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典型零件的检修

第八章典型零件的检修


三)、气缸盖裂纹的检修 四)、气缸盖磨损的检修
五)、气缸盖腐蚀的检修 (磨损和腐蚀主要在气阀座面)
第二节 气缸套的检修(P.115-) 一、气缸套的拆卸 二、气缸套的常规检修 三、气缸套磨损的检修 1.气缸套内圆表面磨损的测量 2.气缸套磨损的修复 四、气缸套裂纹的检修 1.气缸套冷却侧的裂纹 2.气缸套内圆表面的裂纹 3.气缸套裂纹的修理 五、拉缸
4、裂纹的修理 气缸盖轻微裂纹(深度小于壁厚的3%时)可 采用锉刀油石或风动砂轮消除,经着色法 探伤、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气缸盖触火面裂纹可以金属扣合并可配合 使用无机粘结剂,效果较好。 缸盖的覆板修理主要用于外表面处的裂纹。 气缸盖触火面裂纹可以堆焊 ,但要注意 残余应力。 气缸盖进排气阀孔或喷油器孔壁周围的裂 纹可以镶套修复(如图)。
垫 环 修 复 法
承磨环磨损后,需在更换活塞时更换。 活塞顶部烧蚀的形貌是麻点或凹坑或壁厚烧损 。 活塞顶部烧蚀的主要原因是高温、高温钒腐蚀 、 接触火焰 。 检查活塞顶部烧蚀的方法是测量法 。 活塞顶部烧蚀的程度可由样板+塞尺测量。 组合式活塞顶部严重烧蚀超过1/2壁厚时应:局 部更换 活塞顶面烧蚀达壁厚的1/2时应换新。
一、活塞组件的结构特点:
(1)
(2)
(3)
(4)
1.四冲程机的工作特点
2、二冲程机活塞组件的工作特点
(1)
(2)
(3)
(1)为什么长裙活塞机没有填料函?
(2)海底螺帽松动P130
s h
事 故 分 析
(3)防松螺丝的绑扎
二、 活 塞 组 件 的 拆 卸 检 修
吊 缸 二 管 轮
气缸套的测量部位
校 表
标 尺
样 板
确定测量点
气缸套内圆磨损极限
反映气缸套内表面磨损的指标有磨损率、 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以及缸径最大增 量。
气缸最大缸径增量ΔD=Dmax—D公称。
6ESD43/82型船用柴油机最大缸径增 量为1.5mm, 则最大缸径为: 431.5mm Sulzer6RTA84型船用柴油机最大缸 径增量为3.6mm, 则最大缸径为: 843.6mm MAN B&W5S60型船用柴油机最大缸 径增量为2.4mm, 则最大缸径为: 602.4mm
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的裂纹
气 缸 盖 冷 却 侧 的 裂 纹
R D 型柴 油机 气缸 盖的 裂纹
MAN型柴油机气缸盖的裂纹
三)、气缸盖的裂纹 : 1、触火面上的裂纹 触火面发生热疲劳裂纹或高温疲劳裂纹(两种
疲劳的区别?)
