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源管理流程

放射源管理流程

放射源管理流程一、《辐射安全许可证》取证:用源单位首先需要取得当地省级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之后才能进行放射源的购买、使用等活动。

《辐射安全许可证》按照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办理。

二、准购批件:1、购买单位需向转出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准购批件。

2、获得批准后,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同位素转让协议”(双方盖章)、“废旧放射源回收协议”(双方盖章)、“放射源转让审批表”(需要转入、转出单位盖章,转入单位所在省级环保部门批准盖章。

此表一式4份,转入单位、转出单位及各自所在的省级环保部门各1份,有效期为6个月)。

3、所有的准购批件按要求签字盖章后可以进行下一步购买活动。

三、放射源的购买:用源单位可以持经过批准盖章且在有效期内的准购批件进行购买,并填写“运源委托书”委托转出单位运输放射源。

四、放射源进场:购买单位与转出单位沟通跟踪放射源运输,提前与工程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办理“放射源进场许可证”以及“放射源存放许可证”(见附件1)手续办好后方能进行放射源进场活动,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相关资料。

五、放射源管理、使用:1、购买单位须将放射源的相关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当地的环保部门以及工程公司备案。

2、放射源存入工程公司源库,采用双方双锁的管理模式,使用时需要到工程公司办理《射线探伤许可证》、《放射源领用申请表》。

(见附件2)3、使用单位与工程公司都必须具有放射源管理、使用相关程序,以及各类预防、处理事故方案(见附件3)。

并严格按照放射源相关的法规、程序、方案执行,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只有经过辐射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证,而且经过使用单位质保经理批准授权后,相应的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放射源的领用。

领用时需要填写《领用放射源申请表》和《放射源领、入库登记表》,按要求签字,经源库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才能领出。

放射源必须在当天《射线探伤许可证》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出、入库,放射源出、入库时,双方登记,确认放射源在机体内。

5、放射源使用单位必须承担放射源设备维护保养,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见附件4)。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熟悉放射源作业的操作规程;必须在装、卸放射源前检查贮源罐是否正常;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制度和规程,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敲、砸输源管和源罐,严防非正常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留下事故隐患。

6、放射源使用单位对整个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操作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放射防护劳保用品,配戴区域剂量仪、个人辐射剂量计。

放射作业现场必须有明显的隔离、警示措施。

7、放射源衰减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使用单位根据“废旧放射源回收协议”,通知转出单位回收。

8、在填写新源“运输委托书”时注明委托回收处理的就源的信息,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出具回收证明后,将“收回收备案表”提交省级环保部门备案。

注意事项:购源审批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盖章后邮寄至试验室,放射源相关事宜联系项目办禇瑞集中办理。

放射源采购提前2月进行计划,当月计划的放射源正常情况下月到,放射源运出前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办理进出场手续。

放射源审批表的办理,联系省环保厅辐射处谢小强、唐胜炜,正常审批时间15个工作日,登陆省环保厅网站可查询审批状态。

附件1:XX工地放射源进(出)场许可证放射源存放许可证施工单位负责人员签字:安全监督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放射源领用申请表XXXX.XX.XX附件3版本:XXX公司XX项目放射源管理规定目录1.目的和范围 (9)2.参考文件和责任 (9)3.一般要求 (9)4.工作前的准备 (10)5.射线探伤的安全措施 (10)6.探伤工作过程 (11)7. 对放射源的相关要求 (11)7.1放射源的存放 (11)7.2放射源出源库 (11)7.3放射源的使用运输跟踪 (11)8.辐射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12)9.附录清单 (12)附录A: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 (13)附录B: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 (14)(10)目的和范围本规定描述了在XX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使用放射源进行检验时的安全管理规定,并规定了射线探伤人员的职责以及在正常情况和突发情况下将辐照程度减少至最低限度。

本规定适用于XX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中所有射线探伤工作。

2.参考文件和责任--- 参考文件:《放射卫生防护和辐射源安全标准汇编》2003年7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49号令);《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核电建设工程安全管理》(PC-SQC-101);X射线机和 源探伤机安全操作手册;《试验室组织机构及工作描述》--- 责任HSE管理室负责对射线探伤人员在辐射安全工作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试验室主任负责无损检测工作的安全防护,按要求完成辐射事故应急报告并跟踪;NDE组组长对其探伤班成员的辐射安全及探伤现场的安全措施负责,并负责放射源的领取、使用与退库过程中的安全;NDE协调确保NDE组具有适用的辐射防护管理规定和辐射防护所必须的设备和仪器,并监督NDE人员按辐射防护管理规定的要求安全进行检验工作;射线探伤人员负责按照管理规定要求安全使用放射源实施检验工作;3.一般要求--- 从事射线探伤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辐射防护专项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进入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入场培训并办理进场出入证,RT 人员也必需持有效的RT资质;--- 射线探伤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管理,必须按照GB18871-2002标准进行:a) 射线检验人员应配有个人剂量胶片胸章和报警器;b) 个人剂量胶片胸章由NDE工程师定期收集送交地方政府卫生防疫站检测,并保存剂量数字记录。

