星)的位置精度大为降低;(2)有意地在卫星钟的钟频信号中加入误差,使钟的频率产生快慢变化,导致测距精度大为降低。

2.原子时:答:1967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采用铯原子零场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结构间跃迁辐射频率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这样长度的秒,定义为原子时秒,以此为基准的时间系统,称为原子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