2、冷却腔的裂纹: 冷却腔发生的是机械疲劳裂纹 裂纹发生在应力集中明显处 腐蚀对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有影响 气缸盖裂纹的检验方法是:观察法或着色探伤或 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法可检验气缸盖裂穿性裂纹
活塞裙部外圆磨损极限
二冲程机活塞磨损主要发生在:活塞 环槽 活塞环槽磨损后,用样板+塞尺进行 测量。 活塞环槽磨损后,形状变成梯形 。 活塞环槽磨损大的部位在下平面 。 活塞环槽磨损后影响天地间隙 。 活塞环槽过度磨损后,可采用车削恢 复形状。
活塞环槽磨损与测量
用光车或磨削修理活塞环槽时应考虑 槽脊强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加工量不得超过原尺寸的20—25% 同一活塞只允许一个环槽光车或磨削 这是一种修理尺寸法 光车活塞环槽时,槽脊剩余尺寸不得 小于原尺寸的75—80% 。 按修理尺寸法修理活塞环槽时,活塞 环应按环槽修理尺寸设计制造并更换 。
五、气缸套的拉缸 有两种情况: 运转初期的磨合拉缸—发生在缸 套与活塞环之间(表面粗糙不平) 稳定运转较长时间后的拉缸—发 生在缸套上止点附近与活塞裙部 发生拉缸根本原因是配合表面间 油膜太薄或被破坏 发生拉缸工艺原因是配合间隙过 大、过小或分配不均(对中不良)
运行管理中,防止拉缸的措施: 密切注意汽缸注油器的运转情况, 及时检查活塞环,注意补充膨胀 水柜,注意活塞冷却油的进出情 况。
1
、 填 料 函 的 结 构
填料函环与活塞环的区别:
6ESDZ76/160柴油机填料箱
SulzerRTA38/48型柴油机活塞杆填料箱
2、填料函的拆卸
1)常规吊缸拆卸
2)事故性拆卸
3、活塞及活塞环的拆卸 1)活塞环的常规检查P126
2 ) 活 塞 的 吊 出 与 检 查
3)、活塞环的拆卸
三、气缸套磨损的检修 1、常规: 通常,当缸套磨损量超过0.4%~ 0.8%D时,燃烧室失去密封性。 铸铁缸套的磨损率一般为 <0.1mm/kh。 镀铬气缸套的磨损率为 0.01~0.03mm/kh(使用时间长)。
2、磨损测量 测量气缸内径采用的量具是 内径千分尺 +样板。 气缸套内径磨损测量时,每个截面测 首尾方向与左右方向2个直径。
封缸动作
1. BLOW BY OR F/V 仅停止喷油燃烧:关闭进油阀 2.LINER/COVER LEAKING停止喷油燃烧,停止压缩: 排气伐常开 (液压油柱塞拿出或LIFTED UP,液压油 拆管或BLOCKED ,关伐空气关闭)(如下图) 3.BUSH BURN OUT停止喷油燃烧,停止往复运动: 排气伐常关(液压油柱塞拿出或LIFTED UP,液压油拆 管或BLOCKED,关伐空气常开) 起动伐封死,注油器停止注油(ZERO DELIVERY)活塞冷 却油封死, (活塞,十字头,连杆吊出)
小结: 一、气缸套磨损的检修
1.气缸套内圆表面磨损的测量 2.气缸套磨损的修复 二、气缸套裂纹的检修 1.气缸套冷却侧的裂纹 2.气缸套内圆表面的裂纹 3.气缸套裂纹的修理 三、拉缸
第三节 活塞组件的检修 一、活塞组件的结构和工作特 点
活塞、十字头、填料函
二、活塞组件拆卸检修 三、活塞的检修(顶部烧蚀,环槽、裙部磨损) 四、活塞环的检修(磨损,折断,弹力丧失) 五、六、活塞杆、活塞销和十 字头的检修
钢质活塞顶部烧蚀末超过1/2壁厚时可堆焊+光车修复。
活塞顶部烧损的测量
活塞顶部裂纹
活塞的裂纹可采用观察法或听响法或 着色探伤检查。 活塞裂穿性裂纹可通过水压试验检查。 钢质活塞发生裂纹后,可采用堆焊或 金属扣合法 或粘接修复。 活塞必须更换的是 : 环槽根部的裂纹 顶部裂穿性裂纹 冷却腔严重裂纹
按恢复原始尺寸法修理过度磨损的钢 质活塞环槽可采用: 堆焊+光车或喷焊+光车或光车+镀Cr 过度磨损的活塞环槽光车之后,可采 取镶止环或镶活动环恢复尺寸。 活塞冷却侧的裂纹是机械疲劳裂纹 。 二冲程机的水冷活塞内部结垢将导致: 局部过热活塞顶面若积炭结焦严重而 过热,将导致: 局部过热或烧蚀或裂纹
镶 套 修 理
四)、气缸盖的磨损 主要发生部位:导套和气阀座面 修理:研磨或换新 研磨要求达到线接触(如下图)
阀线宽度
阀和阀座在研磨中如何达到线接触(四、二冲程)?
