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成人礼简介

中国古代成人礼简介

《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 最迟二十岁。考虑到时代发展、笄礼意义的调整, 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要读书,完成学业,所以,这 个时间放在高中毕业18岁为宜。
• 行礼日期
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这是发源于两 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韩国流传。 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笄礼,不仅是传统礼 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彝族地区行换裙礼。 纳西族女子、男子则分别行穿裙子、穿裤子礼。 纳布朗族行报告礼。 傣族行漆齿和纹身礼。 瑶族行‚度戒‛礼。 藏族女子行戴巴珠礼。 台湾高山族男子16至19岁举行的成年 礼仪。包括斋戒、长老训示,举行赛跑、 歌舞,宴会等活动。台湾东海岸、中央山脉 高山族各支系都有此俗,但仪式的内容、年 龄各有差异。
二、男子的冠礼(Capping)
•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 • 《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 • 《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 字。‛又《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 之道也。‛ • 《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 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 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 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 立。‛
1.先将头发梳成马尾, 拿紧即可,不要用 皮筋固定
2.向一边扭头发,这 时右手一定要带紧
3.顺着一个方向继续 扭头发,使其成为 一个圆形
4.将辫梢藏进发髻里 面,同时可以旋转发 髻调整到一个合适的 位置,一般来说使其 最粗的部分位于上部 比较牢固
5.从斜下部插入发簪 即可
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
在这个过程中, 主宾每次加冠时 都要向冠者致不 同的祝辞,皆为 劝勉与祝愿之意。
• 宾醴冠者:向冠者敬酒的仪式。三加后,主人 与赞者(助手)设筵席于室门西边、堂正中, 冠者将首次得到成人的礼遇。宾揖请冠者即席, 面朝北向冠者授觯(饮酒器),宾赞者向冠者 进上脯醢(干肉和肉酱),冠者祭食、祭酒, 以感恩的心祭祀先人,表示不忘本。宾则以成 人之礼与冠者相互拜揖,表示冠者已成人。 • 冠者见母:冠者带上干肉从西阶下堂,到东墙 那边,从北头的闱门出来,面朝北拜见母亲, 并献上干肉,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 母亲又拜。
成年礼
一、成人仪式
• 起源:
远古氏族社会时代,曾流行过一种‚成丁礼‛。 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 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 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 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 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 成丁礼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消失了,而中国的儒家 看到了它的合理内核,将它加工改造为‚冠礼‛, 作为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礼》有 《士冠礼》一篇,详细记载士之子举行冠礼的详 细仪节。《礼记》有《冠义》一篇,说解冠礼的 含义。 发展到后来,它的本意变成了表示对成年 人婚姻资格的一种承认。
彝族——沙拉洛
·由受礼者的女伴为其举
行,长辈和局外人不得 参加。
·主要内容: 女伴们为她梳妆打扮, 换群改饰。 将‚童女‛打扮成‚新 娘‛。
壮族——度戒仪式
1 烧香 2 度戒 3 度师公戒
4 度道公戒
五、成年礼如今的演化
• 各朝各代的成人仪式都不尽相同,明清 以后就被废除,而加冠,上头大多演化 至婚俗礼仪中。 • 古典的冠礼衰落了,并不等于成人仪 式消亡了,在近代民间,成年仪式一 直以其他形式的习俗盛行, 重要的有: 1、开锁2、还愿3、还俗 4、完灯 5、理发 • 这些仪式一般在孩子12岁时举行,因为 12岁曾是天子诸侯加冠的年龄。
冠 礼 准 备 工 作
•筮日:举行冠礼的日子要通过占卜的形式来选择 吉日,不能够随意决定。 •戒宾:作为冠礼的主人,即冠者的父亲,要提前 三天通知同僚、朋友,邀请他们届时前来观礼 。 •宿宾 :人选一经确定,主人要提前一天前往正宾 家中作特别邀请。 •赞者:用占卜的方式为主宾选择一位助手,即帮 助主宾行冠礼的人。 •为期:在举行冠礼的前一天黄昏,约定举行冠礼 的具体时间。
三、女子的笄礼(Hair-Pinning)
• ‚女子十有五岁许嫁,笄而字‛ • 《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 称字。‛ •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女子的成年礼叫及笄,即其母亲或者长辈替她 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
笄 礼 准 备 工 作
• 行礼年龄
笄 礼 具 体 流 程
• 迎宾
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 西面台阶下 ;
• 开礼
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 。
• 笄者就位
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 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 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 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冠 礼 主 体 部 分
冠礼的主体部分
• 三加:始加、再加、三加。主要是三‚加 冠‛、三‚易服‛和三‚祝辞‛。 • 主宾依次将三种不同的冠给冠者戴上,冠 者随之要更换与冠相匹配的三套礼服,这 称为‚三加‛。
• 冠者即席入坐,赞冠者(助 手)用栉为他梳头、挽髻、 加笄,用缁(黑缯)缠住 发髻。主宾从有司手里接过 缁布冠,向冠者致祝辞然后 为之加上缁布冠,冠者起身 回到房中换上玄端服,系上 赤而微黑色的蔽膝,出房面 南站立向宾客展示。此为初 加。 • 再加加皮弁,冠者回房换白 色而腰间有褶皱的裳,系白 色蔽膝,出房面南站立, ; • 三加加爵弁,冠者回房换熏 裳,系上赤黄色的蔽膝,出 房面南站立向宾客展示 。
