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与方案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与方案


(1)一房一厅的家居凌乱不堪,妹妹蓬头垢面, 家里水电已年久失修; (2)兄妹辍学在家,无所事事: (3)妹妹的社会交往圈子很小,在现实生活中 除了哥哥几乎没有交谈的对象,而寄托于网络世 界; (4)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需要引导并且恢 复重建; (5)鼓励服务对象认识现实世界并确立自己的 人生目标。 (6)服务对象每月前半月花完低保金,后半月 靠邻居接济和挨饿度日。 对于方氏兄妹的问题,新闻媒体已作报道,一些 热心的邻居已经开始关注,对于方华来说最开心
方案设计实例
p205、二:弃婴的安置
P250、二:下岗女工的服务 P302、二:低收入家庭的救助
方案设计实例分析
例: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工
作的城市社区里有许多独居高龄老人,针对 这些独居高龄老人的需求,拟定一份社区服 务方案。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独居高龄老人在 生活上,会面临饮食、居住、生活照顾、经 济等问题。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社区老人的需求, 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协助老人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使其享有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2)充分利用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照顾机构。
未满足的需要。 可利用资源:自身的资源、系统的资源、环 境的资源。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先后次序。
2、服务方案设计 (1)目的(介入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
结果) (2)目标(每一阶段要改变或实现的指标, 并确定先后顺序) (3)方案实施策略 (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介入的计划)

考试题型
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
一、答题要点 二、实例示范 重点:1、运用理论进行实务的处遇与分析
2、通用过程模式、通用过程与具体服 务对象的问题的结合
问题
需要
服务对象
主要方法
主要内容
案例分析题
一、基本要求 应试人员须对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 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二、基本题型 1、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提出介入策略 2、分析某一实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及其对社会工 作实务的意义 3、分析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提出某一案例的介入策 略应考虑的因素 4、根据某一理论框架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题答题要点分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一是问题工作列表 问题主要是认识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哪一服务人 群?问题是什么?在哪里发生?何时发生?服务对 象的感受。潜在的问题和显在问题。 二是分之法 确定全面性问题,导致全面性问题的明确问题、导 致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

需要的评估:本案例中的服务对象已满足和

题型:根据所列出的案例的具体情况,分析
案例的实务过程 方法步骤1:对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各 阶段的工作重点,确定所完成的阶段及工作 任务。 方法步骤2:根据所列问题的需要,对照一、 二章的理论重点。
方华的社会生态系统图
邻居
媒体
网络
学校
方华
方明
陈爹爹
外婆
图示说明: 强关系—— 弱关系 恶劣关系—— 男性
题型:分析案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及其对社会工作 实务的意义。 案例:小丽的案例 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 服务对象系统:小丽、妈妈 目标系统:妈妈、爸爸 行动系统:学校老师、小丽的同学 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 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 介入蓝图。在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实现 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帮助服 务对象改变的重要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 用则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工具。

第一步:这是属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步:针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八个需要,找出小 丽存在的问题: 父母亲离婚后,母亲失衡的心态,使得小丽缺少正 常的家庭成长环境(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 母亲管教过严,缺少正常的同伴交往,缺乏应有的 人际交往技巧,适应能力弱(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 需要;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母女关系紧张, 学校的老师的批评,有严重的挫折感(获得良好的 心理发展的需要); 彻夜不归,可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严重的越轨行 为。
(3)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老人
提供生活服务。 (4)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 (如,帮助生活困难老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或医疗救助、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 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 案执行情况及效果的评估等。
案例: 方明和方华是一对孤儿兄妹。方明17岁,
方华15岁。父亲原来在某市一童装厂(集 体性质)上班,父亲身患精神病、糖尿病、 心脏病,后从1984年开始在家吃劳保,每 月劳保金74元,后来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办 理了低保,(每月356元),直至2003年4 月15日在医院过世。母亲在13年前就失踪 了,外婆年事已高,无法照顾兄妹俩。社 区居委会为兄妹俩办了低保,安装了水电, 学校免收兄妹俩的学费。

