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从《致橡树》中看到的恋爱观

我从《致橡树》中看到的恋爱观

我从《致橡树》中看到的恋爱观
《致橡树》是舒婷著名的爱情诗篇。

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呼唤男女平等的爱情观,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这是一篇表达女性爱情观的诗作,但是它所包含的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女性。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来自于物质生活并且高于物质生活。

神奇的是,它出现之后不仅能指导男性和女性进行物质性的活动,而且能使双方在精神上得到深化,从而实现整体的和谐。

要注意的是,只有实现意识层面之上的精神交流才能称之为爱情。

如果认为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那只是一种情感交易。

知道了爱情之后,我们就应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

对于爱情,不同的人看法都不一样。

而我从《致橡树》看到的只有一点:独立自主。

诗人在诗歌的开头部分就写到“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很明显,在一段爱情中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要像“鸟儿”为了爱死去活来、劳心劳力。

也不要像“凌霄花”,一味的依附对方。

其实,无论是凌霄花还是鸟儿,都代表了一种卑微的价值观。

这种爱情让女人低到尘埃里,把自己一生的命运交托于男人手里,逐步失去自己的精神与个性,就像温室里的兰花、瓶中的玫瑰,苍白无力。

诗人所否定的正是这种不平等的爱情。

这种施舍般的爱往往会随着一方的厌倦而偃旗息鼓,只留下一地鸡毛。

我所向往的爱情,既应该有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忠贞,又有着担当和理智。

一般来说,人们沾染上爱情往往意味着丧失理智,有不少人认为爱情就应该是轰轰烈烈,于是,他们把心交给了对方,把耳朵交给了对方,把眼睛交给了对方。

可结果往往是你变成了对方的奴隶,而对方却没有意识到你是他的伴侣。

真正伟大的爱情,是有着共鸣的思想和灵魂,再迷惘、再困惑,也会保持清醒和独立。

如卓文君之于司马相如,李清照之于张汝舟。

《致橡树》这种爱情状态令人向往,可惜的是,这样的精神在社会上很难寻觅到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