• 二加 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 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 赞者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 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宾向 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 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 三加 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正宾接过, 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赞者为笄者去发钗。 正宾跪下,为笄者加钗冠,然后起身。赞者帮笄者 正冠。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去房内更换 与头上钗冠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 字笄者 给笄者取‚字‛。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 身下来面向西。宾为笄者取字,念祝辞。笄者向宾 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 • 笄者揖谢 就是笄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 谢。笄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 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 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 礼成 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 者宣布笄礼已成,至此,笄礼结束。
• 宾盥
正宾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 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 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初加: 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 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然后跪坐 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 回到原位。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笄者起 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回到东房,赞者 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笄 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 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 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冠礼的流程
• 冠礼的仪式包括: • (1)行礼前准备:筮日、戒宾、筮宾、 宿宾、赞者、为期; • (2)三加:始加(缁布冠)、再加(皮 弁)、三加(爵弁); • (3)宾礼冠者; • (4)冠者见母; • (5)宾字冠者; • (6)后续仪节:冠者见兄弟、姑姊、国 君、乡大夫、乡先生,礼宾、酬宾、归宾 俎。
-------------END-------------
• 参礼人员
笄礼参礼者以女性为主。主人、正宾、赞者、赞 礼、摈者和执事由女性担任。
• 筮日 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 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 筮宾、戒宾 即确定参礼人员,前期三日戒宾,一日宿宾。择 亲姻妇女之贤而有礼者为正宾。以笺纸书写请辞,行 礼前三日,派人送达。行礼前一日再次恭请正宾。遣 人以书致辞。 参礼人员: 笄者;主人(一般为笄者的双亲);正宾(有德才 的女性长辈);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的人);赞者1 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 观礼者若干。
【参考资料】
[1]《仪礼注疏》,鄭康成、 陆德明[M]。吉林出版集团, 2005年版, 卷一、卷二、卷三-士冠礼第一。 [2]《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彭林[M]。中华书局。 [3]《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4]传统的回归:“成人礼”的现代意义》,陈华文,《民俗学刊》2002年4月 [5]古代冠礼的一种变异──庆号习俗,陈华文,《东南文化》1990.1~2期 [6]杨华:中国古代成人礼及其现代意义——《儒风大家》杂志的采访记录 [7]中国古代成人礼与现代青年教育,李爽[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9年第11卷第3期。 [8]中国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杨明,汤海艳][2011年3月31日],论文网. /thesis/2011/22604.html
• 宾字冠者:取字是冠礼重要而特殊的仪节,因为在
古代的社会交往中,成人之后,名只用于自称,除 君父外,任何人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字,以示尊 敬。冠者拜见母亲回来,面朝南于西阶东边站立, 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此即为《礼记•曲礼上》 所谓的‚男子二十冠而字‛。
冠者见兄弟、宾赞者,然后 出庙门、入寝门,拜见姑姑、 姐姐,仪节与见母亲一样。 冠者回家后更换服装,脱去 爵弁服,戴上玄冠,穿上玄 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 膝,拿着雉先去拜见国君, 然后再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 乡先生。 醴宾、送宾归俎:冠礼结束 后,主人用醴(甜酒)酬谢 宾,并赠给宾一束帛和两张 鹿皮作为酬谢。把宾送出大 门,并派人把醴宾用的牲肉 送到宾家。
冠礼当天—开始前
• 加冠的当日清早,主人要陈设冠礼过程中 所需要的盥洗之器、冠服、梳妆用具和盛 酒礼器等。陈设完毕后,主人、加冠者的 兄弟、摈者和冠者都各即各位。 • 摈者向主人报告主宾及其助手的到来,主 人从大门左侧出来迎接,导引他们进庙。 在这个过程中,每走到拐弯处,主人与宾 都要互行揖礼,走到庙门前,主宾要互相 揖让后再进庙门。 • 进入庙门后,主宾在行进中要相互揖让三 次,在升阶时,主宾又三揖三让后升阶升朱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