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由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翻译而来,即: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
人们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智力成果都应当可以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知识产权不是体现该智力成果的产品或者记载该智力成果的有形载体,而是该无形的智力成果本身。
"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各项有关权利: 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 3)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 4)科学发现; 5)工业品外观设计; 6)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 7)制止不正当竞争; 8)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创造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
它是一种产权或财产权,是法律授予发明创造的一项独占权。
它既可以是一项产品,也可以是一种生产方法,也可以是解决某个问题的技术方案。
它包含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三种类型。
怎样申请专利?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
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以及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且应当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及其所属的类别。
发明:在我国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申请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必须具备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实用新型”一般指对机器、设备、装置、用具等产品形状、构造或其组合的技术解决方案。
与发明技术解决方案相比,创造性水平较低,只涉及有型物品。
根据各国不同的法律保护形式,对实用新型授予的权利有: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证书或者实用证书。
注册实用新型的条件相对发明专利而言通常不严格(不要求创造性或者只要求不显著的创造性),注册程序较快(注册前通常不对新颖性和创造性进行审查),并且授权和维持费用一般低于发明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相比有什么不同点?1、获得实用新型保护的要求,其严格程度低于对发明专利的要求。
虽然必须满足“新颖性”的要求,但“创造性”或“非显而易见性”的要求可以较低或完全没有。
实践中,有相当数量的发明申请,可能不符合专利性条件的创新技术经常寻求实用新型的保护。
2、实用新型的保护期限相对于发明专利短,由于各国法律规定的不同,通常在7年和10年之间,大多没有延伸或续展,但有些国家也允许续展。
我国对实用新型的保护期限为10年。
3、大多数提供实用新型保护的国家,专利局在注册之前并不对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只进行初步审查(形式审查),只要经形式审查合格即可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4、实用新型的注册费和维持费用比较便宜。
5、在专利保护上,有的国家是以注册或登记的方式加以保护,我国采取的是登记方式。
在一些国家,仅有某些技术领域可以获得实用新型保护,而且仅保护产品不保护方法。
怎样判断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否授予专利权的首要的实质性条件,就是判断该专利申请是否具有新颖性。
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之前,要对其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作广泛调查,对其是否具有新颖性要有正确的判断。
新颖性的判断要满足下列条件:(1)在专利申请提交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这里的出版物,不但包括书籍、报刊、杂志等纸件,也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及唱片等音像件;(2)专利申请提交前,在国内没有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所谓公开使用过,是指以商品形式销售、或用技术交流等方式进行传播、应用,以至通过电视和广播为公众所知;(3)在该申请提交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专利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怎样判断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实用性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的又一必要条件。
专利法规定:“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能够制造或者使用,是指发明创造能够在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生产中大量制造,并且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和人民生活中,同时产生积极效果。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专利法并不要求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专利之前已经经过生产实践,而是分析和推断在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生产中可以实现。
怎样判断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具备创造性。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一项发明创造的创造性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同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2)同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显著进步。
显然,同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这是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
但一项发明创造具备了新颖性,不一定就有创造性。
因为创造性侧重判断的是技术水平的问题,而且判断创造性所确定的已有技术的范围要比判断新颖性所确定的已有技术范围窄一些。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创造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本质的区别。
也就是说,该发明创造不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直接从已有技术中得出构成该发明创造的全部必要的技术特征。
显著的进步是指该发明创造与最接近的已有技术相比具有长足的进步。
这种进步表现在发明创造克服了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表现在发明创造所代表的某种新技术趋势上;或者反映在该发明创造所具有的优良或意外效果之中。
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这里可见发明创造的“突出的”和“显著的”就是判断发明和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区别所在。
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是什么?专利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应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但专利法却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所谓不相同是指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外观设计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在国内公开使用过,可以认为这是对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的新颖性的要求。
从实质上来说“不相同”就可以视为是判断外观设计是否具有新颖性的标准。
所谓不相近似是指与申请日以前已经公知公用的外观设计相比,该外观设计有显著的特征,以致专业美工设计人员不能容易地从现有技术中演变出来。
所以这里“不相近似”可以理解为是对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的创造性的要求。
至于外观设计专利的实用性,专利法中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其中,适于工业上应用,可以认为是对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的实用性的要求。
专利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有权允许他人实施其专利,并取得相应报酬的制度。
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是专利权人的重要权利。
《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必须与专利权人签订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
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
专利实施许可是专利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是一种有限制的许可,比如对实施专利的时间、地点、范围等做出限制性的约定。
当事人双方要签订书面实施许可合同。
被许可人只是自己享有专利的使用权并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
怎样查阅中国专利文献?中国专利局文献馆的中国专利馆内,收藏了几百万件专利文献。
我们要从这浩翰的信息海洋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该从哪里入手呢?《中国专利索引》是检索专利文献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书。
该索引1997年以前出版《分类年度索引》和《申请人、专利权人年度索引》两种。
《分类年度索引》是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或国际外观设计分类的顺序进行编排的;《申请人、专利权人年度索引》是按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姓名或译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进行编排的。
两种索引都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编成三个部分。
1997年开始改为三种。
在保持原来两种不变的基础上,增加《申请号、专利号索引》,这是以申请号数字顺序进行编排。
并且改为每季度出版一次,从而缩短了出版周期,更加方便了用户。
当我们知道分类号、申请人名、申请号或专利号时,就可以以它们为入口,从索引中查出公开(公告)号,根据公开(公告)号就可以查到专利说明书,从而了解某项专利的全部技术内容和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
若要了解该专利的法律状态,可以通过索引查出它所刊登的公报的卷期号。
如果想了解某一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状况,或者说,既不知道申请人,又不知道专利号,但又想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发明创造项目的专利技术状况,可以根据该项目所属技术领域或者关键词,去查阅国际专利分类表,确定其分类号,从分类索引中的专利号、申请人所申请的专利名称,进一步查阅其专利说明书。
随着中国专利文献CD-ROM光盘出版物的诞生,通过计算机从光盘中捡索专利文献,既省时又省力。
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专利数据库光盘》记录了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的全部专利文献,其内容类似于索引,它以更多的著录事项作为入口,再进入到公报光盘,说明书光盘,便可获取你所需要的全部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