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音乐没有国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它是一种人类都能理解、不需要翻译、可直接交流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的“世界语”。
千百年来,人们在生活、劳动、工作中,和音乐结成了亲密的伙伴。
或引吭高歌、或低吟浅唱、或抒高山之志、或寄流水之情……当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音乐就和我们的人生最为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从妈妈怀里的摇篮曲到天真烂漫的儿歌;从抒情浪漫的小夜曲到威武雄壮的进行曲;从乡音乡谣到异国情韵……音乐,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音乐是与生命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振颤,是生命的律动;它的呼吸,是生命的气息;它的起伏,展示着人世的哀、乐;它的跌宕,转诉着世间的悲、喜……音乐也如浩瀚的大海,闲适抒情小夜曲的心旷神怡、轻盈瑰丽华尔兹的温文尔雅、铿锵有力劳动号子的精神振奋、高亢嘹亮山歌的情致高远、撼人心魄交响乐的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大合唱的豪情满怀…..无不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智慧的启迪……
常听音乐可以让人消除工作紧张、减轻生活压力、避免各类慢性疾病等等。
在医学研究中发现,经常的接触音乐节奏、律动会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肠胃蠕动、神经感应等等,产生某些作用,进而使身人身心健康。
音乐无形的力量远超乎个人想象,所以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是现代人极为普遍的生活调剂。
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好的音乐可以舒解压力,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舒解忧郁苦闷的心情,甚至音乐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灵治疗;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适当的音乐刺激对脑部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达到防止老化的功效;音乐可以提升创造力、企划力以及刺激右脑,尤其是古典乐曲,对右脑的训练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音乐可以帮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经传导速率、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让人的身心都得到适度的发展、解放;音乐的旋律可以使婴儿呼吸平静、心跳减缓,让婴儿不再哭闹不安,也可以刺激婴儿的大脑思维能力,让他更聪明。
柏拉图说过:“节奏与和声蕴藏于灵魂深处,并在那里掌握着最强有力的支配权,滋润身心。
”
好的音乐是天籁,可以用纯净透明、滋润心灵;好的音乐教育是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温馨,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丝笑意,都能传达给人们信心和勇气。
初识音乐是从林海的《琵琶语》开始的,那婉转的曲调优美的旋律令我久久难忘。
还不懂音律的时候只知道那动人的旋律让我陶醉,便已非常喜欢,慢慢的,随着对音乐越来越深入的认识,我对音乐的爱也越来越深沉。
《琵琶语》出自2003年的专辑《琵琶相》,某年林海和朋友相约至江南,流连其间而忘返。
他们在水乡茶馆中听评弹,那是第一次,他被琵琶的单色打动,开始有了做琵琶音乐的一种冲动。
初听《琵琶语》,从听到的那一刻起,该曲就把我带入到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里,流连忘返。
静听林海创作的《琵琶语》。
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切切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
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诉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
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还是曲子中间那一段,也许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
配上一段有如天籁般吟唱的女声“啊……啊……”,在琵琶声的背景下,将琵琶想要表达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曲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琴声过后,私语的夜幕就随着水乡的日落诗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琵琶语,在他那悠扬的琴声中,仿佛是有人在不断地与你絮语,在与音乐的交流中,慢慢涤荡你的灵魂。
古典音乐之美,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