经检测如发现超剂量现象,该RT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且查明原因;c) 探伤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及个人剂量档案。

4.工作前的准备--- 探伤组应具备以下的防护仪器及装备:·场所监测剂量率仪·胶片胸章·辐射警告标志·警示灯、警示旗、警示带等--- 按国家规定要求,办理射线探伤许可证;--- 放射源一旦出库进入现场或在作业现场未退库之前,使用人和持有人对放射源的安全使用、运输和临时监管负全部责任;--- 与γ源工作有关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

5.射线探伤的安全措施--- 探伤前,应由NDE组组长负责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确定辐射控制区边界,辐射控制区边界的剂量率应不大于2.5uSv/h;--- 在现场进行射线探伤工作前,应申请射线探伤工作卡,通报施工单位以避免与射线探伤发生交叉作业,并利用辐射警告标志、警示带或警示灯将辐射区封闭。

通往辐射区所有入口均应隔离;--- 在有防护层的RT探伤间,应开启警示灯,告诫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隔离线内的通行区,同时清查作业区域非探伤工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 在发布射线探伤通知中,要说明射线探伤工作时间、结束时间、工作地点、隔离区域范围;--- 在推出放射源之前,检查所有探伤人员是否到齐,以免发生意外照射。

6.探伤工作过程--- 在放射源出库时,射线探伤人员一定要检查并证实放射源在机体内;--- 放射源运输到现场后,在使用前射线探伤人员还要检查一次,放射源是否在机体内;--- 探伤过程中,射线探伤人员随时观察剂量仪器,充分利用时间、距离、屏蔽进行防护,将辐照剂量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内;--- 夜班负责人负责对辐射区域边界进行监测,边界处的剂量率必须低于7.5uSv/h.--- 工作结束收回放射源后,射线探伤人员也要检查一次,确保放射源收回机体内;--- 探伤结束后,拆除警示器材;--- 在运输放射源返回源库时,探伤工作负责人应保证运输放射源过程中的安全。

7.对放射源的相关要求7.1放射源的存放工程放射源储存仓库由业主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及管理。

试验室按业主要求提供放射源的相关文件,经审查批准合格后,将放射源储存在业主的源库内。

7.2放射源出源库a) 只有NDE组的射线探伤人员才能从源库中提出放射源;b) 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应验证NDE人员身份;c) 放射源出入库时,负责填写《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附录A),并检查放射源是否在机体内;d) 从源库领取放射源的NDE人员应在《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上签字;e)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或经过按要求采取措施的车辆运输放射源,运输车应挂辐射标牌。

7.3放射源的使用运输跟踪a) 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应准备《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对所有NDE人员使用放射源进行跟踪;b) 放射源使用时间:只允许在晚上10:00~次日早上6:00;c) 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其它时间提出使用,但应有批准的文件及适当的防护;d) 放射源使用完后,探伤人员应立即将放射源送回源库(不能迟于早上6:00),并填写《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e) 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负责检查核对放射源,确保放射源仍在机体内。

8.辐射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如果在工作中放射源卡住不能复位,在这种情况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a) 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使放射源复位;b) 采取措施后,如果还不能收回放射源,快速通知NDE负责人及公司HSE管理室,共同研究解决处理方案。

--- 在探伤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照射,应采取如下措施:a) 受到意外照射的人员立即停止工作,撤离工作现场,收回受害者的个人剂量计和胶片胸章,送交卫生防疫部门,测试所接收的剂量,进行个人剂量评价;b) 进行模拟试验,估算其受照剂量,对一次受照射有效剂量当量≥0.05SV即时到指定的医院进行身体检查、鉴定;c) NDE组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d) 对事故的处理和报告,严格按《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办理;e) 分析事故责任,提出预防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 若发生放射源丢失或被盗事故时,应保护现场,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备好必用器材尽快寻找,还要按国务院令第449号文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

9.附录清单附录A: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附录B: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附录A:γ射线(源)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γ射线(源)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附录B: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10)总则为了确保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程,以正确指导γ源探伤机的正确操作。

本规程仅提出γ源探伤机的通用安全操作方法.操作者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根据具体机器型号参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详细说明(1)在输源管、控制部件与探伤机体连接之前,用剂量仪检查γ源是否在机体之内,确认之后,方可进行工作。

(2)根据曝光焦点与机体的距离确定使用输源管的根数.将输源管与管之间的接头连接牢固。

相关主题