(2)方案设计 ——用“现实治疗”法,改变服务对象的居家环境 和个人卫生,可以与服务对象一齐动手整理居室, 传递个人卫生和居家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家庭消费档案,鼓励服务对 象按需消费和计划消费,培养理财观念; ——连接社区工作者、邻居、服务对象的其他亲属,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协助服务对象重建社会交往, 并给与服务对象必要的情绪、情感的支持; ——与学校联系,帮助服务对象重返校园,并鼓励 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同辈群体交往的基 本能力。 ——鼓励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活动,回归正常群体交 往。
社会工作实务考前辅导
丁美方
复习要求
一、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和通用过程, 理解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其中,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运用通用过程模 式要考虑的因素、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是 全书的重点。 二、熟悉社会工作的十二个实务领域的具体服务对 象需要、问题、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和方法。 注意:某一案例可能属于两个服务领域的交叉:例 如既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又属于学校社会工作;既 属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又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等。

第三步:将问题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列: 小丽上网彻夜未归为第一要解决的问题 小丽的学习问题 小丽的家庭关系问题 小丽的人际关系问题 小丽的情绪问题 第四步:分析小丽问题的成因 小丽的问题不是个人原因单独造成的,而是个人、 家庭、社会综合原因所造成,根据多元因素决定论 和人与环境的实务视角,对小丽进行综合介入。




第五步:提出介入策略: 1、危机干预:先找到小丽,解决小丽彻夜不归的问题 2、个案工作方法:与小丽沟通,了解成长经历感受,对自 身的看法/问题,澄清父母亲的婚姻关系、母亲的教育方法, 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帮助建立正确的成长观念(正 确的认知方法) 3、与小丽的妈妈和父亲沟通,告诉他们小丽对家庭的看法, 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提供必要的家长辅导,可以帮助小丽 妈妈建立单亲母亲的支持网络;参加家长培训班,改变教育 方法;协助小丽父母改变关系,共同为女儿的成长做出必要 的努力;(建立正常的家庭交往关系) 4、与学校的老师沟通,改变对小丽的教育方法,鼓励小丽 参加集体活动、成长小组,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

(3)方案执行:整合社会资源(社区工
作、邻居、亲属、学校,甚至是新闻媒 体),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提供 具体的服务;监督方案的执行情况;危机 干预(妹妹通宵上网、与哥哥同住一室 等)。 (4)方案评估: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方案的执行情况、效果评估 (注意:方案评估可以从评估的内容和评 估的方法两个角度去考虑。)



4、方案评估 (1)评估的内容 ——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服务介入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如时间等) ——工作者的角色实现情况 (2)方案执行情况 (3)效果评估(问题的改善情况) (4)评估的方法 ——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同行的评估 ——服务机构的评估

5、对案例中的服务对象进行某一阶段的具体工作 描述或者方法的应用,分析案例中社会工作服务属 于哪一阶段,应做些什么工作 6、根据案例的工作过记录/描述,分析社会工作者 完成了哪些阶段的工作(如可否结案?) 7、绘制家庭结构图,分析家庭成员关系,找到问 题的根源 8、绘制生态系统图,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找到 资源 9、运用内外影响力的范式分析服务对象的行为 10、分析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特点/介入策略。
内 外 影 响 力 范 式
家庭结构图
张父70患病
张母65 岁健康
张敏
妹妹
新女友
张敏丈夫
图示说明: —— 关系紧密 关系疏离 —— 关系中止
男性 女性
小梅15岁
小玲13岁
实例示范
中级辅导教材p187、p204、P220、P346
方案设计题




答题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设计出环节完整、严密、可行 性强的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和分析 二、方案设计 1、目的/目标 2、实施策略 3、方案执行 4、方案评估 注意:也有可能将一个实务介入过程完整呈现后分析其成功 的策略、功能。P346

问题:
出题思路一:根据上述情况设计个案 服务方案 1、问题陈述与分析
方氏兄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正常的认知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经济生活拮据、社会交往贫乏 等问题。主要是由于自幼生活在一个非正常的 家庭环境中,缺少必要的社会化环境和教导。 2、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正确引导服务对象的生活态 度和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服务对象认识 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周围世界的发展变化,鼓励 服务对象与人进行正常的交往,返回校园接受 教育,建立正常的成长生活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