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最难大题已有满分,英语短文改错扣分最多! 附评分细则

高考数学最难大题已有满分,英语短文改错扣分最多! 附评分细则

高考数学最难大题已有满分,英语短文改错扣分最多!附评分细则近日,各地高考阅卷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各科哪些情况扣分最多?今年“爆难”高考数学题如何评分? 字迹不工整真会被扣分吗? 针对这些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各地考试院纷纷发布信息,一一进行解答。

山西省外语评卷组负责人柳老师说:“今年英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题相比去年简单一些。

但在改错题方面失分较多,主要是由于考生在单词拼写方面不准确、不规范,希望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从广东省考生的实际答卷情况来看,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在语法填空与短文改错题上存在读题不认真,没有领悟题干的具体要求;书写不规范;单词拼写错误;部分学生答题有投机的倾向等问题。

在书面表达题作答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考生审题不清,缺乏语体意识;信息点采集和整合的偏离;语言表达不当,缺乏语境和语用意识;语篇构建上应试思维痕迹明显。

一、关于文体1.试题如对文体有限定,考生要根据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2.考生一旦确定使用某种文体,则要合乎该文体要求。

二、对材料内容与含义的理解比如2017年全国1卷作文题是材料作文题。

材料列举了一项调查中来华留学生所关注的十二个“中国关键词”。

考生作文凡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能够形成合理关联呈现中国形象的某个方面,均视为符合题意。

考生可选择的立意角度很多,如富强中国、科技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绿色中国、时尚中国、美丽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创新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发展的中国、自信的中国等;或上升到中国精神、大国气象、大国责任等;或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均属题意范围。

三、等级评分标准这个等级评分标准是很多省通用很多年的,考生们一般看到的也是这个标准。

但是具体到某年的具体题目,各省的阅卷组还会制定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评分细则。

比如,2017年高考语文阅卷组制定的评分细则是这样的——(一)基础等级40分1.内容项(20分)涉及A题意、B中心、C内容、D思想、E感情①一等(20~16分)A.凡是所选关键词能够形成合理关联,呈现“中国形象'的某个方面者,均视为“符合题意'。

B.凡是紧紧围绕主题构思行文,可视为“中心突出”。

C.凡是材料丰富,能够充分表现主题,可视为“内容充实”。

D.凡是表达的思想倾向积极向上的作文,可视为“思想健康'。

E.凡是行文合情入理者,可视为“感情真挚”。

②二等(15~11分)A.凡是所选关键词能够形成合理关联,呈现“中国形象”的某个方面者,均视为“符合题意”。

B.凡是能够围绕主题构思行文,可视为“中心明确”。

C.凡是所选材料能基本表达主题,可视为“内容较充实”。

D.凡是表达的思想倾向积极向上的作文,可视为“思想健康”。

E.凡是行文朴实、自然、不造作,可视为“感情真实”。

③三等(10~6分)A.立足所选关键词,尚能呈现“中国形象”某个方面,但行文有所游离者,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B.尚有中心,但部分材料游离中心之外,可视为“中心基本明确”。

C.虽有一些材料,但不足以表现主题,可视为“内容单薄”。

D.凡是思想倾向基本符合道德规范的,可视为“思想基本健康”。

E.行文有造作痕迹,总体尚自然,可视为“感情基本真实”。

A.未能立足所给关键词,但能关涉到“中国形象”的某个方面,抓住材料的枝节意义来立意行文,可视为“偏离题意”。

B.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脱离材料含义作文者,可视为“中心不明确”。

C.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主题,可视为“内容不当”。

D.凡是思想观点有悖于现行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可视为“思想不健康”。

E.凡行文矫揉造作的,可视为“感情虚假”。

评分操作需注意:①内容部分评分以A(题意)(注意: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B(中心)、C(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量分。

在此基础上,参照D(思想)、E(感情)两项在等内浮动。

②四等卷中,凡各项(ABCDE)均符合该等要求的,字数满800字者,在3~5分内给分。

不是空白卷,不能给0分。

2.表达项(20分)①一等(20~16分)A.文体特征明显,可视为“符合文体要求”。

B.首尾呼应,文脉畅通,段落划分恰当,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可视为“结构严谨”。

C.能够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用词准确,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旬式选择得当,可视为“语言流畅”。

D.书写规范,可视为“字迹工整”。

②二等(15~11分)A.文体特征明显,可视为“符合文体要求”。

B.有头有尾,分段合理,可视为“结构完整”。

C.文从字顺,有1~2处语病,但不影响语意表达,可视为“语言通顺”。

D.字迹比较规范,容易辨认,可视为“字迹清楚”。

A.有文体杂糅痕迹,但尚能分辨出文体类型,可视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B.有头有尾,段落划分不够合理,可视为“结构基本完整”。

C.有3~4处语病,对语意表达并无很大影响,可视为“语言基本通顺”。

D.字迹不够规范,但尚能辨认,可视为“字迹基本清楚”。

④四等(5~0分)A.不能辨别文体类型者,可视为“不符合文体要求”。

B.段落划分有严重缺欠,杂乱无章,可视为“结构混乱”。

C.语病达5处以上,影响了语意表达,可视为“语言不通顺”D.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影响作文评阅,可视为“字迹潦草难辨”。

