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巷道掘进爆破技术资料

巷道掘进爆破技术资料


一、倾斜眼掏槽
1、 单向掏槽
a—顶部掏槽; b—底部掏槽; c—侧向掏槽;
孔口
孔底
d—扇形掏槽
2 、锥形掏槽
a—三角锥形
b—正角锥形
c—圆锥形
3、楔形掏槽型式
孔口
孔底
• a-垂直 楔形掏槽 • b-水平 楔形掏槽。
3、楔形掏槽(续)
• 类型: • 通常由两排或三排相对称的倾斜炮眼组成,爆破后形 成楔形槽腔。楔形掏槽可分为垂直楔形掏槽和水平楔形掏 槽两种。 • 应用: • 楔形掏槽常用于中硬以上均质岩石。当巷道岩层有水 平层理时,宜采用水平楔形掏槽,以提高掏槽爆破效果。 • 特点: • 根据掏槽深度的不同,每对掏槽眼眼口间距为 0.8~1.2m,眼底距离为200~300mm,相邻炮眼排距300~ 400mm,掏槽眼与工作面交角为600~750。
1)掏槽眼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彼此间严格平行,装
药眼与空眼间隔布置,爆破后形成一条槽缝槽腔。 2)掏槽眼数目与巷道断面大小及岩石坚固性成正 比,通常为3~7个眼。眼间距离一般取(1~2)炮眼直 径。
3)龟裂掏槽体积较小,应用较少。
•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中硬以上或坚硬岩石,或小断面巷道。
2、角柱形掏槽
• 图中数字表示起爆顺序。 空孔
一、炮眼的种类和作用(巷道)
1—顶眼;2—帮眼; 3—底眼 a—掏槽; b—扩槽;c—形成巷道(巷道)规格断面;
一、炮眼的种类和作用(巷道)
巷道断面炮眼布置图
常用的爆破术语(或基本概念)
不耦合装药:炮孔直径大于药卷直径的装药方式,(两者 相等时为耦合装药)。 装药不耦合系数:炮孔直径和药卷直径的比值。 炮眼密集系数:炮眼间距和该排(圈)炮眼装药最小抵抗 线的比值。 装药集中度:炮眼装药质量和炮眼长度的比值。 炮眼利用率:循环进尺和炮眼长度的比值。 周边眼痕率:爆后周边(一般指顶眼和帮眼)半边眼痕数 和周边眼数的比值。 炮头(起爆药包):内装有起爆元件(雷管)的药包。
岩巷掘进控制爆破技术
岩巷掘进控制爆破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掏槽爆破
第三节 爆破参数和爆破图表
第四节 光面爆破
第五节 微差爆破
第一节
概述
目前,钻爆法(drilling blast method)由于对地质 条件适应性强、开挖成本低,特别适合于坚硬岩石巷 道、破碎岩石巷道及大量硐室的开挖施工。因此,钻 爆法仍是巷道掘进的主要手段。巷道爆破掘进开挖是 以钻孔、爆破工序为主,配以装运机械出碴,完成巷 道施工的方法,是建设巷道的主要工序,它的成败与 好坏直接影响到围岩的稳定及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和 施工速度,是巷道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炮眼的种类和作用(续)
• 掏槽眼。针对巷道开挖爆破只有一个临空面的特点,为提高
爆破效果,宜先在开挖断面的适当位置(一般在中央偏下部)布 置几个装药量较多的炮眼。其作用是先在开挖面上炸出一个槽
腔,为后续炮眼的爆破创造新的临空面。
• 崩落眼。位于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的炮眼。其作用是扩大掏 槽眼炸出的槽腔,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崩落眼又是爆破 岩石的主要炮眼。 • 周边眼。沿巷道周边布置的炮眼称为周边眼。其作用是控制 爆破后巷道断面形状、大小和轮廓。按其所在位置的不同,又 可分为帮眼、顶眼和底眼。
二、直眼掏槽
• 直眼也称直线掏槽 • 特点:所有掏槽眼均垂直于工作面,炮眼之间相
距较近且保持互相平行,其中有一个或数个不装
药的空眼。
• 形式:垂直眼掏槽有龟裂掏槽(又称缝隙掏槽或
直线掏槽)、角柱形掏槽(圆柱又称桶形掏槽) 和螺旋形掏槽等多种种类型。
1、龟裂掏槽
装药孔
空孔
1、 龟裂掏槽
• 特点:


巷道爆破的特点 巷道一般采用小孔径钻眼爆破,有钻眼、装药、连线、爆 破等工序。主要特点: 1)由于水、气温、噪音、粉尘、潮湿以及照明、通风等的影 响,钻眼爆破作业条件差。 2)爆破的临空面(自由面)少,岩石的夹制作用大,耗药量 大 ,爆破难度大。 3)对钻眼爆破质量要求较高。方向正确,巷道断面达到设计 标准,爆破时既要预防飞石崩坏支架及设备等,还要保证爆落 岩石块度要均匀,爆堆要集中,便于装碴运输。 4)要求采用光明爆破技术,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确 保围岩完整。
斜眼掏槽的优缺点
优点: 1)适用于各种岩石并能获得较好的掏槽效果; 2)所需掏槽眼数较少,炸药单耗较低,但掏槽体积大,易 将岩石抛出,有利于其它炮眼的爆破, 3)掏槽眼位置和倾角的精度对掏槽效果影响较小。 缺点: 1)掏槽眼深度受到巷道断面限制,因而影响到每个掘进循 环的进尺(巷道断面较大,影响小,但小断面巷道影响 较大,无法进行深孔爆破); 2)岩石抛掷距离远,岩堆分散,影响装岩效率; 3)钻眼方向难以掌握。
装药孔
2、角柱形掏槽 各掏槽眼互相平行且呈对称形式。空眼直径可与
装药眼相同,也可采用大直径空眼,以便增强自由面
的作用。
大直径空眼角柱形掏槽,可适当增加炮眼间距。
桶形掏槽较龟裂掏槽形成的槽子体积大,在中硬 岩石中使用较为普遍。 • 主要形式有:三角柱掏槽、四角柱掏槽、菱形角柱 掏槽、五星角柱掏槽、六角பைடு நூலகம்掏槽、筒形掏槽、复 式三角柱掏槽等
一、炮眼的种类和作用
巷道开挖爆破的炮眼类型按其所在位置、爆破作
用、布置方式和有关参数的不同可分为掏槽眼、崩
落眼眼和周边眼。爆破的关键是掏槽眼和周边眼的
爆破,掏槽眼为崩落眼和周边眼的爆破创造了有利
条件,直接影响循环进尺和掘进效果;周边眼关系 到巷道开挖边界的超欠挖和对周围围岩的影响。直 接控制成型质量。
第一节
掏槽爆破
1)定义:为了创造第二个自由面,可以在掘进工作面的某一 适当位置布置少量炮眼,爆破时首先起爆,在工作面形成一个 槽口状空腔(通常称槽腔),使周围其他炮眼(崩落眼和周边 眼)均以此为自由面,向空腔方向爆破,以获得较好的爆破效 果,此种技术就叫掏槽爆破。这些炮眼就称为掏槽眼。 2 )特点:为了提高其他炮眼的爆破效果,掏槽眼应比其它 炮眼加深150~200mm,装药量增加15%~20%。 3 )分类:根据巷道(巷道)断面、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等 条件,掏槽眼的排列形式有很多种类,归纳起来可分成倾斜眼 掏槽和直眼掏槽两大类,此外还有两者结合的混合式掏槽。 4)布置原则:掏槽眼位置一般应布置在开挖断面的中部或中 下部,有软弱层时,布置在软弱岩层中。炮眼方向,在岩层层 理明显时,应尽量垂直于岩层的层理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