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基础非高炉炼铁..
2.单位容积出铁率:
每立方米反应器每天生产产品中金属铁量,即 ηFe=η. ηm, tFe/(m3.d) ηm-金属化率,%
14
3.煤气利用率:
参与还原反应的气体与还原反应生成气体之比,即 ηg=(CO2+H2O)/(CO+H2+CO2+H2O),% 4.产品金属化率: 所得产品中金属铁量与含全铁量之比,表示产品被 还原到金属铁的程度,即 ηM=Fe0/TFe,% 5.产品还原度: 表示在还原过程中总失氧率,即 R=(失去氧量)/(矿石中铁氧化物总氧量)
3
二、非高炉炼铁的特点
1.不使用焦炭,焦煤仅占煤总储量5%,且现行技术 只能开采30-40%,高炉法面临缺乏焦煤的困境;
2.反应温度与还原程度关系与高炉法明显不同;
3.非高炉法钢铁厂投资少、周期短、灵活性强、适 应性强; 4.目前规模较小、方法多、未形成强势流程,
处于完善研究及发展中。
4
非高炉与高炉工艺温度与还原度关系比较
高炉流程: 矿石 A 在高炉内升温、 还原、熔化为铁水B→[C] 已达到饱和→在炼钢过程 脱C→再去除多余氧成为成 品钢液; 非高炉流程: 矿石被升温、还原为 海绵铁→在电炉中熔化还 原未还原部分→得到成品 钢液
5
钢铁生产过程产品中氧量、碳量的变化
传统方法生产工艺中 冶金反应重复,高炉炼铁 过程将铁、氧分离的同时 还会使C、Si、Mn等元素进 入铁水,必须精炼,精炼 后再次脱氧,因此,工艺 复杂,造成能源与原材料 的消耗; 非高炉方法具备了一 步法的特征,减少了因高 温冶炼对设备和耐火材料 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
10
五、熔融还原法
1.概 念:
以非焦煤为能源,在高温熔融状态下
进行铁氧化物还原,渣铁能完全分离,得
到类似高炉的含碳铁水,其目的在于不使
用焦炭。
11
2.一步法-Dored法工艺介绍
一步法: 是在一个反应器中完 成矿石还原熔炼的全过程; 优缺点: 工艺流程短,设备简 单,实际应用中存在能耗 高及高FeO渣严重侵蚀炉衬 的难题,至今尚未得到解 决。
6
三、非高炉炼铁分类
固定床法 1.按还原装置分类:
回转窑法
竖炉法 流化床法 固体还原剂
2.按还原剂分类: 气体还原剂 预还原法 直接炼铁法
7
四、直接还原法
1.概 念:
以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或非焦煤为能 源,在铁矿石(或铁团块)呈固态的软化 温度以下进行还原获得金属铁的方法。 由于还原温度低,产品呈多孔低密度海 绵状结构,含碳低、未排除脉石杂质的金 属铁产品,称直接还原铁(DRI),或称海 绵铁。
钢铁冶金概论
-------非高炉炼铁
1
主要内容
一、概 述 二、非高炉炼铁的特点 三、非高炉炼铁分类 四、直接还原法 五、熔融还原法 六、非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
2
一、概 述
1.概 念 非高炉炼铁法是高炉法之外,不用焦炭 炼铁的各种工艺方法的统称。 2.发展史 1770 年 第 一 个 直 接 还 原 法 专 利 诞 生 → 1857 年 提 出 完 整 的 近 代 直 接 还 原 ( Chenot )构思 → 1873 建成第一座非高炉 装置 → 上世纪 20 年代电炉(矿热炉)炼铁 → 70 年代具备一定规模 → 近期又重新成为 研究热点
8
2.使用固体还原剂举例(SL-RN法)
工艺过程: 次烟煤 +粗选铁砂 →多层炉内不完全燃 烧 800℃→ 煤干馏铁砂 预还原→从回转窑尾 加 入 → 加 热 9501000℃ →铁砂被还原 至金属化率 90% → 料 人 水 冷 筒 冷 却 至 120 ℃ → 磁选机分选 → 海 绵铁送炼钢车间
9
3.使用气体还原剂举例(Midrex法)
工艺过程: 天 然 气 + 净 化 炉 顶 气 (300400℃)→混合室→重整炉 (Ni 催 化 剂 ) →900-950 ℃反应: CH4+H2O=CO+3H2 CH4+CO2=2CO+2H2 还原气→竖炉(炉料炉顶加入) →停留6h →冷却带N2冷却 至100℃ →炉料排出
15
12
3.二步法-KR法(COREX法)工艺介绍
二步法: 将熔融还原 过程分为固相预还 原及熔态终还原并 分别在两个反应器 中完成; 优点: 改善了能量 利用,降低了渣中 FeO浓度。
13
六、非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
1.单位容积利用系数:
每立方米反应器有效容积每天的产品量,即 η=Q/Vu, t/(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