五)、气缸盖的腐蚀 腐蚀发生的部位:冷却面和触火 面(气阀座面)麻点和凹坑 修理:机械加工或换新
小结:
一)、气缸盖拆卸
二)、气缸盖及其附件的常规检修
第八章 典型零件的检修
1.气缸穿透性裂纹的判断。 2.气缸盖裂纹的产生原因。 3.活塞环间隙的测量方法。 4.活塞环折断的原因。 5.臂距差和轴系中心线的关系? 6.臂距差的影响因素。 7.精密偶件的主要损坏形式。 思考题:1、2、3、5;作业:4、6、7
第一节 气缸盖的检修 一、气缸盖拆卸 二、气缸盖及其附件的常规检修 三、气缸盖裂纹的检修 1.气缸盖裂纹部位 2.气缸盖裂纹的检验 3.气缸盖产生裂纹的原因 4.气缸盖裂纹的修理 四、气缸盖气阀座面的检修
气缸盖或气缸套若有贯穿性裂纹, 柴油机运行中将导致 : 气缸冷却水压力波动 膨胀水柜水位波动 淡水消耗量增加 柴油机起动前冲车时,若示功阀 口有水珠或水汽 喷出(缸内的水来自何
处?)
3、裂纹产生的原因 气缸盖发生的裂纹,首要的原因是 :使用管理 (操作不 当、维护保养不良) 操作不当将引起气缸盖发生疲劳裂纹: 冷车起动或起动后迅速加速(温差过大,热应力大) 频繁起动停车 冷却不良或停车后即停冷却水(过热) 维护保养不良,将引起气缸盖发生疲劳裂纹 : 爆发压力过高 冷却水腔不投药或处理不当,造成积垢过多 膨胀水柜未及时补水,缺水运转 不按规定力与顺序上紧螺栓,附加安装应力过大 没按规定要求吊缸检修
三、活塞的检修 四冲程机活塞裙部磨损测量的部位是: 距上下端15—20mm分别取一截面为测量 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 长裙活塞应在中央每隔100—200mm增加 一个测量截面 有承磨环者应测量其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 钢活塞外圆磨损后可采用:堆焊、镀Fe或 热喷涂 铸铁活塞外圆磨损后可采用:镀Fe或热喷 涂 铝合金活塞外圆磨损后可采用:换新
3、磨损修理 气缸套内表面有磨台应钳工修磨光 。 气缸套内表面的磨台、划痕、擦伤可 用油石、锉刀或风砂轮钳工修磨。 气缸套若圆度误差超差,缸径最大增 量未超差时,可镗缸修复。 气缸套内表面过度磨损后,若恢复其 形状和尺寸,应镗缸+镀Cr+磨削或者 镗缸+镀Fe+磨削修复。
四、气缸套裂纹的检修 检验方法有观察法、着色探伤、水压试验 。 水压试验法可检验气缸套裂穿性裂纹 ,气缸盖 (套)水压实验的压力为0.7Mpa (或1.5PZ)。 气缸套存在裂穿性裂纹,柴油机运行中将导致: 气缸冷却水压力波动、膨胀水柜水位波动、淡 水消耗量增加 。 二冲程机缸套裂纹常发生在: 支承边缘附近 上止点上方内表面 气口附近(如下图)
一)结构工作特点 结构复杂,孔道较多,壁厚不均 气缸盖是燃烧室一部分,气缸盖的工 作条件是:高温、高压、腐蚀气体作用 气缸盖工作条件较差,承受着交变的 机械应力、热应力 二)气缸盖的失效形式: 裂纹、腐蚀(触火面、冷却面) 磨损(气阀座面、导套) 气缸盖的预紧力使之承受 :压应力
气 缸 套 外 表 面 裂 纹
气缸套内表面裂纹
引起气缸套的裂纹的原因可能是: 频繁起动停车 长期超负荷运转 冷却不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