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爱如茉莉》教学实录执教地点:聊城开发区实验小学执教时间:2012/2/23开发区北城中心小学张香菊整理第一课时课前谈话:(主持人介绍于老师后)师: 刚才主持人说的话不恰当。
应该说于老师闪亮登场。
(于老师的幽默驱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师:我叫于永正,两横一竖钩的于,永远的永,正派的正。
怎么称呼我?生齐:于老师。
师: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导入,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爱如茉莉》,看我板书课题。
(老师扎马步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茉和莉都是草字头。
‛两个草字头都写得特别慢。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小声齐读)生齐读课题。
(声音很大,有点拖腔。
)师:读书声音要小一点,小一点有味道。
生再齐读课题:(声音小了许多,自然了许多。
)师:再轻一点。
生再一次齐读课题,声音归于自然。
师:齐读时声音不要太高。
检查预习,理解词语:师:预习了吗?我知道你们预习的一定很充分,非常的充分,我猜的对不对。
生:预习了。
师:我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理解‚嗔怪‛首先看一个词。
(师板书‚嗔怪‛一词)师:读这个词语,齐读。
生齐读:嗔( chēn )怪师:谁来读?一男生读。
师:(幽默地)你的发型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叫潘长江。
师:找这个词在文中哪个句子里?生读文:那是一个漂浮着橘黄色荒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蹲在一旁嗅到了一股茉莉花枝的味道,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啊?师:把一二小节连起来读,看看‚嗔怪‛是什么意思。
生1:责怪。
生2:责骂。
师:你发现母亲骂孩子了吗?生3:责备、责怪。
师:没有预习好,知道‚嗔‛的意思,就能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
预习时遇到不知道的词语要查字典,才叫预习。
不查,没查,那猜一猜是什么意思?我来读,你来听。
师范读一二小节的对话。
(表情、语气富于变化)知道‚嗔‛的意思了吗?生4:生气。
师:正确,掌声送给他。
师:在字典里‚嗔‛是生气的意思,老年人也害羞,不好意思。
所以生气了,明白了‚嗔怪‛的意思了吗?如果说敌人生气了,我们和敌人谈判,比方美国的飞机把中国的战斗机撞到海中,中国的外交官和他们谈判了好长时间,我们提的要求他们不同意,我们生气了,能说嗔怪美国人吗?生:不能。
师:这个‚嗔怪‛,只能用在我们之间,同学之间,爸爸妈妈之间,这个词不能乱用,不能用在与敌人的谈判上。
师:所以要多读书,我们的汉语非常的有意思,许多词它的使用是有范围的,记住啊,‚嗔怪‛是生气、不满,但是你想一想,它是不是真生气?看看文中的母亲,真生孩子的气吗?没有,没有生孩子的气吗?还有一点点。
必须要多体会,细心的体会每一个词的意思。
每个词都有它的使用范围,有意思吧?师:把书拿起来,轻声读一二小节,‚那是一个漂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读。
生齐读,声音大,被叫停。
师:停,轻声读。
‚那是一个漂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读。
生轻声读课文。
师:指导(范读)‚死丫头‛一句。
2、理解‚眸子‛师:再检查一个词。
板书‚眸子‛。
怎么读?生读的很正确。
师:‚眸子‛是什么意思,它在哪句话里?谁来读?生读文后回答:‚眸子‛是眼睛。
师:正确。
眸子是眼睛,那于老师又考试了‚眸‛的本意是什么?(于老师边说边在眸字下面点了个点。