评分操作需注意:①表达部分的评分:以A(文体)、C(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量分,在此基础之上,再参照B(结构)、D(字体)两项,在等内上下浮动。

⑦四等卷中。

凡各项(ABCD)均符合该等要求的,字数满800字的,在3~5分内给分,不是空白卷,不能给0分。

(二)发展等级20分①一等(20~16分)内容上“深刻”,体现在三个方面:A.透过现象深入本质;B.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C.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表现上“丰富”,体现在四个方面:A.材料丰富(不指数量多);B.论据充足;c.形象丰满;D.意境深远。

语言上“有文采”,体现在四个方面:A.用词贴切;B.旬式灵活;C·善于运用修辞手法;D.文句有表现力。

写作思维上“有创意”,体现在五个方面:A.见解新颖;B.材料新鲜;C.构思新巧;D.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E.有个性特征。

②二等(15-11分)较有文采:A.词语恰当;B.句式有变化;C.能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较有创意:A.见解正确;B.材料选择得当;C.想象合理;D.较有个性。

③三等(10-6分)略显文采:A.词语较恰当;B.能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略有创意:A.有一定想象力;B.有一定个性。

④四等(5~0分)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

评分操作需注意:①发展等级评分,分解为四项16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可根据其中的若干个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②发展等级应根据相应的“评分标准”和“说明”要求评分,再参照“基础等级”的打分结果适当量分。

③基础等级的“内容”和“表达’’两项得分都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分只能在四等给分。

四、其他评卷问题1.关于题目试题要求“自拟标题”,缺标题者扣2分。

2.关于字数试题要求“不少于800字”。

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5分。

诗歌按行计算。

3.关于错别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

4.关于标点错误错3~5处扣1分,错6处以上扣2分。

5.关于没写完的作文①主体已写出只是没有结尾的作文,仍按基础等级标准评分,也不影响发展等级的评分。

②主体未写出,或300字以内的(不包括300字)作文,在10分(包括10分)以下给分,直接记在“内容”栏中,其他三个给分栏记0分。

6.关于“文不对题”凡是与材料的内容含义没有任何联系的作文,可视为“文不对题”。

此类作文存10分(包括10分)以下给分,直接记在内容栏中,其他两个给分栏均记0。

7.关于套作与抄袭的作文①没有自己的构思和立意,仅对原材料进行简单扩写演绎或对已有文章进行简单改写的,均视为套作。

凡属于套作的作文,基础等级在三等(包括三等)以下适当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②怀疑为抄袭的作文,需提供被抄袭的文章或准确线索。

经确认后,此类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内给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8.关于有严重问题的作文以下四项视为“有严重问题的作文”①内容上有严重的政治倾向性错误。

②答卷雷同。

③前后笔迹不一致。

④有特殊标记。

(此类答卷由题组长提交学科领导组审核处理。

)五、补充细则1.关于文不对题:所写文章与材料提供的内容无关,但只要提及了材料的只言片语,就不可视为文不对题。

2.关于发展等级,除了空白卷、文不对题、认定为套作的作文,发展等级一定不是0分,发展等级给分参照基础等级,不要跨等给分。

3.扣分一定要有依据:字数不足,一定要满50字(每行16个字,三行48个字)才能扣分。

1、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在历年高考学生的答卷上,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知道试题的解答方法,可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丢三落四。

对于解答题,即使过程比较简单,也要简要地写出基本步骤,否则会被扣分。

从卷面上反映,不少学生(尤其是优生)解题跨度大,影响得分。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组老师有如下共识:①当合理与公平矛盾时,选择公平,即用评分细则处理试卷,即使不太合理,为了公平,也得遵守。

如,某考生的解答题只给出了答案且正确,也要给一分(不管他是如何得到的)。

②保持学科特点,注重解题过程的严谨性。

应对策略: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表达完整、推理严谨,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必不可少的步骤必须写出来,以减少扣分。

要眼里有“过程”,并亲历“过程”。

2、抓好“三基”,侧重通性通法的落实“三基”(“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学科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去谈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

多数试题考查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在改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份量比较重。

例如,数学概率统计题满分为12分,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评分要求几乎一样,一共四个要求:①分析事件;②事件间关系与所用公式;③计算;④结果。

评分标准是每正确一项得1分。

又如,很多考生把线面角公式、点到面公式写错(从卷面上看应该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生)。

这样的失分让人感到惋惜。

再如,简单题可用直观解法,只要我们平时对这样的通法予以重视,分数就可以垂手可得。

应对策略:由上面的例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最后冲刺要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仍是主线)。

抓好基础就能得高分。

3、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在评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思维比结果更重要,方法对了就可以得分。

例如如果一开始计算出错了,而接下来解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错的话,每小问仍可得分。

在阅卷中发现有考生知道应该怎样解,就因为计算出错,做不出结果就把些题给划掉(自动放弃),失去得分的机会。

应对策略:正确的做法是,停止计算,并把后面的步骤或公式等等接着写出来,只有写出了得分点,老师才能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