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生产管理业务,能熟练操作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设备设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和常2“3能力,1、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或高中生及退伍军人2、学制:三年3、毕业要求(1)、修完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和实习环节,完成教学规定考试(2)、通过学校规定的学生德育操行测评(3)、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三、知识结构要求1.2.3.1.234.(一)文化基础课1.德育(1)职业生涯规划中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就业的稳定性、就业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中职生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缺少规划,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职业生涯设计这门课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职业道德与法律陶法、(力,础。
(4)哲学与人生学习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为将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鉴赏,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5.1.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熟悉交通专业英语常用的基础词汇和基本语句,注重相应的口语训练与实际应用能力。
2.普通话训练注重实际交流能力培训,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3.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常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能力。
4.形体训练通过形体礼仪训练塑造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内涵和气质,为今后从事服务行业打下基础。
5.提高1.车辆2.和评价标准。
3.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以票务员、乘务员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为指导,学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客运组织工作、票务管理、乘务管理、市场营销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掌握轨道交通客运流程、任务、特点、原则、客运组织的管理系统及客运组织能力的技术措施。
4.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重点掌握轨道交通运营计划、运营模式、列车运行组织、及其工作岗位制度、车站组织、车站设备监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应用等内容,使之在今后工作中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612、公共关系实训主要任务是通过模拟处理突发公共事故,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公共关系的一般知识在工作中如何具体运用,从而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3、职业资格考证实训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的单项职业资格技能进行系统训练,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证活动。
4、专项实训主要任务是围绕专业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将两门甚至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例如票务管理课程的专项训练就是要提高学生售票能力。
5《城打破固有的学期与假期划分,实习安排兼顾企业生产实际。
“十一”黄金周期间,是地铁、轻轨客流的高峰,地铁轻轨公司需要增加车站的站务人员,在重庆地铁开通运营后,每年的“十一”黄金周由本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参加车站的客流组织工作;每年的铁路春运客流高峰期,由本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参加客运专线车站客流组织和列车乘务工作。
因此,安排第三学期1周、第五学期4周实习,既完成了生产实习,也缓解了企业的压力,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由此带来的假期安排、教师指导,均有相应配套措施。
第5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利用学生预就业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票务管理、列车运行指挥工作、调车工作。
拟语音室或有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的网络机房。
?体育场馆(形体室)和设施条件能基本保证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课余健身及形体训练需要。
②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确定建设思路,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运作模式,主要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行车、客运、安全课程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设实训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高度仿真、功能完善、符合职业认知规律和课程改革方向的实训环境,充分保障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
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建设建议如下:③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应包含某城市轨道运营公司和某铁路局运营部门,城市轨道校外实训基地至少应实习基④件。
3.②图书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与刊物,生均专业图书、期刊资料及电子图书不少于60册。
③数字化(网络)资料主干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图片及视频资料库,开辟师生学习讨论区,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4.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在教学过程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利用理实一体学训室、多媒体、录像等多种教学手段。
5.突出评①评价;④2.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或相关行业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行车、客运等岗位职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安全意识强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客运、行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基层的操作、组织、管理及指挥工作和客运输组织、经营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人才使用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或相关行业一线岗位,从事客运组织、动车乘务、高铁乘务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三)①开②①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②熟悉统计学、会计学的基本知识。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掌握基本礼仪知识与语言运用知识;②掌握基本会计知识与经济法律常识;③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与网络操作知识。
核心知识: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礼仪、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
2.能力结构(1)职业技术能力①具有简单的财务分析、核算的能力;②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及组织协调的能力;③具有正确执行和运用规章解决旅客运输实①②具有运素质结构(1)①②(2)文化素质①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自觉创造美的生活的能力;②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获取信息的能力及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③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④知法懂法,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3)业务素质①了解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具有从事本专业各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②具有诚实、自律、进取、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与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④勇于创新、敢于创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4)身体心理素质①②八、课时分配比例表九、教学进程表图例:√入学教育、军训;■理论教学;▲考试;◆一体化教学;⊕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生产实习;◇假期;//毕业实践;≡社会实践期;//毕业实践;≡社会实践十、课外培养计划表十一、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教材选用表十二、保障条件(一)师资的配置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相关服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具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课堂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讲解、演示的能力,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进行教学。
具有(1.本实训室需要营造列车乘务工作的模拟环境,让学生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能熟练操作设备,并能很好的对客服务。
(3)售票工作实训室本实训室需要通过安装售票系统模拟软件,完成预订、售票等实训环节。
(4)电子商务实训室本实训室安装电子商务专家软件,实现学生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进行电子交易、电子银行、物流网、EDI等电子商务相关内容的操作。
(5)ERP沙盘实训室本实训室配备桌、椅、电脑及金蝶物理沙盘一套,能进行企业经营模拟演练,能同时满足6个模拟企业的经营演练。
2.习,(1.真正做到校企联合。
2.具备开放的、内容丰富的、更新及时的数字化专业资源。
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精品课程、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同时还能满足为学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等服务。
(四)教学运行与管理制度保障、政策措施保障1.教学运行管理根据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和校内实训基地运转特点,安排教学,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课程,以及学习工作化、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个性化,针对生源不同特点,对教学管理提出的人性化、柔性化管理新要求。
2.教学质量监控评价3.(3)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发挥所长,积累实践经验。
总之,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输送合格人才,推动企业发展。
十三、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本专业学生学业第三年可参加河北省专接本考试,攻读大学本科继续学习;也可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后,参加全国自学考试获取本科学历;同时考取更高等级的相关职业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