幽默地说)没查字典吧,坏了。
‚眸‛的本义不是眼睛,但跟眼睛有关。
生1:眼珠。
师:眼珠里面是什么?生:黑眼珠。
师:眼珠的哪一部分?黑眼珠最中间最大的是什么?生2:‚牟‛子。
(回答错了)师:(批评刚才的学生)你喜欢读半边,这是你的发明。
生3:瞳孔。
师:瞳孔也叫什么?生4:瞳人师:哪个‚仁‛?生4:‚大人‛的‚人‛师:(幽默地)不是‚小人‛的‚人‛。
生5:是‚仁慈‛的‚仁‛。
师:板书‚仁‛和‚人‛两个字。
这个‚仁‛的确可以写作‚人‛,为什么可以写作‚人‛呢?(师在学生中寻找一番,找到两个眼睛大的学生)你们两个过来,互相看着对方,你看到谁了?两个学生:我在她眼睛里看到我自己了。
师:所以‚仁‛可以写成‚人‛。
好好学语文,好好学语文,语文很有意思!多读书,看谁的课外阅读量大?‚眸‛还有那些带有‚眸‛的词语?生1:眸孔(回答错了)师:(批评)你真有创造性。
生2:双眸师:(幽默地)还可以有三只眼,还有吗?生3:我的被他(生2)抢了。
师:书读少了。
还有‚回眸‛,有一篇报道,名字叫《回眸日本大地震》,回眸日本大地震,日本多地震的国家发了一篇文章叫‚回眸日本大地震‛,把历次大地震全部列出来了,看看日本人是怎么抗震的,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听说过吗?还有一篇文章名叫《回眸北京奥运会》,回过头来看一看2008奥运会,回忆,回头看。
‚回眸‛后面还可以加一个词。
听说过没有?生:回眸一笑。
师:你喜欢于老师吗?生:喜欢。
师:我在你身后,你喜欢我,请你对我回眸一笑。
(师生表演‚回眸一笑‛。
)生直面对着于老师笑。
师:真是很漂亮哟,还有点羞涩,我也很喜欢你,我对你回眸一笑哟,看着哟。
(于老师看了学生一眼,转过头来捂着嘴偷笑,流露出一种少女的羞涩,全场哄笑鼓掌。
)师:可惜这个‚回眸一笑‛不能用在男人的身上,它是专门形容女的,形容女的很漂亮,很恬静,但有点害羞,你们知道‚回眸一笑‛这个词出自与哪首诗吗?是写谁的?知道吗?出自《长恨歌》描写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多看课外书,注意积累词汇。
还有一个词语‚明眸皓齿‛,写的是人眼睛亮牙齿白。
学习语文第一要预习,查字典弄明白,遇到生字千万不要放过,这样才叫学语文。
检查读课文。
师:课文读的怎样了?生:读熟了。
师:谁来读一、二、三自然段?指名一生读。
(平淡无情)师:(评价)你读的正确,以后注意,读得连贯些。
指名继续往下读四五自然段。
(语气比较平淡)师:(范读两遍指导读‚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一句。
)要把引号读出来,它是起引用、强调作用的。
生继续读六至八自然段。
(流利、正确,但感情平淡)师:(评价)读了那么长的一段文字,只有一个小错误,很了不起!指名继续读课文九、十自然段。
(学生语气把握不错)师:(评价)出现两次小错误,无关紧要。
到现在为止,你是几个同学中语气最好的一个。
指名接着读课文。
(学生读‚似乎‛一句时,把‚蹑手蹑脚‛一词读错了,随后改正过来又继续读下去)师:你再读读‚似乎‛这一句。
生注意到了自己的问题,再读时一字不错。
师:全班齐读这一句。
生接着往下读课文第十一至十二自然段。
师:正音,血丝(xuè)的眼睛,读的不错,很流畅。
生继续读下去第十三至十六自然段。
师:有一个字要注意,‚映儿‛不是儿化音,要读出它的音来。
(范读、领读这个词)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小节读书情况)书预习的不错。
不过语气不好,离老师的要求较远。
朗读最重要的是把语气读好,要自然,像说话那样。
人物对话读时要读出不同人说话的语气,如大声、小声、生气、高兴等。
注意不同人读出不同语气。
师范读课文。
仔细听于老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的。
于老师读书入情入境,声情并茂。
全场掌声热烈响起。
师:多感人的一幕!爸爸妈妈的相互关爱照进我们心里。
读书不是读的字,而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要走进课文,走进要走进爸妈的内心。
模仿于老师,自由练习。
各人读各人的。
声音不要高,也不要快,读一遍。
