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起始课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尽量消除陌生感
2、突出语文的学科魅力,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
3、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4、明确一些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培养兴趣,展现语文魅力
难点:学习习惯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
同学们,你们虽然已经学习了很多年年语文,但可曾认真思考过"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吗?(投影:)
语文是一种神奇。
在巴黎街头,一位盲人迫于生活,不得不在大街上乞讨。
但一天下来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位诗人在这句话前面加了四个字,行人经过这里时都把钱放到这位盲人手中。
他加了那四个字呢?“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是啊,春天多么美好。
这位盲妇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能不产生同情之心呢?这句话,是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的更加不幸。
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前面加了四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
语文是一种力量。
(汶川地震时电视上有一个公益广告:有一种凝聚叫力量,有一种自信叫坚强,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有一种选择叫坚定。
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很小很小;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也会变得很大很大。
)
朗读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觉?
语文是一种机智,一种气度。
有一次,文学大师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仅能通过一个人的小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曾经不负责任胡乱批评过他的批评家。
批评家见歌德迎面走来,便傲慢的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
"面对这十分尴尬的局面,歌德却笑容可掬的回答:"我和你正好相反。
"说完,歌德笑着让到路边。
语文是一种雅趣。
提到中国的茶文化,不能不谈谈"可以清心也"。
这五个字一般题写在茶壶盖儿上,组合成一个圆环。
奇妙的是,无论从哪个字开始,它都可以念成一句与茶有关的通顺语句。
品读如此巧妙的章句,谁能不真切的品尝到茶的清香爽口和茶文化的雅趣宜人呢?而这清香与雅趣不正是凭借语文才慢慢品出来的吗?
语文是一种传承。
中国文学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梁祝化蝶……世界文学中也有许多令人入迷的神话人物,例如天神宙斯、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这些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和神话人物,难道不都是凭借语文而流传至今吗?
语文是一种美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这些美丽的诗句,这些美丽的风景,难道不都是通过语文描绘出来的吗?
那么,
如何学好语文呢?
你学会预习了吗?
1、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画出好词好句用“波浪号”,把不认识的词语或者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用“?”
3、查字典或者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并标在书上。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口答)
5、口头回答课后的问题,阅读课后学习目标。
6、学画这篇课文的思维导图。
预习应这么做:
读课文,勤思索要点句,疑难处,
用符号,标示出;生字词,要查释;
标节次,分段落;写段意,理脉络;
中心意,弄明确;精彩处,加批注。
二、关于复习
上完课,整笔记;知识点,宜梳理;
作业前,应复习;做作业,慎审题;
独立作,须及时;写工整,莫儿戏。
三、关于笔记
大多数的笔记,应记在书上,就近原则比较好。
少部分可记在笔记本上,所以要准备一本笔记本。
每周一次随笔(抒写生活感悟,交流阅读心得,)每2周一次当堂大作文。
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
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
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举例:刘墉散文集《种下情缘》:(葵花籽):看。
这是向日葵得自太阳的消息,用一整个夏天去仰望阳光,只为垂首时深藏的财富。
结束语:爱好语文吧!同学们!
他能使你脑满诗书,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历史,志存高远;他能使你心灵纯洁,感情丰富;他能使你聪明智慧,善思善辩;他能使你文思如泉,笔下生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