生练习读课文。
指导读文中人物对话。
指名推荐班内朗读最好的同学。
生推荐了三位,师选了公认最好的一位。
1、师生合作读映儿和妈妈的对话。
师:(问合作的学生)你愿意读谁的?生:读妈妈的。
师:(幽默调侃)上来就当长辈。
师生读得绘声绘色。
师:换回来读。
师生变换角色读得有声有色。
师:读书要读谁像谁,把人物读好。
2、读病房中妈妈叮嘱映儿的话。
指名读,(生读的语调高昂)师:你有病吗?你这样病得不厉害,你现在不是得重病在床的病人。
生领悟了,再读,掌声响起。
师:读的真好,你病的不轻,(变换角色,低头凑在学生耳旁学文中映儿回答妈妈:妈,你放心,我这就去买饺子!)3、读其他描写爸爸妈妈互相关爱的话。
师:文中最精彩最难读的是写爸爸妈妈的话,先练一练,想一想刚才于老师是怎么读的。
生练习朗读。
让学生推荐了一位男生,读课文中映儿在病房外看到的场景描写的话。
师:读第一部分清楚明白;第二部分要轻声、慢。
为什么这样读?一女生又一次举手,但又没有答对。
师:(批评)我看出来了,你回答踊跃,但让我满意的不多。
生:是因为爸爸妈妈睡着了,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点。
于老师范读本部分,生自由练读。
然后指名读。
师:有进步!掌声送给她。
师:(选择刚才读书推荐的另一位女生)你刚才失去一次机会,给你弥补上。
你来读。
生读书很有感情。
师:这一段写的是感人的一幕,不仅写了爸妈睡的样子,还写了阳光,连阳光都写进来,阳光都被感动了,为什么?刚才那个总是回答错误的女生:写景衬托。
师:(赞许)话说多了,总有对的地方!爸妈感人的一幕,连阳光都被感动了。
一定要学会写景衬托。
好好读书,多读书,就会写作文!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二课时师:我们继续上课。
齐读课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学习了怎么仔细地读,怎么有感情地读。
这是一篇写爱的文章,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关爱?生:爸爸妈妈的。
理解为什么爱如茉莉师:为什么说爸爸妈妈之间的相互关爱像茉莉?为了弄明白这篇课文,让我们再读课文。
默读课文,咱们先研究一下茉莉有什么特点,静心读书,默读,朗读可以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而默读可以思考,当你思考的时候一定要默读不要出声,仔细地,从头到尾遇到写茉莉花的关键词标出来,静心读书。
静心思考,默读,默读要有速度,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生按要求默读课文,圈、标注词语。
师:谁来按顺序说写茉莉花的词语?生:平淡无奇师:还有谁画这个词了?(于老师对读书标画词语的同学竖起大拇指)师:在文中找出含有平淡无奇的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所在的句子。
(师板书‚平淡无奇‚)生齐读这句话。
师:茉莉花的确平淡无奇,接着往下说。
师:还画了那些词语?生:清香师:清香前面还有一个写香味的词语叫什么来着?生:缕缕幽香师:读这个句子,齐读。
(板书‚缕缕幽香‛)师:这是茉莉花的又一大特点——香。
所以,人们用茉莉花做茶,沏茶,它的芳香持久。
还有写茉莉花的一个词。
生:洁白纯净师:洁白纯净,把这句话读一读。
(板书‚洁白纯净‛)师:这叫会读书,会抓关键词。
读书要抓住关键词语,再读文中写爸爸妈妈关爱的句子,找到它们,答案就出来了。
默读,做上记号,默读深入了,就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意思。
指名按顺序读这些句子。
师:真好,像个病人,还没有忘记我们上节课学的。
(板书‚买、吃完‛)一个承诺,一个交待,吃完了再告诉他。
爸爸是怎么做的?生读出相关的句子。
师:两个‚没‛,一个‚直奔‛,爸爸妈妈之间,你想过我,我想过你,他们之间的关爱相互传递。
(板书‚没‛‚没‛‚直奔‛)师:病房里他们是怎样互相关爱的?指名读,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